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作者:照见洞见

致尊敬可爱的读者:

写此文目的是通过浅示致病机理,让人们认知生命真相和生命奥秘,让人们走出对疾病和治病的误区。我们带着“最好的医生,在最好的医院,做了最好的手朮,仍然痛苦的死去,为什么,其他人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边阅读边思考。有高见还可以留言一起探讨。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华益慰(1933年-2006年)湖北省浠水县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原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6年,始终如一地像白求恩那样对事业非常负责,把毕生精力倾注在医学事业上,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评为年度人物。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

这是名医华益慰临终前,留下了的话语,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警示。

华益慰是新中国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也是退休后每年还做很多台手术的老医生。周围人对他的回忆是:天亮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体;在给病人动手术前,他总是在电梯口等候病人,让患者在麻醉前看到医生。

医生如何面对死亡?

他们也是病人,但出于职业习惯,他们可能仍然在思考关于疾病的问题。华益慰的临终感悟,也让我们认识到现代医学有限的事实。

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愈我的患者,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什么都不能做,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尽力帮助他们。

比如华益慰大夫,他让人肃然起敬。2005年7月25日,手术室与往常一样安静,华主任做完一例甲状腺肿物清除手术,患者得救了,华益慰却病倒了。

也许患者并不知道,73岁的华主任此时已是胃癌晚期,(深刻思考:自己是怎么得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好病不如教人自己会治或不得、少得、晚得病)他是在带病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也是华主任做的最后一例手术。

告诉那位预约患者,我不能为他做手术了。

行医几十年从未失约的华益慰,在病榻上让同事向患者表达他的内疚。

华益慰2005年7月因胃癌住院,8月接受全胃切除手术,接受化疗,出现肠梗阻。

那段时间他的饭量突然减少,消化差,检查身体后,他马上诊断自己患了胃癌(深刻思考:癌症发现基本是晚期,但一定有原因,要深思,总结出来,别人引以为戒),进一步检查发现,居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华益慰只好接受常规处理,做了全胃切除。

但术后,华益慰返流特别严重,食道总是烧得疼,嗓子常被呛得发炎,连耳咽管也被刺激得很疼,人只能半卧。全胃切除的痛苦还没结束,下一个痛苦接踵而来,为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他接受了腹腔热化疗,一周化疗两次,一个月内共做8次。

化疗期间,华益慰呕吐得特别厉害,无法进食,只能靠鼻饲管输点营养液,他和家人都认为这是化疗的反应,扛过去就可以恢复进食了。(深刻思考:我们反思化疗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是减少了痛苦,延长生命了吗?还是加速了死亡?)

老伴张燕容说:

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如果不做化疗,慢慢恢复饮食,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但是化疗把他彻底搞垮。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老伴张燕容照料病中的华益慰

没想到,更大的痛苦正悄然走近华益慰,化疗结束两三周,华益慰仍旧恶心、呕吐,胃肠造影发现,已发生回肠末段肠梗阻,随着肠梗阻日渐加重,后来连大便都没了,腹胀、呕吐更为严重,不仅没恢复饮食,连鼻饲营养液都进不去。

在疾病折磨下,华益慰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肝、肾功能均不正常的状况。

2006年1月份接受肠梗阻手术,手术失败,造成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肠液等流入腹腔,造成严重感染,肠道已不可能恢复了,这时即使没有癌症,人都很难活下去了。后来华益慰身体彻底衰竭,医院为他安排特护组,华益慰由icu病房转回到肝胆外科,他对战友们说:

我的病已无力回天,不要再用昂贵的药品,让我稍稍减轻痛楚就好,为国家省一点。

这是一生没给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华益慰,最后提出的一个请求。

当时,术后的华益慰浑身插满了管子,有静脉输液的管子,由于他不能吃任何食物,因而全靠各种营养液支持着;有气管切开导管,用以帮助呼吸;每根管子都由两根管子套在一起,要防止发生错位使管内液体外流时引起感染;还有导尿管等。

生命的最后几天,华益慰曾不止一次对给他输血浆的医生说:

别输了,别再浪费了。

2006年8月华益慰去世,他就这样离开了,整个过程令他痛苦不堪。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从前给别的胃癌病人治疗时,华益慰也采用全胃切除手术,但自从他自己接受全胃切除手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时,开始对胃癌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小编,除了对胃癌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刻反思之外,更应认知真相,实相,对胃癌致病的原因进行超级深刻反思!!!!,论证后公布出来让人不得、少得或者晚得胃癌!)

当时,病房里住着一位胃病患者,华益慰对他的病情十分关注。

有一天,华老特意找到战友于聪慧说:

聪慧,对这位病人的治疗要斟酌一下,全胃切除带来的不光是吃饭的问题,还有术后返流的问题等等,做全胃切除,病人遭受的痛苦太大,以后做胃切除时,能不全切就不要全切。

于聪慧记得,华益慰特意用两手比划着说:“哪怕留一点胃就比全切强,病人就没那么痛苦。”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当华益慰由一名医生转化为病人,他从病人的角度,对这医学问题有全新理解:

作为一名医生,在生活质量和疾病之间进行取舍时,主要看哪一方给病人的益处更大。如果胃全切除后活一年半,但病人要在痛苦中度过,胃不全切除能活一年,但病人可以活得快乐和充实,那么这时他宁可选择后者。

于聪慧说,那时华主任常常语气沉重地对她说:

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

后来,我们接受了华主任的建议,在为以后的胃癌病人治疗时,改进了手术的方法,能不全切的尽量不全切,必须全切除的,也改进了术式,想办法将胆汁和肠液引流掉,使其减少向上返流,并想办法用肠子成形后代胃,使食物仍可像在胃中停留一下,这样病人就舒服多了。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营养是怎样调理疾病的

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不用原材料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理,而只靠药物来修理。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这样修不合理,效果不好,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营养是生命的源泉

那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健康的人10天不吃任何食物,你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容置疑,这个人很可能会死掉,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东西,除了空气和水以外,主要就是食物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

二、药物控制一些疾病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身患疾病的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失眠、癌症等,面对这些慢性病,用药物可将疾病治愈吗?

目前药物最多就是将这些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不错了。

三、营养修复细胞

真正能让自己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药物的很多成分并不是细胞修复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给足时间,给足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材料,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过程。

只要营养充足,受损器官通过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再过一段时间,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就会被“软性置换”,从而产生出“新”的组织与器官,很多的疾病,都有机会彻底康复。

许多人最大的失误是身体坏了,不用原材料来修复,不用营养素来修复,而只靠药物来修复,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这样修不合理,是很难成功的。

我们身体每个部位长什么样,身体最清楚,记在组织细胞的基因(dna)上,身体有修复损伤的能力,但你要给它提供优质原料、优质营养素。

比如外伤导致肝脏破裂,经过及时手术,补充足量的营养素,按照肝脏的基因密码,一般1-2个月,就可以合成了,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肝脏,手破了,营养充足时一周就长好了,骨折了,对好位三个月就可长好。

如果体内营养素不足,你的细胞、血液、血管就不可能健康,你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相继出现异常,你的每一个脏器都会受损,你就会因此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营养素可以预防疾病,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这也是健康的支柱。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编者说

疾病是一种现象,如果可以找到病的本质,就可以对症下药治愈疾病。

我们把命完全交给药物是不对的,药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很多病无法用药物治愈的。北京大学医学院的院长韩启德先生说过,药物只有8%的作用。

我们不是否定医学和药物,而是倡导要正确利用。西医在抢救和控制上是非常好的,但在慢性病、绝症层面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因为西医或者药物治疗的是肉体,一些慢性病、绝症的根源是在灵魂,所以我们就一定要通过养生、养心的方法来疗愈。

疾病,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它是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回来。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层面时,就会发现 疾病只是一个假象,因为“天下无病”。

文本我们仍深刻思考一件生命奥秘和生命科学的事,我们用《易经》里观天道以立人道的方法来看。我们来看生活中的几个例子。

1.比如各种车,我们经常保养,驾驶的时候还有好的习惯且不经常走起伏道路或者开车里注意,这样的车使用寿命会长一些)

2.我们经常用的办公桌,手机,穿的鞋袜也无不像车一样。

我们都知道:事物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

外因+内因。从车推及至人(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情绪等多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外因、基因一般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内因)

还有一个目前不太清楚的理论:量子纠缠(我们的起心动念利他心和德行的累积据说对身体健康也有影响,比如斤斤计较的人容易患上肿瘤,经常恨别人的容易得心脏病,经常做坏事的人可能肾脏不健康等等)。点开下面链接可看全科医生对生命科学的认知

预防大于治疗的视频

一句话:预防大于治疗,让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满心都是善,满眼都是和走近我们,走进我们。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遗言: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带来深思亲历多次手术让他体会到病人的苦推己及人他想办法减少病人的苦不仅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病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