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出使吳地,雖然沒有舌戰群儒,一席話卻也是太有水準了

作者:聽陳曉曉講故事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占據了荊州大部,劉備退守夏口。

形勢非常危急,孫權派魯肅過江,諸葛亮臨危受命,去向孫權進言。

諸葛亮并沒有如三國演義中的舌戰群儒,但是孔明先生一出口,即是語驚四座。

諸葛亮出使吳地,雖然沒有舌戰群儒,一席話卻也是太有水準了

他說道:海内大亂,将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衆漢南,與曹操共争天下。

就這麼簡單地四句話,表達的意思卻是非常準确的。

第一句:海内大亂,指的就是東漢末年以來,群雄割據的曆史背景。

第二句:将軍起兵江東,是指孫權三代人,在江東雄踞在大軍。孫權在朝廷的官職是讨虜将軍,會稽太守等職。是以孔明稱呼其為将軍,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句:劉豫州收衆漢南,就是自己的主公劉備,劉備被朝廷封為豫州刺史。東漢末年,以人的姓加上官名來稱呼其人。

劉備廣收民心,在漢水以南,吸收那些不願投降曹操的士卒百姓,為其所用。

諸葛亮出使吳地,雖然沒有舌戰群儒,一席話卻也是太有水準了

第四句話:與曹操共争天下,這句才是一切的關鍵。孔明一下就表達了孫、劉抗曹,一切争奪天下的意思。

劉備實力最弱,卻是盛名在外。孫權還是有些實力,憑借長江天險,能與曹操比拼一下。

曹操實力最為強大,孔明卻将孫權、劉備,與曹操三人相提并論,還準确地表達出了孫劉聯合之意。

諸葛亮出使吳地,雖然沒有舌戰群儒,一席話卻也是太有水準了

孔明将孫權放在了首位,表達了對他的尊重。

不服不行,卧龍先生一句廢話都沒說。

諸葛亮說話太有水準了,史書記載孔明讀書一目十行,他說的話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不像有些的網文,廢話不停地寫。本來一千字就可以講清楚的事情,非要長篇大論,寫個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

諸葛孔明文采斐然、才思靈活,劉備得到了他,真真正正是如魚得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