天天看點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作者:大唐王者歸來

唐是中國社會風氣最開放的時期,風流人物輩出。

比如武則天先是李世民的女人,後來成為其子李治的皇後;比如太平公主已經嫁人,還和辯機和尚保持着來往。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大唐最風流的人物,當屬唐玄宗李隆基,他不但創造了開元盛世,還奪走了兒子壽王李瑁所愛,将兒媳楊玉環變成自己的寵妃。

而楊玉環不但和李隆基有一段刻骨銘心,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還當過安祿山的幹娘,留下一段佳話。

唐玄宗是大唐皇帝,楊玉環是他最心愛的女人;安祿山是大唐軍事将領,還是安史之亂的主角。

安祿山雖然是胡人,但是很有軍事才華,深受李隆基賞識,把他當作穩定大唐基石。

為了籠絡他,李隆基還開展了夫人外交,允許安祿山認其妃子楊玉環為幹娘。

由此爆發出一段绯聞,比如幹娘給兒子洗澡,幹兒子有事沒事往宮裡跑等花邊新聞,給人留下無限遐想。

那麼,曆史上楊玉環和安祿山到底有沒有什麼?

天寶三年(744),安祿山接替裴寬任範陽節度,第一次到京城長安述職。

能說會道,長得白白胖胖的安祿山一下子就把李隆基兩口子給逗樂了。

因為能說會道的人應該是瘦小精幹的人,胖乎乎的安祿山,嘴裡能巧舌如簧,這本身就有喜劇效果。

安祿山見狀大喜,就趁機提出要當李隆基的幹兒子。

這時候李隆基已經59歲,安祿山41歲,當幹爹也符合情理;于是李隆基想都沒想就點頭答應了。

安祿山見狀大喜,連忙下跪施禮:兒安祿山叩見幹爹幹娘。

他這麼一喊,李隆基如夢初醒,楊玉環比安祿山小16歲呢。

可是皇上金口玉言,不能反悔;再說了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楊貴妃一點都不尴尬,“祿兒”長、“祿兒”短地叫,跟親媽一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到了天寶十年,安祿山已經當了7年幹兒子。

正月二十二日這天,是安祿山48歲生日。

唐玄宗與楊貴妃早早就開始忙活,給兒子過生日,精心挑選了一大堆禮物,把安祿山合不攏嘴。

但是安祿山并不知足,還提出了沐浴的請求。

因為安祿山是胡人,胡人那邊有父母在出生第三天給兒子洗澡即“洗三”的風俗。

是以安祿山的要求順理成章,于是在其生日的第三天,母親楊玉環也要給大胖兒子走這個程式。

不僅如此,還要準備一套新衣服換上。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當然,作為“父親”,又日理萬機,“洗三”之事李隆基是不參與的,由楊貴妃安排進行。

為了更真實一點,楊貴妃定做一個大襁褓。。

反正那天後宮裡熱鬧非凡,像過節一樣,皆大歡喜。

這段故事,《舊唐史》沒有記載,隻說安祿山每次觐見的時候,總是先喊母親再喊父親。

李隆基提意見的時候,安祿山說我們胡人就是把母親擱在前面的。

而洗澡的事,唐 朝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迹》裡有過專門記載:

玄宗使人問之,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曰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

李隆基開始的時候不知道這事,聽後宮熱鬧非凡,一問才知道,看了以後也覺得有趣,龍顔大悅。

“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上亦不疑也。”

這就是說,安祿山當時可以随便出入後宮,在那裡就餐,皇上李隆基也習以為常。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關于安祿山在後宮的活動軌迹,《天寶亂離西幸記》也有記載:

“祿山谄約楊妃,誓為子母;自虢國(夫人)已下,次及諸王,皆戲祿兒,與之促膝娛宴。”

意思是說,安祿山對後宮非常熟悉,常來常往,可以不經玄宗準許。

那麼,李隆基為什麼允許安祿山那樣自由出入後宮?安祿山有沒有違反宮中禁令?

安祿山是胡人,體重三百三十斤,肚子掉到了膝頭下邊,每當走路隻有用兩個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邁開腳步。

是以他發動叛亂之後雙目失明,沒有人能勝任伺候他的工作,仆人忍無可忍,勾結安祿山兒子将其殺掉。

體重300多斤,不可能每天洗澡,是以汗味是免不了的。

這樣的人,美若天仙的楊貴妃怎麼會正眼相瞧?

而且安祿山到後宮的目的,并不是當娛樂明星,此人大智若愚,是個野心家,故意裝傻充愣。

他的目的是為了讨好後宮嫔妃,繼而讓大家在李隆基面前為他美言幾句,讓他獲得更多權力,為實作自己的政治抱負鋪平道路。

他的理想是什麼,就是問鼎中原,當皇帝。

是以安祿山不會沉溺于兒女之情,他隻是在演戲。

那麼楊貴妃為什麼要跟安祿山來往?學習舞蹈。

安祿山雖然胖得像座山,但是卻有個特長就是舞蹈跳得非常好。——”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

翻譯過來就是,安祿山在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動作快得像旋風一樣,叫人目不暇接。

美人都愛歌舞,不然君王不會喜歡。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楊貴妃不但能歌善舞,還是舞蹈家,她的代表作品就是“霓裳羽衣曲”。

有白居易的《長恨歌》為證: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繼位的第二年(714年)就設定了左右教坊,專門有個藝術團,教授民間俗樂,招聘了一百多名歌舞演員,“自教法曲于梨園”。

而聞名天下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李隆基創作,楊貴妃将其搬上舞台的。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而安祿山的胡旋舞則屬于少數民族舞蹈,白居易在《胡旋女》樂府詩中寫道: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裡餘。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争能爾不如。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太真,楊貴妃号。意思就是說楊貴妃為了取悅李隆基,拜師安祿山刻苦學習胡旋舞。

既然學習,必須專心,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學會,那樣得不到精髓。

楊貴妃獻身藝術,外人不明真相,是以才會傳出绯聞——“頗有醜聲聞于外”。

表面上上看,是楊貴妃讓李隆基沉溺于歌舞之中,不理朝政,給了安祿山造反的條件。

是以在馬嵬坡,楊貴妃才成為大家發洩的對象,被迫自殺。

安祿山随便出入後宮,還在那裡洗浴,皇帝為何不管?原來另有隐情

其實是作為一國之君,李隆基自己不能端正自己的位置,葬送了開元盛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