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作者:璟言历史

“1939年,齐会战斗打响。白求恩在手术台旁,与死神赛跑,整整六十九个小时没有休息。”稚嫩的读书声传到了老人的耳中,小孩子并不明白这句话背后阐述的故事,只是捧着书本大声朗诵着课文。但老人却听着入迷,逐渐合上了眼,他思绪如烟,万般记忆慢慢涌上脑中,这一刹那,他似乎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救治伤员

那时他随着部队做着军医工作,他环顾四周,看到了一个穿着布衣军装,脚踏草鞋的蓝眼外国人,正聚精会神地做着手术,他镇定自若,双手稳如磐石。一举一动都在与死亡赛跑,喧嚣的炮火和外面的杀喊声也无法影响他丝毫。不知不觉,老人回过神来,他的脸上已经布满泪痕。

老人名叫苏英,已有95岁,出现在教材中的白求恩曾经是指导他医术的师父,现在的人们大多从课文中了解过他,但一篇短短的课文又怎能道尽白求恩的伟大,追根溯源,只有回到苏英老人回忆中的那个年代,我们才能去真实地感受白求恩,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青年时期的白求恩

白求恩是个地道的加拿大人,他从小就展现出对未知事物很强的求知欲,这让他在接触到医学后,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在26岁时,他就拿到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学士学位,并且紧接着通过了一场极其严格的考试,成为了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但是没过几年,白求恩就染上了肺结核。病魔没有阻却白求恩的医学之路,反而让他的医术更加高超。

短短几年里,白求恩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发表了14篇对英国医学界有深厚影响的学术论文,这些成绩让白求恩如明日之星一般。在他47岁时,就成为加拿大政府顾问和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

地位、权财、理想都被白求恩收入囊中,常理来说,他已经不愁后半辈子的吃喝,只需要安稳工作便好。但白求恩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在1935年的夏天,国际生理学大会在苏联召开,白求恩作为加拿大的代表也是收到了邀请欣然前往。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趟旅程彻底改变了白求恩的生活。白求恩吃惊地发现。在苏联所有的人民,无论富有与否,都能够拥有完善的医疗服务。在加拿大生长的白求恩十分震惊。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他见过太多需要医治但因为贫穷而无能为力的悲惨例子,他认为苏联这样的共产体制才是最能体现出人性化的,他的思想自此产生了巨变。

在回国后的那年,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并且将礼拜六设为义务门诊,专门为贫穷的人看病。白求恩利用自己的地位不停地发声,他希望加拿大能够建立社会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并将医疗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工作,摒弃以往将盈利作为目的的医疗事业。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1937年,中国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消息传到了白求恩的耳中时,白求恩对于日军残暴不正义的侵略行为感到十分愤慨,他意识到中国需要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要到中国与邪恶和不正义勇猛抗争,他一边筹备着援华事宜,一边通过宣讲募集捐款资金。

1937年12月,白求恩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告,请求带领一个医疗队支援中国。次年1月,白求恩携同帕尔森斯医生一行人,带着捐款和医疗药材及器械。在轮船上经过十几日的颠簸后,来到了香港,与八路军接头后,白求恩一行人并没有多休息,直接动身前往延安。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聂荣臻

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终于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会面。聂荣臻早已听说这位远道而来之人的崇高志向。他心里面很是尊敬,他劝白求恩舟车劳顿,多休息几日养好精神。白求恩却拒绝了聂荣臻的劝说,他表明自己之所以跨越太平洋来这里,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工作。说着,他反而要求聂荣臻立刻给他安排工作。

聂荣臻说不过他,第二日,白求恩就带领着团队赶赴30多公里之外的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到达之后,白求恩经过初步了解情况,便着手为医院的病人逐一检查,他花了一周的时间为520多名病员一一检查,又花了四个礼拜的时间为其中147名伤员做了手术,在这一个月里,他感觉自己的医术真正发挥了作用。由于医院医疗条件一般,很多事情他都需要亲力亲为,当病员需要输血时,拥有O型血的白求恩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很快传到了中国中央里,在经过协商后,聂荣臻告诉白求恩,他的职位每个月的薪资是100元人民币。但白求恩听后直接拒绝了聂荣臻。一时,聂荣臻还以为在加拿大曾高居要职的白求恩嫌太少。可白求恩的一段话让他心中再无疑虑,唯有感动。白求恩说道,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津贴都很少,你每月津贴不过5元,士兵每月只有1元,我一个人不需要这么多钱,我希望能和其他同志一起同甘共苦,不是嫌少,是觉得太多。

11月底,八路军于蔚县准备了一场伏击战,白求恩获悉后立刻带领着医疗小队奔赴前线。他们跋山涉水,带着医疗器材走了60公里,在离前线仅有6公里距离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手术台,这个距离已经很容易被战火波及到,可以说是非常危险。但是白求恩认为,离战场近一点,就能更加及时地救助伤员。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在救治伤员

在这一张小小的手术台上,白求恩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为170名伤员进行了手术。给71名骨折的战士装上了夹板,没有一个被截肢,最后的抢救成功率高达85%。白求恩对于自己的作为感到十分自豪,在事后向聂荣臻的报告中,他写道:“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医生应该主动到病人那里去,而且越快越好。”

1939年,齐会战斗全面打响,白求恩立刻整顿军备,率领医疗小队出发前往战场。这一次,救人心切的白求恩直接将医疗点设置在了离战场3.5公里的地方。6公里就很威胁了,但白求恩非但没有被喧嚣战火吓退,反而直接将距离拉近了接近一半,好让他与死神拼速度。 这个距离,敌人如果有飞机巡逻,那么他的生命就将直接遭受威胁。但白求恩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只想更好完成自己战地医生的使命。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随着第一个伤员被送了进来,白求恩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甚至完全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当勤务员给白求恩送饭时,专注于工作的白求恩眼神都不曾移动一下。但勤务员知道白求恩已经年近50岁,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必然会摧垮他的身体,但白求恩就像一头牛一样,死活不听。一旁的战士实在不忍心,强行让白求恩去休息,白求恩抵不过同志们的坚决态度,只好假装放下手术刀去休息,结果还不到十分钟,他又站在了手术台前救治着伤员。

就这样,白求恩持续工作了69个小时,近乎三天三夜没有休息,战士们在他的影响下都异常的勇猛。最终,齐会战斗以胜利告终,八路军战士成功歼灭敌人12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庆功会上,白求恩也很高兴,和八路军的同志们一起载歌载舞。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此时,一个新的想法诞生在白求恩的心中,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还不够,他想要回到加拿大为八路军战士们募集更多资金,并将他们的事迹告诉国际上更多正义人士,来获取更多的援助。但一方面,白求恩意识到中国的前线战事一直很吃紧,他这样离开,战士们的医疗工作谁又能来负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白求恩在离开之前,前往了战事边区的各大医院,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院的医生,还对医院的建设提出了很多意见。

白求恩回国的日期快到了,但不安分的日军突然又对边区发动了一场“冬季大扫荡”。消息传到白求恩的耳中,他当即作出判断,延期自己的回国时间,并且立刻赶赴前线。这一次,白求恩将手术室直接搭建在了离战场仅有2公里的地方,这个距离只要敌军稍微获得战场的优势,那么白求恩的生命就会暴露在敌军的射程之内。从6公里,3.5公里,到现在的2公里,这是一场押上一切的豪赌,但他没有迟疑。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他说:“不管有多少重伤员,全部都送到我的手术室来。”战斗持续了一夜,白求恩也是一夜无眠,每一场手术都伴随着清晰的炮火声,但白求恩的眼神却无比坚定。突然,一则战报从前线传来,里面说着日军来势凶猛,战火很快就要烧到手术室,他们需要立刻撤离!白求恩听到后,他停下手术刀,看了下还有几十个没有被救治的伤员,他竟然拒绝了撤离。他对身边护士说道:“再增加两个手术台,一次抬三个伤员来,我们还有时间。”

死亡的倒计时在迫近,他自己和这些伤员的性命离死神的距离是真实的2公里,并且这个距离在逐渐缩短。手术室里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全场的希望和目光都聚集在了白求恩身上。火炮的声音越来越大,硝烟的味道混合着消毒液很是刺鼻。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在医院

突然,白求恩的身形停滞了一下,面前给他递刀的护士呆住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白求恩的中指竟然被手术刀划伤了一个口子。白求恩知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伤口必须立刻处理,但白求恩瞬间便冷静了下来。

他将手指放进了一旁的碘酒溶液中泡了泡,若无其事地继续地做着手术。手术室的晃动越来越大,日军的枪炮已经近在咫尺,而这时,手术室还剩下最后一个伤员,白求恩示意将他抬到手术台上,可那个伤员却不愿意,他哭喊着让白求恩大夫赶紧离开,不要为他耽误了撤退时间。白求恩并没有多言,他冷静地审视了这个伤员的伤口,随后开始进行手术。当最后一个伤员被救助后,白求恩才松了一口气,放下了拿了许久的手术刀,在日军即将到达手术室前,随众人朝着安全区撤退。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和医护人员

白求恩延后的回国日期也快来到,但白求恩在手术中划破的手指已经肿胀发炎。如果白求恩按期回到加拿大,那么他的这根手指就可以立马得到治疗。但白求恩却不愿就此离开,他担忧着那些边区医院的伤员,他表示他会在巡视完成后回归加拿大。在巡视中,白求恩发现一名伤员的脖颈处情况异常,经验丰富的他立马判断这是颈部丹毒,需要立刻手术救治。

但他此刻肿胀的手指已经没法戴上手术用的手套,他清楚如果在手术过程中他手指的伤口碰到了丹毒,那么他就会被感染,但他认为战士的性命更重要。可在手术过程中,白求恩因为一个罕见的疏忽,他的手指不小心接触到了伤员的伤口。白求恩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他还是将手术放在了第一位,在消毒液里泡了一下后继续进行手术。在这之后,白求恩不停地产生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同志们不忍心让他继续工作,经过轮番劝说后终于让白求恩愿意在医院进行救治。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可白求恩还没有休息多久,11月7日黄土岭战争打响的消息就传到了白求恩的耳中,卧床养病的他竟然不顾病情,随意拿了一根树枝当做拐杖,硬是带着医疗队到达了前线。可到达地点后,他感觉浑身无力,头晕目眩,一旁的护士赶紧为他做了检查,发现他的体温已经高达39.6度,他连站都站不稳了,只好躺下。可就这样,他还喃喃着把伤员都送到他这里来。没过一会儿,白求恩的体温再次升温到了40度,手指伤口处大量流脓,左臂肘关节还出现转移性脓痛。聂荣臻知晓后心急如焚,立刻下令将白求恩同志转移到后方安全区,不惜一切代价。

11月10日,白求恩被战士们护送回到了安全区,医生们判断需要将他的左臂截肢,但白求恩心里明白,自己现在患的是脓毒败血症,这个病是无药可救的。次日,白求恩凭着最后一点清晰的意识,用尽浑身的力量,给聂荣臻发了最后一封道别性的电报。

白求恩:在战火中与死神赛跑,临终遗言感动众人,中国人必将铭记

白求恩画像

他在电报里写道:“记得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为治疗疟疾患者和数量极多的贫血病患者。”他连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也想着奉献和救人。这封电报送到聂荣臻的手中,平日里被称为“钢铁将军”的汉子也是泣不成声,难以自己。

那天夜里,所有战士围在白求恩的病榻前,白求恩说:“我知道中国一定会解放,只是遗憾不能亲眼所见了,也更遗憾我没有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事迹,讲给更多同样正在努力抗战的人听。”在旁的战士们,瞬间潸然泪下。

他是一个外国人,但他更是一个共产党人,他虽然死了,但他会永远活在每一个向往和平的人的心中,必将被中国人所铭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