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读|"个人主义的孤岛":新女性与"现代"

阅读|"个人主义的孤岛":新女性与"现代"

个人主义的岛屿

唐莹

上海文学出版社出版

读完唐莹的最新小说《个人主义的孤岛》后,我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她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界面,深入到历史中。她读过的大多数长篇短篇小说似乎都集中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之后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社会变革、生活方式和公民(尤其是女性)的转变上,她和她的同时代人随处可见。《海岛》是她第一部涉及20世纪初至30世纪的书,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城市地理和文化上下下的大量努力,研究(研究)色彩浓厚,文字和整体形式更加激烈,人物虽然虚构,但却感受到了一部有血有肉的纪录片和时代的氛围。

作为电影文化史作家,我写过一本关于早期上海电影及其"乡土的现代性"的书《屏幕艺术史》,用新的历史叙事手法,把学术著作写成某种意义上的另类"历史小说"。我还在这本书中文版的后记中提到了唐莹的上海小说对我的影响。我很兴奋,觉得我们的写作已经从不同的领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重聚。

这部小说写于2019年秋天,在去年的疫情中定稿,但我知道她有着悠久的灵感和准备历史。2012年5月,我和沙丹在出版中文版《银幕史》的同时,组织了一场早期的电影回顾展。唐莹恰好在北京,也来看了第一场放映。继续关注女性和都市题材,她看到这部电影很激动,说《银幕风光的历史》(下一集;最后一集是无法面对的)让她思考,说她没想到1930年代初会有这样一部开放、激进的女性题材电影,或者是一部无声电影。我告诉她,多年前,当我为她的论文寻找素材时,我第一次在小屏幕上"惊艳",以及它从日常生活的土壤中传达的栩栩如生的生活和女性气质。《个人主义孤岛》的主角明宇和玄景林是同一阶层出生的同时代人,坚韧乐观,可以相互比较。

阅读|"个人主义的孤岛":新女性与"现代"

作家 唐莹

他们的生活都在经历一系列的"蜕变",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形象。英语可能会说再发明。不只是一次,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自己的成熟度不断刷新。玄景琳通过回到制片厂,恢复和升华自己,成功地将自己转变为有声电影时代,她的艺术生涯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及她的高尚生活(生于1907年,卒于1992年)。在她比她年长得多的革命丈夫去世后,明玉成为一名单身职业母亲,并开设了位于法租界复兴公园地区的"小富春"酒店。设置酒店老板的母亲这个职业身份有着特殊的用心,酒店就是消费空间,也是公共空间、社交空间,她就是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像社会环境一样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去应对。读者会注意到,唐颖的小说一直很注重家庭的食物,但餐厅女老板的形象却超越了之前对日常饮食的描绘。酒店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异国他乡的特许权中,为小说特别复杂的社会政治取向提供了特定的文化地理坐标和叙事立足点。用于这种比较的私人空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明宇在小绿住的公寓楼里也有房子,准备等孩子出来,以后她搬过来独自一人住,过着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在世上打扫卫生。这座建筑的形象似乎启发了小说的标题。这就像沃尔夫的"自己的房间",也许是一个岛屿,但它也是自己的灯塔。

英雄明宇的塑造是辉煌的,但她有难以形容的过去和恶魔。她有原来的生活形态吗?还是多个原始组合?20世纪初的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造就了一代"新女性"。"她似乎是新一代女性的化身,但她与'旧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连接不同时代和愿景的人物和时代的见证人,她是现代中国女性的有说服力和代际形象。明宇和唐英之前的小说成长于"新社会",后现代都市女性不同,但本质上还是有联系的。

阅读|"个人主义的孤岛":新女性与"现代"

张震,本文作者

我在《我的屏幕艺术史》中提出的现代白话定义的重要界面是一种基于本土的世界主义,在上海(以及广州等沿海贸易港口)可以被称为"海洋现代"。《个人主义之岛》中除了许多汉字外,还有日本、英国和混血儿(Little Green),以及明宇的"Rozon"邻居,展现了晚清、上海华阳的混合文化风格。唐颖不仅把它们写成抽象的背景,而是以三分的方式刻画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她对罗宋和其他外国上海人的刻画为明宇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界面,明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主要中国人之外的"新女性",尤其是与她相关的男性角色。作为单亲父母,她与这些流亡的外国人同舟共济,沉浸在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如美食和音乐舞会。

最后,让我们回到小说中的女性角色。除了明宇,唐颖还描绘了金玉和梅玉的"三个女人一戏"。明宇和金玉的关系让我想起了谢瑾的电影《舞台姐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命运让我想起了民国电影《三个现代女人》(1933年,由薄婉源执导,不知名)、《新女人》(1935年,蔡楚生执导)和《行者》(1949年,陈磊婷执导)。我认为唐莹的小说和中国电影文学中常见的现代女性个体和群体的"复合"形象值得进一步耐人寻味和探索。

(作者为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科学系副教授,亚洲电影安迪项目创始人)

作者: 张震

编辑:周毅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