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庄公受周天子所托去宋国收保护费,这保护费不收不要紧,一不小心竟然促成了庄公迈出“称霸”的第一步。实力,也是运气。

小霸之路(一)

之前跟宋国也好,卫国也罢,杀来打去都是为了生存,而如今,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争斗生存空间,而是寻求中原霸主,至少是宋、卫、陈、蔡、鲁为核心圈的中原地带的领头羊地位。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如果那时候有朋友圈该是一种什么状态

几年下来,宋国杀疲了,卫国打乱了,鲁隐公与世无争,陈国、蔡国越来越像打酱油的。显然郑国在实力上已经是区域老大了,就差几场战争的胜利来完成实至名归的加冕。

万事开头难,令意气风发的郑庄公没想到的是,宋国是块难啃的骨头,还一时半会儿吐不出来。

而就在齐、鲁二国准备加入军事同盟之际,新的妨碍又出现了。趁着郑国伐宋不利,戎人入侵了。

这戎人可是与郑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周幽王自作孽被犬戎杀了也就罢了,可庄公他爷爷也是死在护驾的血战中的。这次入侵的虽然不是犬戎,但也跟犬戎是近亲,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岂有此理。

宋国暂时不打了,先报爷爷的仇。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郑庄公家祖孙三代都是牛人,爷爷郑桓公姬友武林高手(为周幽王断后战死),老爹郑武公头脑清醒(坚持立郑庄公为继承人),郑庄公自不必说(雄才大略)。

这一仗,打出了郑国的一位军事天才——公子突。

其实公子突的才能之前就展现过。这位郑国的二公子真是像极了他爹,长于谋略,尤其是军事上的谋略。

面对吃肉长大,身体天赋出众的北戎士兵,公子突主张不与敌人正面硬杠,而是采用迂回包抄,前后夹击的战术。毕竟戎狄是野蛮民族,不讲道理,更没有礼仪可言,战场上执行力差,纪律松散,喜欢各自为战。

庄公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挑选一部分悍勇但缺乏韧性的士兵充当前锋迎敌。这支部队与北戎交锋后没多久就坚持不住,慢慢退却下来。

庄公也没有因为执行战场纪律而把撤下来的士兵给砍了,而是任其后撤。此时郑军的精锐部队已经暗中迂回到北戎军阵的后方,完成了包抄。一时间伏兵四起,将北戎军队分割包围。

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这是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永不落伍的作战套路。

这下戎人傻眼了,自己在草原上从来都是两阵对圆互相举着大砍刀对砍,比的就是谁人多力气大,从没玩过套路啊。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中原套路深,我要回草原。

被分割包围的戎人不知道如何打破包围圈,也打不破包围圈(郑军以战车配步兵,戎人都是血肉之躯,怎么挡得住战车碾压)。缺乏互相救援的作战思路,各自为战的戎人几乎被杀了个干净(尽殪)。

不是说春秋时期打仗喜欢点到为止吗?怎么就杀干净了呢?

人家爷爷都被戎人砍了,这庄公点到后能为止吗(不许优待俘虏)?

谁也没想到戎人入侵这一插曲不仅没有妨碍郑庄公称霸,反倒成就了霸主之名。都知道齐桓公成为霸主靠的就是“尊王攘夷”策略的成功实施,郑庄公虽然没有尊王成功(帮天子收保护费没收到),攘夷倒是大大地威风了一把。

既然要成为霸主,尊王和攘夷缺一不可。攘完了夷回来继续撸宋国,以为周王收保护费名义撸宋国就是尊王。

打败戎人是在冬季(游牧民族喜欢冬季南下,北方太冷),郑国人经过过年期间的修整,谋划着继续收保护费。

到了第二年夏季,那个当年不顾鲁隐公命令自行出兵和会宋卫等国讨伐郑国的公子翚,这会儿又带着兵联合齐国帮着郑国来打宋国了(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这回三打一轻松不少,连续攻陷宋国的郜和防两处地盘。

按理打仗就得在国都堂堂正正地打一场,怎么庄公也不玩正人君子那一套了。

什么国都下一较高下,那是自己当年少不更事。今儿个打你宋国就学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年你为了干掉住在长葛的公子冯,围攻了长葛一年多,如今我也不攻你的商丘,打你那里不是打,哪里好打我打哪里。

郑庄公会做人,把打下来的郜和防这两处地盘都送给了鲁国。按说鲁隐公这人厚道,不会接受郑国馈赠,怎奈公子翚是个贪利小人,鲁隐公不收他也会笑纳。而庄公也赢得了一个“正”(行事合于正道)的美名。

但也正由于这种行事风格让郑国失去了在战争中扩充地盘、削弱他国的机会,打仗死那么多人,最终地盘没有增加,人口自然更不会增加,而人口和土地是扩充实力的基础。这也是郑庄公进不了春秋五霸的行列而只能做小霸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不能怪庄公过于大方,毕竟一个时代的人受一个时代的环境、思想的约束。

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到春秋中晚期,所谓的称霸也不同于齐桓晋文时期。

郑庄公那个年代的称霸仅仅是让邻国怕他服他,达到一种没人敢惹的境界,所以他要打宋卫陈蔡,甚至后来还要打周天子的军队。

而齐桓、晋文实质上是要代天子发号施令,成为诸侯国的主宰(方伯),这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言不合率十几个国家揍那些不听话者就可以看出。所以齐桓、晋文不打天子,反而要毕恭毕敬地接受天子的册封,再以天子的名义实施自己的外交方略。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这个版本的春秋五霸中,宋襄公有点水

再回到郑国和宋国的战事。宋国面对三国联军,选择了忍气吞声,死守城池。然而联军实力过于强大,光守是不行的,只好等联军占尽便宜自行撤退,反正我集中兵力死守商丘你也拿我没办法。

就这样,打了两个月入秋了,三国联军急着回家收庄稼就撤了。宋国的危机缓解了。

但这一打就此收不住了,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诸侯国纷纷加入了世界大战,中原再度烽烟四起。

郑庄公的小霸之路(七):郑庄公版本的尊王攘夷

欲知此后诸侯间如何混战,请继续关注下期解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