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作者:万象历史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陶生)

【1903年6月2日】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捣乱的另类青年】

1903年6月2日,冯雪峰出生在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民家庭。他9岁开始读私塾,后转学到县立第三高等小学,16岁考进了金华的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这时正值“五四运动”,新观念与新文化不断涌入。冯雪峰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刊物,还试着写新诗,在风气保守的学校里,显得很“另类”。

1921年(18岁),冯雪峰带头“搞运动”,要求学校辞退一个守旧的学监。学校不予理睬,冯雪峰就带学生冲进学监房间,扔了他的铺盖。于是,冯雪峰被开除了。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冯雪峰故居)

【思想解放的湖畔诗人】

冯雪峰来到杭州,考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参加了“晨光文学社”,成员包括柔石等人等人。文学社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思想更加解放。

1922年,冯雪峰与几个朋友结成“四诗友”,出版诗集《湖畔》。《湖畔》里的诗普遍率真自然,朱自清称赞充满了“少年的气氛”,毛泽东曾专门托人带话,说冯雪峰的诗写得好。冯雪峰因此被称为“湖畔诗人”。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坚定的共产党员】

1925年(22岁),冯雪峰和柔石等人到北京大学旁听。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等大事相继发生,冯雪峰受到震撼,开始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国共合作破裂,在最血腥、最黑暗的时候,冯雪峰满怀悲愤,毅然决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冯雪峰因此被通缉,1928年初,他逃到上海,在戴望舒的帮助下,找到了安全的藏身之所。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鲁迅的中间人】

他开始翻译大量苏联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同时发展中共地下组织。在柔石引荐下,他与鲁迅相识,他成为鲁迅和中共之间的联络人。

当时左翼思想界山头林立,1930年,冯雪峰以鲁迅为旗帜,建立了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简称左联。冯雪峰任"左联"党团书记,与国民党争夺宣传阵地,对中国革命影响巨大。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1931年4月20日,冯雪峰全家与鲁迅全家摄于上海)

【走完长征的文人】

1933年,冯雪峰任江苏省宣传部部长,不久因身份暴露,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1934年,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虽然在大城市生活多年,冯雪峰走完了全部征程,并成为毛泽东和鲁迅神交的纽带。冯雪峰是中国文艺界少有的参加长征的人。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鲁迅的“好朋友”】

1936年(33岁),长征结束后,冯雪峰又回到上海主持文艺工作。他参与“国防文学”和“大众文学”的论争,把埃德加·斯诺和史沫特莱送到了陕北。他还在上海街头寻找到了毛泽东失散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

他又见到鲁迅,向他介绍了苏区、长征以及中共的最新政策。不久,鲁迅去世,冯雪峰积极捍卫和宣传鲁迅。10月21日,鲁迅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数万人送葬,轰动一时。

1937年起,每年冯雪峰都为鲁迅举办纪念会,大力宣扬鲁迅。从这个角度,冯雪峰堪称是鲁迅一生最重要的“好朋友”。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600天的牢狱】

1937年(34岁),冯雪峰回延安汇报工作,与博古发生争吵,一怒之下回到义乌准备写作以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40年,《卢代之死》基本完成,但稿子意外失落。1941年2月26日,冯雪峰被国民党特务抓捕。被关押六百余天后,他才被营救获释。

1943年(40岁),冯雪峰来到重庆,主编《抗战文艺》杂志,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抗战胜利后,他住上海,改写寓言,讽喻时事。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冯雪峰作品)

【永远的鲁迅】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冯雪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主持编写了新版的《鲁迅全集》。

1957年(54岁),他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文革”爆发后,他又被批为“修正主义分子”,关进“牛棚”。1971年(68岁),回到北京后,他开始校订《鲁迅日记》。

1976年1月31日,冯雪峰因病去世,享年73岁。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冯雪峰小传:鲁迅最重要的“好朋友”,与毛泽东神交的“中间人”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64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35篇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