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10.20三鲜打卤面

作者:修补过的老锅

和崔,王相约吃饭,不远万里,王驱车从外环线外先接老崔,沿途再接我,一直开到南开区古文化街附近。停在一片楼群下,顺一条窄道走到尽头,抬头看到右手小区入口的大门洞上面,赫然“大姨捞面”的大字招牌。进得门洞,一片昏暗,阴影里,左手一间民房外面,摆着几张小桌小凳,应该是这儿。

这家是网红面馆,崔是在网上得知,感觉不错,极力推荐。

面馆由住家打通隔断改造而成,桌椅摆得很密,走路要侧身。进门时,屋里已坐满了吃面的人,没有空位。

进门右手,一个由柜台和一直到顶的玻璃隔出来的小小操作间,台面摆着几大盘凉菜,和几大罐的各种面卤。一人接待顾客点餐顺便盛菜,另一人在背后煮面。小小操作间里水雾朦胧。

小店的面积利用可谓极致,堪比日本的居酒屋。崔排队窗口点餐,我和王寻座,刚点完菜,角落里就腾出一张桌子,连忙移师过去。

小菜六样,两荤四素,碟都不大,价格尚可。我喝酒喜欢小碟的菜,能多吃几样。凉菜味道实在一般,崔钟情的糖醋面筋,已经皮塌,没有了酥脆。吃到一半,没忍住,崔和站在一旁负责收拾桌子的胖姐姐提了几句。胖姐体型彪悍,言如其人,解释了几句,软中带硬,反正没自己问题。崔被软怼,没了下文,我坐一旁也觉得无趣,多此一举,鸡毛小店,枉费口舌,下次不来不就得了。

一屋子食客,闷头吃面,鲜有喝酒的,都是一碗面,至多一两碟小菜,吃完就匆匆起身,桌面周转极快。只有我们,占据一角的整张桌子,喝酒聊天,不紧不慢,颇不合时宜。

吃饭正点,人陡然多了起来,点餐的人排到了门口,点完餐的人四下张望,寻找空位,屋子水泄不通。

我搞不懂,一碗面何至如此?是附近老主顾贪图方便?还是得意这口老味?还是像我们一样,被抖音视频吸引,体验个新鲜?在天津想吃碗面,大街小巷随处可及,不至蜂拥如此,或许这展现在一墙照片里的矮胖大姨真有啥绝活?

屋里的拥挤,似无声的催促,我们仨都讲究的人,自觉,匆匆喝完酒,把三碗三鲜面端了上来。

看着摆在面上的几个虾仁和红粉皮,形似津味老面。可只吃了一口,现了原形。除了咸,三鲜卤应有的五花肉、虾仁、黄花菜的香味,一概没有,还明显有种莫名的哈喇怪味。虾仁根本没放到卤里一起熬制,浮搁在面上,虽让食者眼见为实,可卤汁里却没了应该的虾味。

真是惨不忍睹,悔意满满,味道远不如吃过的老天津卫炸酱面、老北京炸酱面里的三鲜打卤面,这大姨也不知想啥啦!都勉强在吃,每人剩了有半碗。

在天津,最讲究的面就数三鲜打卤面了。

迄今我吃过的最香的三鲜打卤面,是闺女老舅母做的,没有之一。老舅母钟情做饭,那天闺女结婚,依天津风俗,中午必须三鲜打卤面,招待娘家人。老舅母操刀,老舅帮厨,那面做的,用量实在,味道浓郁,回味无穷,还有菜码,更是讲究。连一向不爱吃面的闺女,还有闺女同学都记忆犹新,赞不绝口,许久之后还常常提及。可惜,原因种种,吃不到了。

沧海难水,巫山不云。我吃过孩子舅母的捞面,本不应对“大姨捞面”抱有过多期许,只是同学推荐,说的情深意切。同学相聚,喝酒聊天,吃啥不重要,也就同意了。

我一向不好追逐流行,当下网红与流行的推荐,更是极力避之。加权推广费用,默认其价或质不及平均。更何况当下社会流行的,名恶者居多,如流感、新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