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和寵妃楊貴妃一起各種作死,結果讓安祿山給鑽了空子,大半個國家都淪陷了,後來他的兒子李亨稱帝并積極組織反擊,這才又恢複了大唐江山,可以稱得上是力挽狂瀾了。

唐玄宗執政初期,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唐朝國力達到鼎盛,他是以十分自滿,開始縱情聲色,尤其是在他得到兒子李瑁的老婆楊玉環之後,他更是為了追求愛情而變得十分昏聩。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就拿安祿山來說吧,他本是個胡人,不受人待見,但他很聰明地認了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楊玉環為養母,是以獲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但成為三鎮節度使,還掌握了邊境茶馬貿易權和兵器鑄造權,這對于王朝的統治當然是很危險的。

大約在天寶十年,安祿山開始密謀造反,他一方面讨好唐玄宗和楊玉環,另一方面暗地裡招兵買馬、打造武器,前後持續了好幾年時間。

安祿山的所作所為,其實早就有人知道,比如說當時的宰相楊國忠(楊貴妃堂兄)就曾多次上奏唐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迹象,應該盡早采取措施。

唐玄宗起初還有些相信,但後來安祿山跑到長安朝拜唐玄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自己是被冤枉的,還找楊貴妃說好話,唐玄宗就沒再懷疑安祿山,反而對他越發信任,對他提的要求無所不應,可以說是幫着他創造造反的條件。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就立即起兵造反了,由于唐玄宗沒有任何防備,是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到天寶十五年五月,安祿山已經攻克潼關了,哥舒翰二十萬大軍被消滅,長安聞之震動。

唐玄宗見長安已經失去了屏障,便帶着楊貴妃等人離開長安,準備到蜀中避難,但他在臨走前留下太子李亨,讓他在長安穩定人心,适當的時候再趕來與自己彙合。

唐玄宗這個做法無疑是很傷人的,自己逃跑不說,還讓李亨留下來當墊背,不過李亨也不是傻子,他已經想好了自保的計策。

李亨當時雖然是太子,但他的日子并不好過,因為現實李林甫跟他不對付,李林甫去世之後,楊國忠也跟他關系不好,時常在唐玄宗面前說他的壞話,導緻唐玄宗一直在考慮是否更換太子。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安祿山打着清君側(楊國忠)的名義起兵,這讓李亨覺得有機會借着這個機會鏟除楊國忠,不過那時候還沒什麼好機會,是以他選擇隐忍,直到長安即将陷落的時候,他終于找到機會了。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李亨作為留守,手中有一支強大的精銳禁軍,名為飛龍禁軍,人數雖然隻有三千多人,但戰鬥力極為彪悍,再加上那時候李亨的幾個兒子及其親軍也都在他身邊,這就為他創造了極好的政變條件。

在離開長安之前,李亨又派遣心腹太監李輔國去拉攏唐玄宗的親信将領左龍武大将軍陳玄禮,陳玄禮最後答應與李亨一同鏟除楊國忠。

李亨離開長安之後,一路追趕唐玄宗的大部隊,最終在馬嵬驿将其追上,他先是率軍将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姐姐南韓夫人殺死,然後在陳玄禮的幫助下,成功逼迫唐玄宗将楊貴妃賜死。

至于說如何處理唐玄宗,李亨的意思是,既然唐玄宗執意逃走,那麼他就應該讓位給自己,由自己帶領大唐軍隊反擊安祿山,但因為陳玄禮隻願意鏟除楊國忠這個國賊,而不願意被俘不忠的名聲,是以他拒絕配合李亨對唐玄宗采取行動,李亨無奈之下隻得分兵而去。

這就讓李亨十分尴尬了,搞了半天,政變之後情況其實啥也沒變,國家還是沒個有力的上司者組織軍隊進行反擊,而安祿山的軍隊則勢如破竹,長安和洛陽都已經淪陷,眼看國家就要滅亡了,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一個人物出現了,他的名字叫杜鴻漸,是朔方軍度支副使,他得知李亨的舉動作後,大為稱贊,于是給李亨寫了一封信:

朔方軍,乃天下勁旅,靈武又是用武之地。如今回纥請和,吐蕃歸附,各地郡縣拒不從賊。雖有郡縣被叛軍占據,也都希望回歸朝廷。殿下在朔方整頓武備,然後揮軍南下,必能剿滅叛軍......

這封信大緻意思是,當時整個國家也就隻有朔方軍的勢力最為強勁,再加上朔方在地理上有優勢,可以聯絡其他藩鎮軍隊共同抵禦安祿山,是以杜鴻漸請李亨到朔方來,上司大家一起保衛國家。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李亨當時十分落魄,在看到杜鴻漸的信之後十分高興,于是連忙趕赴靈武。

李亨抵達靈武之後,安撫三軍将士,給他們宣講自己的迎敵之策,朔方軍的士氣是以大震。

李亨雖然站住腳跟了,但他面臨着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他隻是太子,從地位上來說不足以号令天下,那他又如何才能讓其他藩鎮的軍隊服從于他呢?

事急從權,李亨決定做一件大膽的事情,那就是在沒有傳位昭書的情況下登基稱帝,把唐玄宗趕下皇位,這樣他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不過,用古人的眼光來看,李亨這個舉動是謀逆之舉,但他之是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他的父親唐玄宗實在是太作了,引發了安史之亂,讓黎民百姓慘遭戰亂之苦,早已經不得人心了,國家正需要一個新的皇帝帶領大家走出困境,而李亨就是最合适的那個人。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于是,在衆人的支援下,李亨最終在靈武稱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有了皇帝名号,李亨幹起事情來确實順手不少,他先是從河西和安西等地調來一萬多精兵,又讓身在河北前線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北節度使李光弼率領五萬餘精兵傳回靈武駐紮,朔方是以成為當時兵力最強盛的藩鎮。

不過,光靠手上這點軍隊還是不足以擊敗安祿山的,怎麼辦呢?

很快,李亨就派人去聯絡回纥和西域,許之以重利,讓其出兵助戰,得到了積極回應。

為了拉攏回纥和西域諸國,李亨可謂是絞盡腦汁,就拿回纥來說吧,李亨為了得到回纥的精銳騎兵,便讓兒子廣平王李豫與回纥太子葉護結為兄弟,此舉讓葉護大為感動,立馬就發兵數萬趕赴朔方。

最終,李亨一共從回纥和西域得到了十五萬精銳騎兵,這極大增強了唐軍的實力,單從這一點來說,李亨的才能還是非常突出的。

有了兵之後,就要看如何用兵、讓什麼人領兵了,這一點上李亨做得也很不錯,他重用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和王思禮等人,給了他們很大的權限,讓他們分兵出擊,自己則居中排程,調節各方關系。

而李亨這麼做的效果非常好,唐軍打的第一仗,就在香積寺消滅了六萬叛軍,這讓全國為之震動,随後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又再接再厲,一口氣将長安和洛陽收複了,到這個時候,唐軍全面反擊的号角算是吹響了。

不過,此時叛軍的實力依然十分強勁,而且唐軍中少數民族将士也因為居功自傲而變得不那麼好控制了,很多時候對大唐造成了二次傷害。

就拿回纥來說吧,當初李亨為了拉攏回纥太子葉護,答應他收複長安後,“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纥”,這其實是無奈之舉,雖然後來在李豫的勸說下,葉護放棄了搶掠長安的想法,但在洛陽收複之後,回纥軍隊還是到處大肆搶掠,搞得洛陽百姓紛紛四散避難。

面對這種局面,李亨一方面十分自責,另一方面又派人送羅錦一萬匹給回纥,回纥這才停止搶掠。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是以,在整個安史之亂期間,李亨面對的問題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他還需要思考如何将各民族軍隊組成的聯軍擰成一股繩,進而将戰鬥力發揮到最大。

洛陽被收複之後,為了進一步拉攏回纥,李亨将自己的女兒甯國公主嫁給英武可汗為可敦(王後,回纥可汗之妻),又讓敦煌王李承寀娶英武可汗的妃子,這極大增進了唐朝與回纥之間的關系。

後來,史朝義再次攻陷洛陽,李亨為了争取援軍,多次派遣郭子儀的部衆、也是安史之亂中的大功臣鐵勒族仆骨部人仆固懷恩出使回纥,并讓仆固懷恩的幾個女兒嫁給回纥貴族,最終成功從回纥争取到了援軍,後來在回纥軍隊的幫助下,唐朝再次收複洛陽。

當然了,李亨其實也是個缺點很明顯的人,那就是他鑒于安祿山的例子,是以對武将十分提防,一直都沒有将兵馬大元帥這個職務給武将(由他的兒子李豫兼任,是名義上的軍事總長官,郭子儀隻是副元帥),而是讓大太監魚朝恩擔任監軍,監視郭子儀等人的軍事行動。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不過,魚朝恩這個人心胸狹窄,沒什麼軍事才能,但喜歡幹涉郭子儀用兵,結果導緻相州之敗,而他則将罪過推到郭子儀頭上,李亨不明就裡,最後罷黜了郭子儀。

除了魚朝恩之外,李亨還很寵信李輔國和程元振等太監,他們操控軍政大權,還極力打壓文臣武将,這是導緻叛軍在安祿山死後一直無法被消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761年,由于李光弼與仆固懷恩在邙山戰敗,導緻洛陽被史朝義攻克,形勢又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刻。

當時李亨已經病重,他一方面派遣仆固懷恩去回纥拉援軍,另一方面又重新啟用郭子儀等人。

郭子儀當時心中是有氣的,李亨對此也心知肚明,于是任命他為兵馬副元帥,進封汾陽郡王,以此來安撫他的情緒。

而郭子儀對李亨的這一招也很受用,他又開始厲兵秣馬,準備與叛軍展開決戰。

761年年末,李亨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他什麼人都不願意見,但唯獨将郭子儀叫到卧室内,牽着他的手囑咐他說,河東的事情全都拜托你了,并賞賜給他禦馬等物,郭子儀留着眼淚說,他一定會盡心盡力的。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當時叛軍尚有三十餘萬人馬,李亨知道隻有郭子儀可以幫助他剿滅叛軍,是以他才在臨終前單獨接見了郭子儀。

李亨去世後,郭子儀确實盡心盡力,他花了兩年多時間将叛軍剿滅,可以說是安史之亂中最大的功臣。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李亨雖然在位僅僅數年,卻是位力挽狂瀾的皇帝,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李亨發動政變,殺死楊國忠等奸臣,叛軍就失去了起兵的借口,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第二,李亨沒有學唐玄宗做膽小鬼,而是在關鍵時刻登基稱帝,大唐軍民是以有了主心骨,願意跟着他一起剿滅叛軍,這一步是非常關鍵的;

第三,李亨的才幹還是很不錯的,他以朔方軍作為班底,積極拉攏其他藩鎮勢力,并借助少數民族的力量,最終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進而為剿滅叛軍打下堅實基礎;

第四,李亨任用的郭子儀、李光弼等人,事實證明都是非常正确的,雖然在他在宦官的幹擾下曾對武将進行打壓,但好在他及時覺醒,并對武将們不吝賞賜,讓他們能夠對朝廷一心一意,這也是剿滅叛軍的關鍵因素之一;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第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李亨對唐玄宗的限制。

李亨稱帝之後,唐玄宗其實并沒有馬上退位,是以當時朝廷其實是二進制格局,兩位皇帝的诏令共同下達,十分混亂,這對戰争的順利進行是十分不利的。

唐玄宗被迫成為太上皇之後,其實并不甘心,一直在通過頒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對李亨的統治進行滲透和幹涉,這讓李亨痛苦不已。

唐玄宗還京之後,李亨開始進行反擊了,他将唐玄宗提拔的宰相和官員全部罷免,逼迫唐玄宗遷居西内,遣散唐玄宗身邊的親信,進而極大削弱了唐玄宗的影響力,李亨的地位得到極大提升,這為正在進行的戰事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

你不知道的曆史!沒有唐肅宗李亨,就沒有唐朝最後的150年

最後需要說一下的是,李亨去世的時候,安史之亂雖然沒有平定,但由于李亨之前的運籌帷幄已經為唐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以繼位的李豫在郭子儀等人幫助下,很快就結束了戰争。

是以,将李亨說成是國家即将滅亡時力挽狂瀾的皇帝,是有一定根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