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作者:昆明晋宁发布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80年前的今天(1941年5月12日),在惨烈的中条山战役中,滇军名将唐淮源将军血染疆场,壮烈殉国。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名录中,有赵一曼、杨靖宇、左权以及诺尔曼·白求恩等家喻户晓的英烈和“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等群体。

从晋宁走出的唐淮源将军也赫然在列。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唐淮源(1886——1941),出生于现在晋城镇(化乐)关岭村麻栗园,是我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高级将领之一。

志气

唐淮源出身贫寒,幼年丧父,母亲孤苦无依,家中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为维持生计,唐母只能到玉溪刺桐关的乡绅侯氏家里做佣人,唐淮源也因此得以陪着侯氏的儿子读书。结果,学堂内的人没读好书,学堂外的陪读之人却学有所长。

唐淮源勤奋好学,办事稳重。1909年9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等为同窗好友,友情甚厚。讲武堂毕业后,受到革命思想影响的唐淮源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入川、入粤,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身经百战。历任营长、团长、旅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陆军第3军第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12师师长、第3军中将军长等职。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硬气

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淮源将军率部参与冀西、晋东、晋南等战役,以守土卫国,寸土必争的精神,浴血抗战。先后参加了娘子关保卫战、中条山区域作战等,颇有战功,也是一位“硬核”将军。有多“硬”?从这样3句反问中,可见一斑:

将军为国捐躯后,当时的《云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哀痛悼忠魂》的社论,说:

“回忆五年来之战史,如中条山之能坚守四年之久者有几?”

“能以寡敌众,在械劣、粮缺、弹乏、险恶之条件下屡挫敌锋,数度实施反‘扫荡’而均获成功者有几?”

“高级将领能身先士卒,杀身成仁者又有几?”

连问3遍:能像唐将军这样的人,“还有谁”!并说,“将军等之死,实为国家之无上损失……更难禁为之一哭!”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中条山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也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尽管地形不利于防御阻击,但唐淮源誓与日寇决战的决心毫不动摇。他以“开阔地深挖沟壕覆盖伪装以陷敌车,山地广筑工事以御敌攻”的战术对策,率领滇军劲旅,构筑了密密麻麻的战壕和工事。他总是战斗在最险恶的前线,一旦有报告说阵地守不住时,唐淮源的回答总是这样——“你下来,让我带军部勤杂官兵来接你们的防,战斗到死,我也不会离开大家。”

在中条山,唐淮源指挥的第3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与朱德领导的八路军互通敌情,相互照应,多次联合作战,屡挫日军。日军前后十三次大规模攻击,均被守卫中条山的中国军民挫败,被长期牵制在这里的兵力,有三个师团。

豪气

1939年4月,唐淮源的母亲病故。但一直到了当年秋天,在战事稍缓的情况下,他才请假,星月兼程返回阔别了20多年的家乡奔丧,匆匆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便又火速奔赴抗日战场。并留下这样一句誓言——“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在给其子女的信中,将军说:“祖母丧事已毕……此后家庭之责任已了,国难之耻辱未了……望汝等好自为之。”

在短暂的返乡期间,将军专程登门拜访自己的启蒙老师,并在石头路上跪迎年逾古稀的老先生。见年迈的老师生活清苦,将军立即赠送银元周济。

将军还奋笔疾书,写下民族英雄张家玉豪迈的诗句言志——“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他化用秋瑾的名句,留下“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的豪迈。

……

铁血柔情和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尽显无遗。

此时的唐淮源将军,更加抱定了与日寇决一死战的铁念,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为国杀敌,尽忠取义!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1941年5月,10万日寇大举进犯中条山。而此前,战区军事会议错误地判断了敌我军事态势,并且否定了身在一线的唐淮源将军关于重视中条山防务“只有一线部队而无预备队,没有纵深部队配置,一旦被敌攻破,后果不堪设想”的陈述,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军事部署,导致了部队的节节败退。

面对装备精良的强敌,在四面被围,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唐淮源仍率部与敌反复厮杀。在多次突围受挫、官兵伤亡惨重、后路已断的情况下,召集部下毅然说道:“现情况险恶,吾辈……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并说,“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3军开其端”。随后,壮烈殉国。

将军殉国后,人们在他的衬衣袋内发现一纸条,上面写道:“望……收拾本军残局,继续抗战,余死瞑目矣”。这,就是一位血性的中国军人最后的遗言、最大的心愿!在万般无奈之下、在万分危急之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仍不忘“继续抗战”。只言片语中,只有国家的尊严、民族的气概!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了。

唐淮源将军一生清廉。虽然身为军队的高级将领,但没有为后代子孙留下任何物质遗产,但铮铮铁骨、耿耿忠心、凛然之气和浩然正气,却是值得我们永久珍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唐淮源将军诞生100周年之际,198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

「缅怀英烈」“此身当为国有”——唐淮源将军这样说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

晋宁区委党史研究室

主流声音 权威发布

终审:段正祥

编审:方维林

编辑:毛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