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等待戈多》

作者:南村群童701

《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

诺奖获得者;爱尔兰籍

1906~1989年,

荒诞剧

无主题

该剧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最具革命性的剧作。

该剧叙述了两个流浪汉“狄狄”和“戈戈”在荒野小道上相遇,

戈戈问狄狄:你在这干嘛?

狄狄说:等人。

他们开始聊天。聊了好一会,

戈戈说:走吧。

狄狄说:还要等一会。

狄狄问:你究竟等谁?

戈戈说:戈多。

戈多是谁?

我也不知道。

那你等他干嘛?

就想等。反正无事。

夜暮降临,两个流浪汉走了。临别时又约好明日再来此地等待戈多。

第二天,两个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第三天,第N天,他们天天准时来此地等待戈多。其间,他们见了很多路人,都问他们在这干啥,他们的回答一模一样:等待戈多。

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要等?

就想等。

其间,他们聊了很多很多重复的话,话聊完了,他们就因无聊而吵架甚至打架。

天天如此。

全剧终。

戈多没出现。

戈多是谁也没交待。

观众在期待中看剧;在莫名其妙中离场;在若有所思中接传播或连看几场。观众还四处传播该剧好看并以看过此剧为荣,大家都说好看,好看到:

“妙不可言”。

该剧1953年上演,观众如潮。在连续演了59场后被勒令停演。但观众评价却很好。该剧在世界戏剧史上,堪称奇葩。后被改变为同名小说,流传深远。

所谓“深远”就是让所有读者百分之百发呆,百分之百若有若思。

关于该剧,观众、演员、专家、学者、理论家、戏剧家的解读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占主导地位的解读是:

一,二战后,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人们普遍认为人生没有意义。

二,宗教号召力、凝聚力大幅下降。

三,戈多是:

1.上帝;

2.自己心中的设定的或假想的目标。

四,流浪汉代表所有的人。

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神,他犯了错,宙斯就罚他一生推巨石上山,然后放巨石滚下山,又推上山,不断地、永远重复。

“西西弗斯”即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三无:

无聊、无趣、无意义。

今天,所有貌似高深的学者及其著作,几乎都持这一观点。

我恰好不跟风,我认为人生有意义:

一,养活自己

在养活自己的打拼中,尝试各种生活体验,同时享受打拼成果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间,与天,与地,与人奋斗,乐在其中。看炊烟,享受性,练情商,常反省,有滋有味,不负韶华,不负人生历程。

二,传承血脉

接受中华文化传统思想,传承并养育后代,营造并体会天伦之乐。视“洞房花烛”为美事;看“儿孙绕膝”为美图;每当我一想到,我离开后,这个世界还有我的血脉,我就坦然欣慰。

三,探究未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书中趣事,书中有知识;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乞力马扎罗,潘帕斯草原,科罗拉多大峡谷,尼罗河,南北极地,长城内外;书中古人古事,书中异域风土风情;满天星斗,宇宙奥秘;生命起源,人猿揖别,历史演进,人生哲思我都想听听、看看。

虽我人微言轻,地位低贱,影响狭窄,我的上述人生意义被学问高深者所嘲讽、否定。他们说,那不过是:

“活着”。

然我依然故我。虚无或可让人沉思;希望才是人生真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