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承诺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诚信,而诚信又是中国民族5000年来的传统美德。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轻视承诺,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情侣之间,当初的承诺仿佛成了一种推脱之词。“改天”、“有时间”等口头词语,一般都是虚假承诺的代表词。现代人对于承诺还有这样一种解释:做出承诺的人无法保证一定会遵守,但起码可以保证在做出承诺的那一刻,心里是真诚的。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相比于现代人的巧舌如簧,也许朴实的农民大叔才更加懂得信守承诺。唐淮源,1886年出生于云南,他是晚清以及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唐淮源升任第三军军长,一直在冀西一带与日军进行对抗,成功牵制住日军的主要兵力,并不断对敌军的运输要道不断进行骚扰打击,使日军对他恨之入骨。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在抗战的后半段,日军在法西斯“伙伴”暂时胜利的刺激和鼓舞下,制定了“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决定,力图进行最后的决战,改变中国内部的对抗局势。1941年,日军全面发动中条山的战役,唐淮源率领的第三军对日军进行顽强抵抗。在唐淮源的带领下,中国的第七阵地失而复得,日军见状,马上调集附近的兵力对唐淮源部进行围剿,而唐淮源也凭着崎岖的地势,与日军打得难解难分。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在于日军的激战中,唐淮源部失去了和友军的联系,他摸不清敌情变化,就准备带部下突围。可是,唐淮源部在温峪村附近与日军正面相遇,在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唐淮源被敌军重重包围。为了保住民族气节,唐淮源率领部下英勇作战,直至拼到弹尽粮绝,唐淮源仍旧毫不退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唐淮源选择了举枪自尽,因为在他的眼里,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虽然唐淮源身死,但他的部下却偷偷将他的遗体运走,把他交给当地的一个叫做张永新的农民,并给他20块大洋,表示自己过几天就回来接走遗体,希望在此之前,张永新可以好生看管唐淮源下葬的墓地。张永新把钱退了回去,说自己帮忙照看英雄的遗体是应该的,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唐淮源的墓地就会安然无恙。然而张永新不知道的是,他这一等,就足足等了45年。

只因一个承诺,朴实的农民为军长守墓45年,83岁终等到英雄后人

1986年,适逢唐淮源诞生一百周年,云南省政府派人去当年唐淮源军长战死的地方寻找他的遗骸。当唐淮源的孙女赶到墓地的时候,时年83岁的张永新正在扫去土包附近的尘土和落叶,唐淮源的墓地还是和当年一样干净,整洁。张永新虽然是一朴实的农民,但他却能信守承诺,在战乱时期保护英雄遗体不受损坏,并能一直看守45年,就凭这份坚持与操守,张永新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当世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