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刑场:眉清目秀刽子手 3分钟砍33个脑袋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尘封多年的国门后,许多外国人因为各种目的和原因来到中国。他们对这个神奇的东方帝国充满好奇,对大清帝国所发生的一切表示不可思议。他们所见所闻所记录,成为我们了解晚清真实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晚清刑场,也成为外国人关注的目标。

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刑场:眉清目秀刽子手 3分钟砍33个脑袋

1851年,即咸丰元年,这一年的7月30日,一个外国人来到位于广州的杀人刑场,亲眼目睹了一场刽子手对犯人进行砍头的全过程。

这个外国人叫密迪乐,时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翻译员。密迪乐是英国人,他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三地担任英国驻华领事馆翻译,又做过上海、宁波等地的英国领事。除了曾经因病短暂回国休假,他在中国度过了余生,甚至死在了中国。

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刑场:眉清目秀刽子手 3分钟砍33个脑袋

在中国多年经历,让密迪乐对中国各方面的情况都很熟悉,因此成了一个“中国通”。他曾经斡旋英国与太平天国关系,写下的《中国人及其叛乱》、《关于中国政府和人民及中国语言等的杂录》成为我们研究晚清中国的重要史料。

广州的杀人刑场,位于人口稠密的南郊闹市中。密迪乐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33名罪犯被强迫跪成多排,头朝南,正对着我们围观人站立的方向。最前面的一个,离我们只有约4米半远。接下来是两人一排,再后来每排四五人不等。最后一个——即第34个——是首犯,他是匪帮头目,绑在十字形木架上。”

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刑场:眉清目秀刽子手 3分钟砍33个脑袋

接着,刽子手出现了。“刽子手上衣袖子挽着,站在首犯旁边。他体格健壮,中等身材,看起来精力旺盛,外表没有一丝通常人们所想象的凶残或蛮横,反而是眉目清秀,透着聪明劲儿。他站在那里,眼睛盯着距离最近的那位监刑的低级武官,只要后者一声令下‘办’,他就会猛然上前动手。”

在密迪乐的记录下,刽子手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而是“眉清目秀,透着聪明劲儿”。

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刑场:眉清目秀刽子手 3分钟砍33个脑袋

一切准备就绪,监刑的官员一声令下:“办!”接到命令后,刽子手向罪犯厉声喝道:“别动!”随后,刽子手将刀向上举起,与自己的头同高,两臂全力急速向下……就这样,刽子手一个一个砍掉犯人的脑袋,“刽子手快速地进行他那可怖的工作。他显得有些兴奋了,在使用了两三下后,就扔掉一把刀,抓起助手已备好的一把新刀,接着冲到下一个刀下鬼的身旁。”

根据密迪乐的估计,这位眉清目秀的刽子手,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就砍掉了33名犯人的脑袋。【资料扩展:太平军第一悍将 不是石达开 受刑前还一脚踢死两个刽子手】

毫无疑问,处决犯人的现场相当血腥。行刑结束后,密迪乐匆忙离去,他在日记中表示:“这种场景,除非有极重要的特别原因,是没有什么人愿意目睹第二次的。”【资料扩展:此人一夜之间输了50万元给张作霖 为何不生气还满面春风】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