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刽子手为何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必须停手?看完后瞬间明白了

事实上,不需要喊“刀下留人”,一般犯了死刑的罪犯,在刑场上喊声“冤枉啊!”刽子手也得立刻停手,虽然中国古代的刑罚非常严酷,但是还是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审判的时候都会十分谨慎。

古代刽子手为何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必须停手?看完后瞬间明白了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将会剥夺犯人的生命,一旦判刑,一切将不可挽回,所以在中国古代,对于死刑判决,是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的。通常情况下,地方判决罪犯死刑后,会移交给州府等更高一级官员审核,这道审核通过后,执行死刑的案件再移交到皇帝面前进行最后的审判。

这种对死刑犯进行三级审判,两次复审的制度,最早出现于汉朝,那个时候主要是针对被判处死刑的官吏,在隋唐时期逐步发展完善后,开始普及到所有被判处死刑的一般罪犯,这里不包括十恶不赦的罪行,如杀父,杀母,谋逆,一次复审即可执行死刑。

古代刽子手为何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必须停手?看完后瞬间明白了

古代的死刑分为立即执行和秋后执行两种,通常是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审理,最后上报给皇帝最后审核,一般情况下,经过地方判决和两次复审后,出现冤假错案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不会有错案。

有时候遇到复审的官员,或是皇帝判决后,觉得不对劲,就会再次复审案件,这样就有可能发现被误判的案子。前面说到,历朝历代因为死刑具有不可挽回性,对判决死刑一直非常谨慎,因此就会出现紧急叫停执行死刑的情况。

古代刽子手为何一听到“刀下留人”就必须停手?看完后瞬间明白了

在刑场上,除非真的发现了冤情,不然谁敢去贸然打断死刑执行的过程,这也是重罪,刽子手们这种基本的规矩也是知道的,另外谁又愿意去滥杀无辜呢?在宋朝,就有过规定,被判死刑的人,如果在刑场上喊“冤枉!”必须要停止执行死刑,再次复审,就是为了防止真的造成冤假错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