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作者:老猫流浪记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1853一1937),咸丰三年出生在江西义宁州泰乡七都(今修水)竹塅凤竹堂,即陈家大屋。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其时太平军兴,蔓延两楚,且数度攻入义宁州,祖父陈伟琳、伯父陈树年,与父亲陈宝箴操办团练,保卫桑梓;母亲黄氏常襁负陈三立,夹杂在逃难人群中,奔走于山林隘道,以避兵祸,备极艰险。仲秋时节,祖父陈伟琳因战事劳累而逝。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同治元年(1862),父亲陈宝箴在离“凤竹堂”约五里远的弥王峰西麓筑造四觉草堂,以为读书问道之所,并设私塾,邀请武宁名师李复(企甫)、油墩黄韵兰俩先生一同执教,陈三立与大姐(德龄)、小弟(三畏)就读于此。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同治十年(1871),陈三立在梯云书院(祖父陈伟琳为捐资倡修者之一)圆篇,光绪七年(1881)中秀才,八年中举人,十五年(1889)中进士,授职吏部主事。

其实,陈三立的文章早已达到席珍待聘功力。早在光绪六年,郭嵩焘看到陈三立文章,就非常看好其文学风采。但陈三立深恶“八股文”,应试时,不使用考场规定的文体(八股文)答题,而用自己平素所擅长的古体散文形式来写考卷。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三立之父陈宝箴中举后,从协父操办乡勇,保卫桑梓,到进入曾国藩府幕与席宝田合作,再到走出大山,从政为官,结交贤达,为陈三立提供的教育环境和师资非一般官家子弟所企及。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教授过陈三立学业的名师,除义宁私塾先生陈观澜、陈观礼、黄韵兰、李企甫,州学先生涂家杰(举人)、郑兰芬(举人)之外,还有其父陈宝箴,以及父挚前广东巡抚、礼部侍郎、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等。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郭嵩焘(1818一1891),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在长沙闲居十二年,与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相从甚密,父子均对郭氏广博智识和济世大略尊崇备至。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宝琛(1847—1935),福建闵县人,清朝有名的谏官。20岁中进士,授翰院编修、侍讲,后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福建近代教育开拓者、实践家和奠基人。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宝琛为陈三立座师(主考官),是其大贵人。陈三立四次参加乡试,前三次均未能如愿。光绪八年(1882),第四次乡试,有幸遇到陈宝琛,中举。

光绪十一年(1885年),湘抚卞颂臣听说陈三立长于文辞,急欲招入幕府,屈驾拜访。交谈时,陈三立觉得卞大人“所言虚浮无实,于洋务尤远”,便毅然谢绝。陈三立与邹代钧同时得大臣举荐入京,两人均以变法人自励。丁酉、戊戌之间,黄遵宪、罗正钧、熊希龄、邹代钧等维新之士均是陈氏父子“名士行”中的常客。

光绪十五年(1889年),陈三立中进士,授职吏部主事。但没过多久,却辞官回湘侍父,其所为令人费解。原是厌恶吏部暮气沉沉、尸位素餐的工作环境。

陈三立受家学影响,怀经世之志,摒弃一切功名利达之念,尊崇阳明学术。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十六,陈宝箴与光绪帝师翁同稣等论京畿防务,极见称赏。其后第四天,光绪皇帝召见陈宝箴,询战守方略。三月,陈宝箴赴保定就任直隶布政使。七月廿四日光绪皇帝颁旨:“湖南巡抚著陈宝箴补授,钦此。”

陈宝箴赴长沙履职,随后陈三立携家至长沙,为父赞画新政。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值甲午新败,马关订约之后,一切新政,裒然并举,三立往侍父侧,襄与擘划。将“立志维新,变革图强”的政治抱负付诸实践。协助父亲办实业,开矿务,辟利源,招人才,兴教育,变士习,建学会,办报纸,开民智,实现“营一隅为天下倡”的理想,湖南之治称天下。

广结天下之士,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为好友,风采踔发,物望所归,时称“维新四公子”,下图为谭嗣同。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一时贤哲,如朱昌琳、黄遵宪、谭嗣同、杨锐、刘光第辈,或试之以事,或荐之于朝。又延谭嗣同、熊希龄、梁启超等,创立时务学堂、算学堂、湘报馆、南学会之属。风气所激励,有志意者,莫不慨慷奋发,迭起相应和,于是湖南士习为之丕变。当时谈新政者,辄以湘为首倡,治称天下最。

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禧拘禁了光绪,杀“戊戌六君子”于菜市口,通缉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失败。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三立与其父受到“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惩处,两年后,父亲离世。一连串打击,家国之痛,创巨痛深,从此袖手神州,以气节作砥砺,赖诗文以自遣。遂以父亲埋葬之地散原山(南昌西山)为号,自号:“散原老人”,以“散原精舍”为斋室之名。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三立以“袖手神州”表明他“不再涉及政治”,实际是表明不与晚清朝廷合作,不再做清朝的官员。但对关系到国家存亡大事则决不袖手。

如在南浔铁路修筑权利的问题上,他同赣省乡贤“既感于外侮之日亟,复惕于贪官污吏瘠公肥私,借款筑路,丧权辱国,为救亡图存计,遂首倡自行筑路,以杜觊。”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铁路总理李有棻雨夜乘船赴九江巡视铁路工程 意外溺水身亡,陈三立临危受命 由协理被大家推为总理。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陈三立挈家移居金陵。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清末民初,中国诗歌史上再次出现繁荣局面。诗坛林立,群星璀璨。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诗界革命”派,主张在保持古诗词风格的前提下,变革中国诗歌的语辞和意境。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南社,是以推翻满清王朝为主旨的革命文学团体。以陈三立为主要代表的同光体诗派,是同治光绪以来,诗不专崇盛唐者,称为“同光体”。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同光体”内分为三个支派。其一“闽派”,以陈衍、郑孝胥、陈宝琛、林旭等为代表;其二“赣派”,以陈三立为代表;其三“浙派”,以沈曾植为代表。他们都以宋诗为师范,宗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陈师道等为师。

陈三立宗宋代江西诗派,推崇苏黄,学古而不泥古。他曾说:“吾摹乎唐,则为唐固;吾仿乎宋,则为宋域。必使既入唐宋之堂奥,更能超乎唐宋之藩篱,而不失其已。”既借鉴传统又创立自已的风格。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以求新、求深、求奇的兀傲瘦硬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审美眼光,表现出诗人刻在内心的孤独忧愤之情。其枯寂萧瑟的伤感情怀,是其生涩硬拗风格的体现。

《江行杂感》

陈三立名满海内,旗下集合了大批优秀诗人。尤其对晚辈后学的奘掖扶植,儒林中一直有口皆碑。其中最出名的有两广总督袁树勋之子袁思亮、李鸿章从孙李国松、咸丰八大臣之一陈孚恩之孙陈病树,三人均为陈三立入室弟子。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湖南新政被扼杀之后,陈三立以诗文自娱,以气节自励,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动承担“前儒托命人”的神圣使命,在诗歌创作的王国里,实现人生价值。天才和颖悟,使他从一个独特的层面登上了诗歌王国的又一巅峰,成为继黄庭坚之后江西诗派又一开宗立派的大师。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以其天才的想象和超凡脱俗的锤炼语言文字能力,使其笔下诗作腾跃出新奇而极强动感的画面。

陈三立诗歌领域的成就享誉海内外。

杨声昭称:“光宣诗坛,首推陈郑,若论奥博精深,伟大结实,自以散原为最。散原平生孤芳自赏,不屑驰逐时誉,而领袖诗坛,名实并茂。”

钱钟书曾说,唐朝以后的大诗人,可以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叫做“陵谷山原”。“陵”有杜少陵,“谷”有黄山谷,“山”有李义山,“原”即陈散原也。

民国十三年(1924),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在杭州西湖净慈寺,特地拜晤了陈三立。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民国十九年(1930),陈三立倡议重修《庐山志》,委托吴宗慈专主。为了使志书更为完善,他特别约请了著名学者李四光、胡先引等撰写有关条目。在具体编修过程中,陈三立特别强调修撰体例的问题,强调志例应尊重科学,志文因时代不同,允许文体有别,提出“旧从其旧,新从其新”的科学编撰理念。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民国二十一年(1932),陈三立的挚交诗友郑孝胥随溥仪投靠日本,建立伪“满州国”,陈三立痛骂郑孝胥“自图功利,背叛中华!”《散原精舍诗》重印时,将原郑作的序文删掉,割袍断义,爱僧分明。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民国二十二年(1933),陈三立离开居住四年的庐山,往北平。

陈三立长子陈衡恪遗孀黄国巽携封雄、封猷留居北平,陈寅恪一家住清华园,两家互有照应。老人入京后,既可会友、题诗、撰文,又得弄孙之乐,生活不乏情趣。但北方战事,日渐趋急,不能不使陈三立心生憔虑。陈三立在北平姚家胡同。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民国二十五年(1936),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足见陈三立学问名气之大,文坛地位之高。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日寇得知陈三立住在北平,深知其影响和价值,费尽心机,派人游说,遭严辞拒绝。又派暗探到陈家大门口窥探,企图以此逼其就范,陈三立怒不可遏,呼佣人以扫帚驱赶。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从此,老人忧心忡忡,随即卧床不起,日益憔悴。苦苦支撑,时时“以战事为问”,期盼有转危好事出现。某日听有谓:“中国非日敌手,终将被征服”。老人愤然斥之曰:“中国人岂狗彘不若,终将帖然任人屠割耶?”背不与语,悲愤交加,拒不服药,绝食数日而终。享年85岁。

胡先啸在《诗人陈三立》文中评价“他拒绝穿戴具有奴性标志的服饰,他只忠于古老的中国优秀传统……拒绝写张作霖大帅和孙传芳将军的传记,拒收丰厚的酬金.……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学者,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卖自己和玷污他的笔。”

陈寅恪的父亲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2021/06/05-07)早期经历众名师指点提携笃守气节维新公子“同光体”领袖

陈三立在遭受变法失败、革职、丧父诸多打击后,誓不问政,成为晚清诗坛“同光体”的领袖。同时,送子弟出国留学,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教育。衡恪为近代书画篆刻大家,寅恪为现代史学大师,……孙辈中封怀为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而义宁陈氏其他后裔,秉承家风,绵延世泽,亦可谓济济一堂,续写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