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作者:丁姑娘讲历史

1964年9月26日上午,曾经担任红十四军第二支队第5营政委的周方,带领着江苏南通地区公安部门以及检察院的同志们,来到了位于如皋县境内的西燕庄村。很快,西燕庄村的村支书就召集孙国民、章友道等8名村民,与周方等一行同志进行座谈。当天下午,在了解有关情况之后,在村民苏国民的指引下,周方等一行同志赶到了西燕庄村外的垛子口。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垛子口,是当地村民的叫法,其实是一块荒芜的坟地。大家走在七零八落的坟头间,胆小的人直感到后背发凉。走着走着,村民孙国民突然停下的脚步,他指了指身旁一个坟头说道:“就是这了,当年那具尸体就埋在这里!”此时,周方的心情非常沉痛,他立即组织大伙小心翼翼地将这座坟墓挖开,并开棺进行验尸。

当大伙挖开坟头之后,一口腐朽不堪的棺材首先映入眼帘。根据棺材的大体轮廓来看,这是一口当地俗称“兜底山”的大棺材。棺材上的铁钉已经锈迹斑斑,有的还脱落混杂在泥土之中。周方难掩心中的哀伤,他立即让大伙打开棺盖,并从棺材中果然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遗骨。当时,这具遗骨呈“歪斜”的形态,左臂骨和右腿骨弯曲不直。

眼见于此,当地村民纷纷表示,这说明下葬的时候比较仓促,因为按照丧葬风俗,在入殓之时一定要将死者平直安放在棺材里。紧接着,公安部门的法医开始对遗骨进行初步检测——预估死者身高约为一米六,其左侧胸椎骨横突缺损、肩胛骨下端断裂、对应的背后骨也有破裂痕迹,具有枪弹贯通的损伤特征;同时,在死者上衣残留物中,发现五个铜质的搭扣。

在了解这些检测结果之后,周方瞬间流下了热泪,他心中悲痛地呼喊道:“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原来,周方根据死者身高、负伤致死部位,以及具有当年红军着装特点的纽子和搭扣判断,这确实是何坤军长的遗骨。此后,周方让人找来一块大方布,小心翼翼地将何坤军长的遗骨和遗物包裹起来,带回到了南通地区民政部门妥善保存。

很快,由周方撰写的《寻找何坤军长忠骸纪要》,由法医部门出具的《何坤尸骨检验鉴定意见书》,由如皋县政府发布的《关于红十四军军长何坤烈士墓的调查报告》等文件,被层层上报到了正在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的张爱萍上将手中。张爱萍上将拿着这些文件,双手不停地颤抖,看着看着就流下了悲痛的泪水,他不禁再一次回想起了当年与何坤军长的一幕幕往事。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何坤,又名何昆,1898年9月出生在湖南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何坤从小性格刚强,敢于和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作斗争。何坤10岁的时候,父亲将他送到私塾读书,然而没读几年就因为家庭贫困,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在此后的日子里,何坤跟着父亲种地务农,直到长大成人。

1918年,20岁的何坤背井离乡,跟随父亲南下广东韶关,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客栈谋生。当时,何坤不仅要帮着父亲操持小客栈的生意,而且还要挑货叫卖,从而补贴家用。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不过在走街串巷兜售日用品的过程中,何坤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员。这让从小就有斗争精神的何坤,逐渐看清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本质,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这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到了1925年,27岁的何坤来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并顺利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何坤接触到了先进思想的教育,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何坤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开始从事革命工作。可是,不久之后,随着国民党方面蓄意制造“中山舰事件”,身份暴露的何坤被组织派到广东三水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之后,何坤不幸在广州黄沙火车站被敌人逮捕,并和许多同志一起,被秘密关押在广州明星电影院之中。当时,何坤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趁着天黑的时候,身手敏捷地跃上房顶,然后想办法弄断了房顶木头椽子。紧接着,何坤便率领部分同志们成功逃出了虎口。此后,何坤乔装打扮成农民,一路辗转来到了湖北武汉,重新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后来,何坤还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并先后在武汉、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冬天,根据组织的安排,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何坤,奉命来到江苏通海一带(即今江苏南通境内)发展革命武装。在此期间,何坤通过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很快使江苏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不断壮大。不久之后,根据中央的指示,活动于江苏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武装,被合编为红十四军,由何坤担任红十四军军长。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正是在红十四军工作期间,何坤与张爱萍结识了。那时候,红十四军下辖有两个支队,原南通、海门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第一支队,原如皋、泰兴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第二支队,何坤不仅担任红十四军军长,而且还兼任着第二支队队长一职。而张爱萍当时则担任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也就是说张爱萍是何坤的直接下级。

自从红十四军成立之后,何坤就和同志们率领部队在江苏南通、海门、如皋、泰兴等地,先后组织发起了多次有针对性的军事行动,不仅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而且还攻克了敌人多个军事据点。在一次次激烈的战斗中,何坤与张爱萍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交,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逐渐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何坤比张爱萍大12岁,他始终把张爱萍看作自己的小兄弟和得力助手,一直关心爱护着张爱萍;而张爱萍也把何坤当作自己的老大哥,打心眼里尊敬爱戴着何坤,并且他在与何坤朝夕相伴的日子里,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当时的何坤和张爱萍,或许根本不会想到,他们二人会有分别并且是永别的那一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的红十四军,处于复杂凶险的斗争环境之中。这一方面体现在敌我力量对比和武器装备优劣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红十四军的生存方位上。红十四军活动的江苏通海、如皋、泰兴地区,到处敌人的心脏部分腹地,凶残的敌人自然把红十四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想要将红十四军置之死地而后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十四军自成立之后,何坤和同志们就为部队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当时,在通海根据地和如(皋)泰(兴)根据地之间,有一块战略要地——位于如皋磨头镇西南方向的老户庄村。这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一直都被敌人重兵把持。这样一来,红十四军根据地就好像被敌人插进了一个钉子,严重威胁着红十四军的生存和发展。

怎么办?作为红十四军军长的何坤,和同志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研究决定攻打据守老户庄的敌人,拔出这个插在两片根据地之间的钉子。1930年3月30日夜晚,何坤指挥部队发起对老户庄的进攻。这一次,由于敌人在老户庄提前修筑有大量坚固的碉堡,且这一带地形十分复杂,所以红十四军的进攻并没有成功。

不久之后,到了1930年4月16日,何坤和同志们在调整部署之后,又一次发起了对老户庄的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何坤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并很快率领先头部队攻占了老户庄东边的晒谷场。晒谷场是一片开阔地带,其西边就是一条护村河,过了护村河就进入了老户庄村。当时,敌人在护村河边修筑了密密麻麻的碉堡,每个碉堡都配置有重机枪,其交叉火力可以完全覆盖整条护村河。

也就是说,在攻占晒谷场之后,红十四军再想发起进攻,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伤亡。在这样极其严峻的形势下,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拿着明显劣于敌人的武器向敌人发起了进攻。这场战斗非常惨烈,狡猾的敌人龟缩在碉堡之中,用重机枪向冲锋的红军战士们疯狂扫射,一批又一批的红军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时,何坤的心中既着急又痛苦,着急的是如果再拿不下老户庄,那么敌人的增援部队就到了,红十四军肯定会腹背受敌,后果将会一发不可收拾;痛苦的是眼见平日里如同兄弟般的红军战士们,在战斗中献出了鲜活而宝贵的生命,何坤实在是心痛不已。这时候,天空中还在下着瓢泼大雨,战局越来越微妙,越来越凶险。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怎么办?躲在晒谷场边上一个稻草垛子后边,观察敌情的何坤心急如焚。在思虑片刻之后,何坤立即下令组织突击队,向敌人发起强攻。红军战士们个个杀红了眼,就连何坤也端起一把轻机枪,冲向了据守老户庄的敌人。在红军战士们凛冽的攻势面前,胆战心惊的敌人开始退缩了。

然而,就是胜利在望之际,敌人的援军赶到了,局势瞬间发生了反转。就在此时,身先士卒的何坤,在冲锋的过程中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左胸部,鲜血瞬间染红了何坤的上衣。这时候,鉴于腹背受敌,何坤拖着伤躯无奈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紧接着,何坤在战士们的保护下,向如皋县邹家岱一带撤退转移。

在撤退转移的途中,红军战士们抬着浑身是血的何坤,一路颠簸来到一座破败不堪的土地庙中稍作休整。就是在这座破败不堪的土地庙中,何坤终因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当时年仅32岁。何坤军长牺牲的噩耗传开之后,张爱萍悲痛不已,瞬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当张爱萍赶到那座破庙,看到何坤军长的遗体之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了起来。

这里要多说的是,有不少资料记载说,在战斗的过程中,何坤军长踩着张爱萍的肩膀上向敌人射击,结果不幸中弹。其实,这个说法具有艺术加工成分,并不是真实的。根据张爱萍后来回忆,在进攻老户庄的过程中,他和何坤军长并没有在一起战斗,当时何坤军长率领部队经陆路从东面进攻老户庄,而张爱萍则率领第二支队第二大队经水路从南面进攻老户庄。

也就是说,何坤军长根本不能踩着张爱萍的肩膀向敌人进攻,何坤军长中弹负伤之时,张爱萍并不在何坤军长的身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爱萍明确知道何坤军长的负伤部位,也就是他见到何坤军长的遗体。因为,正是有了张爱萍关于何坤军长负伤部位的描述,后来才为找到并验明何坤军长的遗骨提供了依据。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话说回来,何坤军长壮烈牺牲之后,战士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抬着他的遗体进行转移。当部队来到如皋县西燕庄村,由于凶残的敌人穷追不舍,形势万分危急,同志们只好将何坤军长的遗体交由当地农会收殓安葬。当时,出于对外保密以及保护何坤军长遗体的需要,同志们并没有向当地农会说明何坤军长遗体的真实身份。

而当地农会在匆匆掩埋何坤军长遗体之后,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辨认的标识。这一切的一切,也就为日后寻找何坤军长遗骨造成了诸多不便。俗话说,战友情,深似海!自从何坤军长牺牲之后,张爱萍无时无刻都思念着这位老战友、老大哥。后来,张爱萍曾多次托人到如皋县西燕庄村,寻访何坤军长的埋葬之地。然而,由于前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最终均是一无所获。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之后,张爱萍长期在华东地区担任领导职务,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虽然,此时距离何坤军长牺牲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可是张爱萍上将仍念念不忘寻找何坤军长遗骨一事。因为,在张爱萍上将的内心里,他深深地觉得何坤军长是为革命而牺牲的,如今迎来了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只有找到何坤军长的遗骨并妥善安葬,才能告慰何坤军长的在天之灵,才能让何坤军长真正入土为安。

因此,张爱萍上将又多次派人专门到江苏如皋查访,以便找到何坤军长的遗骨,可是还是没有任何结果。转眼到了1964年,距离何坤军长牺牲整整过去了三十四个年头,而张爱萍上将也因工作需要,已经调离了华东地区。不过,张爱萍上将仍然没有忘记那件令他魂牵梦绕的事情——寻找何坤军长的遗骨。

这一次,张爱萍上将亲自指示江苏省民政部门,并请当年担任红十四军第二支队第5营政委的周方同志,专程到如皋县西燕庄村寻访何坤军长遗骨。俗话说,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在江苏省上下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周方同志终于在如皋县西燕庄村外一片名叫“垛子口”的坟地中,寻找到了何坤军长的遗骨。

这是怎么回事呢?周方同志是如何找到何坤军长遗骨的呢?原来,周方同志来到如皋县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详细调查和走访,找到了当年参与掩埋何坤军长遗体的唯一健在的村民孙国民。在说明情况和原由之后,孙国民仔细回忆——那是一天深夜,农会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让各家派人到村里的祠堂集合。

当时,由于孙国民的父亲体弱多病,所以孙国民代表父亲来到了村里祠堂。来到祠堂之后,孙国民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看见祠堂中间摆放着一张凉席,而躺在凉席上的则是一具用被子从头盖到脚的尸体。正在孙国民和大多数人纳闷之际,农会干部就让人从三奶奶家(当地地主家)抬来了一口大棺材。

紧接着,农会干部又让大伙把地上的尸体连同被子,抬起来一块移放到了棺材里。后来,包括孙国民在内十几个村民,就抬着这口棺材来到村外的垛子口坟地,并将棺材埋在了挖好的墓中。干完这一切之后,农会干部还挨个提醒嘱咐,让大伙注意保密,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能说出去。

当时,由于大伙根本不知道死者的身份,再加上打仗死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大伙也就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孙国民在回忆完掩埋何坤军长遗体的经过之后,还回想起了几个细节——当时时间仓促,掩埋那口棺材的墓地没有铺垫石灰;死者衣服上的纽扣很特别,好像是金属质的,这在当地很少见;棺材的样式是当地人称作“兜底山”的大棺材。

周方同志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内心非常激动,他立即和村支书以及村民孙国民约定,第二天带人来勘察现场。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那一幕——在村民孙国民的指引下,周方与公安部门以及检察院的同志们,来到了如皋县西燕庄村外的“垛子口”坟地,并如愿找到了何坤军长的遗骨。

正如前文所说,在验明遗骨的身份之后,找到何坤军长遗骨的相关情况,很快被上报给了正在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的张爱萍上将。张爱萍上将接到这些报告之后,他心中既悲痛又欣喜,悲痛的是何坤军长没能看到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欣喜的是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了何坤军长的遗骨,总算可以告慰何坤军长的在天之灵了。

当时,虽然找到了何坤军长的遗骨,可是对于何坤军长的身世,大家还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何坤军长是湖南人,也不了解何坤军长的亲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爱萍上将又指示江苏省民政部门与湖南省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并要求一定要搞清楚何坤军长的身世,看看他的亲人们是否还健在。后来,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何坤军长的身世才被调查清楚。

根据调查得知,何坤军长出生在湖南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其妻子曹已花早已经去世,夫妻二人仅有的女儿何广梅也于几年前因病去世。1966年,江苏如皋县为何坤军长举行了隆重的迎灵仪式,将何坤军长的骨灰安葬在如皋县烈士馆,后来又迁葬在如皋县烈士陵园。让我们向何坤军长致敬,向无数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致敬!

这里要多说的是,早在何坤军长遗骨被发现的四年前,也就是1960年,如皋县政府为了纪念红十四军成立30周年,在何坤军长战斗过的地方——老户庄修建了何坤军长纪念碑。当时,张爱萍上将亲自题写纪念碑碑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坤烈士纪念碑,以沉痛缅怀当年的这位老战友、老大哥。

1964年,江苏如皋境内发现一具烈士遗骨,验明身份急报张爱萍上将

当年与何坤军长一同并肩战斗的刘瑞龙(曾担任通海特委书记一职),于1980年专程到老户庄谒碑,并赋诗缅怀何坤军长——奋战不顾身,忠党爱人民;勇开光明路,青史育后昆。传育垂半纪,后继欣有人;回忆建设者,循序快攀登。1991年,何坤军长花岗石全身像在迁建后的如皋县烈士陵园落成。望着何坤军长飒爽的英姿,前来祭拜的人们心潮澎湃——先烈们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弘扬、传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