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打得最不堪言说的一场战役。连国军最高司令长官蒋介石都说,这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在这场为时一个多月的战斗中,我方以18万人打日军10万人,结果却以我方被俘虏3.5万人,阵亡4.2万人,日方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而惨败于中条山。

尽管在中条山战役中,我方的惨败不忍一睹,但在中国军队中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虽然只是壮烈殉国,却始终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
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在中条山战役中,有三位国军高级自杀殉国,他们是谁?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殉国?
在中条山战役开始后,面对日军凶猛的进攻,我方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高级将领有第三军军长唐淮源、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第98军军长武士敏、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陆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梁希贤、第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陈文杞等六人,其中以自杀方式殉国的将领有三位,他们分别是:
一、第三军军长唐淮源。
唐淮源,云南江川人,1886年生,毕业于云南讲武堂,辛亥革命后随蔡锷护国第一军出征北洋军阀,从排长起步,到1937年升任第三军军长,参加了山西娘子关保卫战。
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进攻中条山的战役。5 月11日,山口与黄河各渡口均被敌占。敌主力以分进合击之势合围第三军,唐淮源部官兵伤亡惨重,弹尽援绝,各路突围部队均未得手。12日,唐淮源率残部占领悬山一带的阵地。敌人集中兵力,向其发起猛攻。唐淮源三次突围受挫,在日军进逼的情势下,悲愤未能达到守卫中条山之责,为保全民族气节,遂举枪自戕于悬山之顶,年仅55岁。
1942年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唐淮源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二、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
寸性奇,云南腾冲人,1895年生,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武昌起义,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少将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要职。抗战前被提升为陆军第三十四旅少将副旅长,并任过陆军第三军参谋长。抗战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
在1941年5月战役中,寸性奇得知军长唐淮源壮烈殉国的消息,悲痛万分,仍强忍伤痛,大呼杀贼,率军冲向敌阵。5月13日晚,在交战中,寸性奇左腿被炸断,血如泉涌。他交代部下“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然后拔剑自杀,年仅46岁,他也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战神”。
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寸性奇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三、陆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梁希贤。
梁希贤,陕西同官(今属铜川市)人,1898年生,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参加了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他随军开赴抗日战场,进入山西与日军作战。转战数年,以战功升任陆军第22师少将副师长,后任第一战区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
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5月9日,在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壮烈殉国后,率余部继续坚持台寨村阵地,官兵伤亡殆尽,梁希贤为不被敌人生俘,跳黄河自杀,慷慨殉国,年仅43岁。
2015年8月,梁希贤将军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战争是残酷的,特别是在抵御外侮的战争中,无论成败,战场上的将士流的一滴血都是为了保全我们的祖国、保全他们的人格,因此他们的牺牲,永远都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
延伸阅读:
此人为国军师长,为人慈善打仗不行,晚年回乡种田,享年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