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閱讀|"個人主義的孤島":新女性與"現代"

閱讀|"個人主義的孤島":新女性與"現代"

個人主義的島嶼

唐瑩

上海文學出版社出版

讀完唐瑩的最新小說《個人主義的孤島》後,我有一種新鮮的感覺,她的寫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或界面,深入到曆史中。她讀過的大多數長篇短篇小說似乎都集中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之後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社會變革、生活方式和公民(尤其是女性)的轉變上,她和她的同時代人随處可見。《海島》是她第一部涉及20世紀初至30世紀的書,在建國初期的社會政治城市地理和文化上下下的大量努力,研究(研究)色彩濃厚,文字和整體形式更加激烈,人物雖然虛構,但卻感受到了一部有血有肉的紀錄片和時代的氛圍。

作為電影文化史作家,我寫過一本關于早期上海電影及其"鄉土的現代性"的書《螢幕藝術史》,用新的曆史叙事手法,把學術著作寫成某種意義上的另類"曆史小說"。我還在這本書中文版的後記中提到了唐瑩的上海小說對我的影響。我很興奮,覺得我們的寫作已經從不同的領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重聚。

這部小說寫于2019年秋天,在去年的疫情中定稿,但我知道她有着悠久的靈感和準備曆史。2012年5月,我和沙丹在出版中文版《銀幕史》的同時,組織了一場早期的電影回顧展。唐瑩恰好在北京,也來看了第一場放映。繼續關注女性和都市題材,她看到這部電影很激動,說《銀幕風光的曆史》(下一集;最後一集是無法面對的)讓她思考,說她沒想到1930年代初會有這樣一部開放、激進的女性題材電影,或者是一部無聲電影。我告訴她,多年前,當我為她的論文尋找素材時,我第一次在小螢幕上"驚豔",以及它從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傳達的栩栩如生的生活和女性氣質。《個人主義孤島》的主角明宇和玄景林是同一階層出生的同時代人,堅韌樂觀,可以互相比較。

閱讀|"個人主義的孤島":新女性與"現代"

作家 唐瑩

他們的生活都在經曆一系列的"蛻變",讓人聯想到春天的形象。英語可能會說再發明。不隻是一次,而是随着時代的變化,他們自己的成熟度不斷重新整理。玄景琳通過回到制片廠,恢複和升華自己,成功地将自己轉變為有聲電影時代,她的藝術生涯持續了很長時間,以及她的高尚生活(生于1907年,卒于1992年)。在她比她年長得多的革命丈夫去世後,明玉成為一名單身職業母親,并開設了位于法租界複興公園地區的"小富春"酒店。設定酒店老闆的母親這個職業身份有着特殊的用心,酒店就是消費空間,也是公共空間、社交空間,她就是在這樣的十字路口,像社會環境一樣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去應對。讀者會注意到,唐穎的小說一直很注重家庭的食物,但餐廳女老闆的形象卻超越了之前對日常飲食的描繪。酒店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國異國他鄉的特許權中,為小說特别複雜的社會政治取向提供了特定的文化地理坐标和叙事立足點。用于這種比較的私人空間也具有特殊的意義。明宇在小綠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裡也有房子,準備等孩子出來,以後她搬過來獨自一人住,過着屬于自己的真實生活,在世上打掃衛生。這座建築的形象似乎啟發了小說的标題。這就像沃爾夫的"自己的房間",也許是一個島嶼,但它也是自己的燈塔。

英雄明宇的塑造是輝煌的,但她有難以形容的過去和惡魔。她有原來的生活形态嗎?還是多個原始組合?20世紀初的啟蒙運動和社會變革造就了一代"新女性"。"她似乎是新一代女性的化身,但她與'舊時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連接配接不同時代和願景的人物和時代的見證人,她是現代中國女性的有說服力和代際形象。明宇和唐英之前的小說成長于"新社會",後現代都市女性不同,但本質上還是有聯系的。

閱讀|"個人主義的孤島":新女性與"現代"

張震,本文作者

我在《我的螢幕藝術史》中提出的現代白話定義的重要界面是一種基于本土的世界主義,在上海(以及廣州等沿海貿易港口)可以被稱為"海洋現代"。《個人主義之島》中除了許多漢字外,還有日本、英國和混血兒(Little Green),以及明宇的"Rozon"鄰居,展現了晚清、上海華陽的混合文化風格。唐穎不僅把它們寫成抽象的背景,而是以三分的方式刻畫了幾個重要的人物。她對羅宋和其他外國上海人的刻畫為明宇的複雜性提供了一個特别重要的界面,明宇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在主要中國人之外的"新女性",尤其是與她相關的男性角色。作為單親父母,她與這些流亡的外國人同舟共濟,沉浸在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如美食和音樂舞會。

最後,讓我們回到小說中的女性角色。除了明宇,唐穎還描繪了金玉和梅玉的"三個女人一戲"。明宇和金玉的關系讓我想起了謝瑾的電影《舞台姐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命運讓我想起了民國電影《三個現代女人》(1933年,由薄婉源執導,不知名)、《新女人》(1935年,蔡楚生執導)和《行者》(1949年,陳磊婷執導)。我認為唐瑩的小說和中國電影文學中常見的現代女性個體和群體的"複合"形象值得進一步耐人尋味和探索。

(作者為紐約大學藝術學院電影科學系副教授,亞洲電影安迪項目創始人)

作者: 張震

編輯:周毅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