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作者:语文360

刘恢是汉高祖刘邦第五子。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梁王彭越叛乱被杀后,汉高祖封刘恢为梁王,定都于大梁。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去世,刘恢异母兄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刘盈性格软弱,朝廷大权由其母太后吕雉(吕后)掌握。

徒封赵王

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正月,刘恢的异母弟赵幽王刘友遭吕后幽禁饿死后,赵地悬空,由于对第一任赵王刘如意的深恶痛绝,吕后也恨人及地。同年二月,吕后下诏让刘恢迁往赵地为赵王[3-4] ,而梁地则交由吕王吕产接管,于是:梁王刘恢成为赵王;吕王吕产则成为梁王。

刘恢的梁王爵位本是汉高祖在世时所封,封王时刘恢还是一个小孩子,现则已经长大,被吕后突然改封为赵王,刘恢不知所措。从常理来讲,应该是不会满意。一来他在梁地长大,古人乡土情结很重,交通不便,肯定不想离开故土;二来,赵地地形偏僻,远没有梁地肥沃;第三点更重要,那就是在赵地为王不吉利,前面两任赵王都死于非命,在那里做王的都遭到血光之灾,如今刘恢自己又要到这个极其危险的是非之地,形势又不利于自己,任凭是谁都觉前途无望。

娶吕氏女

刘恢到赵地之后,吕后没有对他立马下手,但并未放弃对他的监管,为了完全把他控制于股掌之中,吕后又使出刘吕联姻的伎俩,勒令他迎娶吕产的女儿为王后。

在此之前,刘恢已有一个自己宠爱的妃子,二人非常恩爱。而吕王后性格蛮狠,心肠歹毒,自峙有吕后在幕后撑腰,在宫内独揽权力,暗中察视刘恢,根本不把刘恢放在眼中,不让刘恢亲近其他任何女子,剥夺刘恢任何一点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

为情自杀

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政治暗杀行为,刘恢悲恸异常,却又无计可施,眼前的任何活路似乎都对他进行了关闭,他除了愤怒,有更多的绝望、恐惧。刘恢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刘恢为爱妃创作四首挽歌,每天命乐师们反反复复地吟诵不止。爱姬死后仅仅过了四个月,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因悲思过度,于是殉情自杀。吕后听说后,认为刘恢为一个女人自杀,而不思供奉宗庙祭祀,遂废其国,坚决不肯为他过继儿子,于是刘恢至此绝嗣。直至汉文帝时追谥为恭王。

刘邦和樊哙是同乡,樊哙是个屠狗卖狗肉的人,刘邦也好不到那里去,秦朝灭亡的后尘,加上张良的劝谏,刘邦才放弃享乐,带兵回到灞上。

樊哙是刘邦建立汉朝的嫡系大功臣,在入关后劝阻刘邦勿留恋秦宫,在鸿门宴上以一番机智的言论进一步说服项羽,并保护刘邦逃走。樊哙对刘邦戚夫人母子。刘邦本来就讨厌吕后干政,现在听到这番话,人也已经病入膏肓,疑心更重,就改派陈平和周勃去斩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就只把樊哙绑回了京,刘邦已经驾崩,樊哙逃过一劫。刘邦之所以杀樊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刘邦信任的卢绾被认定谋反,逃亡匈奴,令刘邦十分痛心。卢绾与刘邦同日出生,一同长大,两家的关系也很好,刘邦觉得连卢绾都背叛了自己,那么樊哙也不能相信了。

第二,韩信、英布等人接连被斩杀,刘邦部下中的将领没有几个了,而樊哙就是其中一个掌握兵权的人,万一效仿那些异性王反叛,必然危及到汉朝,他要除掉所有威胁汉室江山的人。

第三,樊哙这个人心直口快,先前总是批评刘邦跟身边的太监有不正当的关系。刘邦担心将来樊哙会以清君侧之名威胁到他的权力。

第四,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他们就是同一个阵营的人,而吕后的刘如意,甚至一度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樊哙如果谋反,刘邦最爱的人就不保了。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

鸿门宴素来便成为了范增执意要杀刘邦,认为此时若留其活口日后必有大害,于是设下鸿门宴,为的就是将其斩草除根。而此时在刘邦军中做事的张良是项伯的名相劝项羽不可违背道义将其杀害。后来项羽出于四面楚歌的境地,项伯虽然作为项羽的叔叔地位较高,但在楚军中也并无什么威望和实权,最后也不例外的投靠了刘邦。无论是最初的处于对张良的情分,演变成与刘邦之间儿女亲家的联姻,项伯虽然为人没有什么才能,但也感受到了刘、项之间的区别,项羽为人粗莽自负,没有什么远虑,而刘邦却能礼贤下士,大有抱负,且在鸿门宴中脱险逃出,日后定有大作为,想必若是投靠于他,项伯也更能得到厚待。不过当时通风报信的项伯应该也不会想到自以为的仁义善举会改变日后刘项之间的局面,造成项家全军覆灭的境况。

名人介绍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砀郡长、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鸿鹄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注释

⑴鸿鹄: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举:振翅高飞。⑶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⑷就:成,丰满。⑸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作品鉴赏】

《鸿鹄歌》四皓与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刘盈,确立刘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时的事。刘邦后来发现,刘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刘如意,觉得刘如意很象他。但是,刘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刘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大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时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中多数是刘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刘邦不要免去刘盈的太子地位。

刘邦看到大臣们拥戴刘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刘盈,刘邦仍被假象蒙蔽着。吕稚知道刘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刘盈去巴结当时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刘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刘恢是怎么死的?刘邦第五子为何殉情自杀?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鸿鹄歌》刘邦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刘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远,曾又一次和大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大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刘盈极口称赞,使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时.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刘邦宽慰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鸿鹊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名家点评】

清·张玉谷:凄凄四句,脱节暗转,盖络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在里许。甩毛能于占身分中,留碍勾留之意,最为灵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