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作者:提米丝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人生在世,你悟到什么道理##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什么社会潜规则#

01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驴得水》是一部悲喜剧。大文豪鲁迅则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其中,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是要有一些毁灭或者撕破部分的。而,张一曼在剧中很明显地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

当然,被撕破被毁灭的不止张一曼,还有一些其他的,只不过没有张一曼这么直接而且明显罢了。在剧中,裴魁山被撕毁的部分也很明显,那就是他起初有些高高在上,但还算得上是有些温情的态度和外表。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有他对张一曼好感所造成的因素。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有人会说:他对张一曼的爱很明显是有条件的。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凡夫俗子来说,爱都是有条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说:裴魁山离我们并不远。

02

抛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光鲜外衣,他其实就一俗人。一个延续着那个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纠结、虚荣与彷徨的俗人。一个把面子和高高在上的感觉看得极为重要的俗人。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如果,张一曼愿意扮演一个类似于被他解救的失足女性的角色,没准他们真会在于一起,甚至结为夫妻,过着类似于《玩偶之家》里的生活。也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愿意为那个离家出走以后的娜拉留一丝门缝的人。但,娜拉进了门以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就他救火等一系列事情的表现来看,张一曼很难指望他能有什么担当。而,这也是很多中国已婚女性所面临的现实。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里所说:“都想要避风,谁当港啊?”而,裴魁山很可能就是想像绝大部分人一样只是“为了轻松省心,就是为过踏实日子。”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因此,张一曼没有同意,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张一曼还是太低估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恶意了。

03

裴魁山当然知道张一曼主动提出去睡服铜匠这个事情中有想要帮助这个教师群体避免麻烦的因素。他也知道自己并没有获得张一曼有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肯定答复。但,那一刻,他内心里的种种感觉和思维翻涌而出的结果就是:张一曼是个荡妇。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就需要更加详细地了解那个时代男性对女性看法的具体形成。

之前,我们提到过:那是一个刚刚摆脱帝制,摆脱封建时代那套包办婚姻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却没有新秩序的时代。但,对于弱者来说,建立新秩序太难而且太不现实,因此,选择继续延续旧有秩序才是绝大部分人的首选。就像《白鹿原》里白嘉轩说:“没有皇帝了,往后的日子咋样过哩?”于是,那个原子自觉不自觉地都往旧有的模式上去进行。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而,在那个原子上,只要在性方面敢于冒进的女性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当然,不追求的日子也不见得好。按照里面的说法就是:“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甚至连窗户纸自己都维护着窗户纸的秩序,就像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一生坚定维护封建礼教,最得意之事便是将白嘉轩培养成了男权社会里最合格的继承者,也是在如此变态老妈的引导下,白嘉轩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就是一生糊过七层窗户纸,也就是娶过七房女人。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张一曼虽比不上其中最幸运的女人,但绝对是比其中绝大部分的女人要幸运得多得多。

因此,裴魁山觉得自己很文明,很高尚,也是有原因的。

大家不要看不起他。其实,哪怕是在现今的21世纪,他都已经比一些比他更有文化、更风光的人文明太多太多了。比如,包丽丽事件、写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被性侵未成年女性悲歌的林奕含自杀事件其中的男性就不能用高傲来进行评判了,而得用pua、衣冠禽兽、伪君子、犯罪分子进行定义了。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而,裴魁山跟他们相比简直如清流一般的存在。只是这股清流变成洪流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简直就是180度的转变。

当然,这可能是为了让这个戏剧获得更好的张力有意而为之。但如何解释这么一个转变的过程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并且涉及较深的心理学知识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三个心理学概念:自恋、替罪羊效应、破窗效应。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对于自恋比较公认的解释是: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没到极端的情况,自恋其实是可以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简单来说就是:裴魁山在张一曼和铜匠发生睡服事情之前,他虽然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但还属于正常的心理健康范围。可,现实就是借着张一曼的睡服事件给他一个重重的耳光,一个他无法承受的耳光,而很多人摆脱这种痛苦的捷径往往就是寻找替罪羊。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对于替罪羊效应比较公认的解释则是: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了。 在人群心理学中,人们把替罪羊引起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之为替罪羊效应。替罪羊原指古代犹太教在赎罪日用做祭品的羊,表示由它替人受罪,后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当然,造成睡服铜匠事情的因素除了张一曼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和人,比如,当时其他人没有及时的阻止以及铜匠没有秉持柳下惠之风等。这都是可以成为裴魁山寻找替罪羊的契机。现实生活,还是有那种因为自己女友或者妻子出轨,依然选择接纳女方,并且说那个男方不是或者其他人不是的人。更何况,张一曼睡服铜匠这个事情本身就有很大成分是为了大家好的因素在。但,裴魁山依然选择了张一曼,哪怕他就是明确表现自己对张一曼是有好感的。这是为什么呢?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而我的理解是:张一曼成为替罪羊除了有替罪羊效应以外,还有破窗效应的成分在其中。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其中,那几个人最具备性方面破窗效应的人就是张一曼。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当然,可以借机获得一部分,甚至全部控制群体的权力,也是非常能够推动裴魁山这么做的重要原因。

那一刻,他似乎就由一个处境尴尬的小教师变成了一个师出有名的大将,其光辉刚好可以弥补那一刻他失落的自恋感。

如果这个时候群体管理者,也就是校长及时出手进行干预了,事情可能就止步于此。毕竟,张一曼是为了大家去睡服铜匠的,但校长却没有这么做。任由这种失而复得的自恋感不断蔓延,通过不断压榨张一曼的存在而蔓延着,从而导致了后面更加失控的局面出现。

04

的确,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可,当一个人不是真的猛士,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却无路可走的时候,那是很容易做出极端事情的。比如,怨恨那个让自己看到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以外鲜血的人。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另外,缓解让自己感觉糟糕的捷径就是找个比自己还糟的人,或者说是还要惨的人进行碾压获得一种“最起码死后还有个垫背的”的感觉。当然,如果找不到,直接进行毁灭也是一些人可以接受的途径。那一刻,当事人的心理台词往往就是:我知道我很差劲,但我可以毁了你,这足以说明我没那么差了。

《驴得水》裴魁山转变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而,这种人在现实中是比较容易找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的成人世界中需要小心的重要原因。

正所谓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但,当你懂得接受这么一个现实的时候,就会拥有从苦难解脱出来,甚至超越的可能。而那又是另一套体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