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料
主料:鸭(1000克) 猪肋条肉()(300克)
辅料:淀粉(蚕豆)(13克)
调料:盐(10克) 白砂糖(20克) 味精(3克) 大葱(15克) 黄酒(10克) (15克) 花椒(10克) 香油(3克) 八角(10克)油(100克) 桂皮(10克)
制作方法
1. 将鸭子由脊背劈开,鸭脯相连,用刀根把大骨斩断,去掉鸭嘴内鸭舌;
2. 带皮猪切成1.5 厘米见方的丁;
3. 将丁连同鸭子用酱油腌渍10 分钟,捞出控干;
4. 炒锅内放油,中火烧至九成热时,将鸭、块炸成棕红色,捞出控净油;
5. 取砂锅一只洗净,将别在鸭脯内,皮面朝下放砂锅内;
6. 把、葱段、块、花椒、八角、桂皮放在鸭上面;
7. 清汤内加、精盐、味精、黄酒搅匀倒入砂锅内,用慢火炖2 小时至烂熟取出;
8. 将炖烂的鸭子捞出,皮面朝下摆在大鱼盘内,放在鸭子的四周;
9. 余汤倒入锅内烧开,调好口味用湿淀粉勾成一流芡,加油浇在鸭子上即成。
【工艺提示】
1. 热油炸鸭,使之上色。砂锅文火煨炖,肉质软嫩不柴。余汁勾芡,挂满鸭体,味浓而鲜;
2.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油1500克。
食品特点
口味:咸鲜味
酥烂,口味醇厚浓郁,入口软烂不腻。
营养价值
鸭: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性寒凉,性寒,味甘,咸,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体热、上火、虚弱、食少、便秘、水肿、心脏病、癌症患者和放疗、化疗后的病人宜食。
猪肋条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淀粉(蚕豆):蚕豆中含有丰富的钙、锌、锰、磷脂等,是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增加记忆力和健脑作用。对于正在应付考试或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蚕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椁、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同时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一定的作用。
【营养成分】·热量 (5224.86千卡)
·蛋白质 (185.83克)
·脂肪 (478.48克)
·碳水化合物 (50.58克)
·膳食纤维 (7.84克)
·维生素a (558.70微克)
·素 (52.50微克)
·硫胺素 (1.11毫克)
·核黄素 (2.41毫克)
·尼克酸 (49.70毫克)
·维生素c (3.15毫克)
·维生素e (47.37毫克)
·钙 (184.65毫克)
·磷 (1553.46毫克)
·钠 (5121.56毫克)
·镁 (223.99毫克)
·铁 (30.37毫克)
·锌 (19.08毫克)
·硒 (134.55微克)
·铜 (2.64毫克)
·锰 (2.71毫克)
·钾 (2665.87毫克)
·维生素b6 (0.02毫克)
·泛酸 (0.06毫克)
·叶酸 (8.40微克)
·维生素k (1.05微克)
·胆固醇 (1267.00毫克)
食用须知
鸭:忌与、杨梅、、鳖、、胡桃、大蒜、荞麦同食。
猪肋条肉():不宜与乌梅、甘草、、虾、鸽肉、、、、羊肝、香菜、、菱角、荞麦、鹌鹑肉、同食。
淀粉(蚕豆):蚕豆不宜与同食。
相关典故
1. “四喜鸭子”源于民间,常用于喜庆宴席作大菜,流行于山东半岛各地,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取名“四喜”,即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四喜诗》所云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诗明朝年间被编人通俗塾书中,故民间广为传诵,并取以为肴馔之名;
2. 此菜制作考究,工艺较为复杂,鸭子经腌渍后,再入热油中炸过,除净腥臊恶味,并使其上色,然后入砂锅煨炖而成。成菜富含营养,尤宜老年人食用。
欢迎上传您的菜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