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索芬斯附表系列科学:婚礼上这件幸福的事情,却小夫妻为一只"神秘虫子"做了一个难事,哪里是神圣的?

作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最近,小李和小张终于结束了爱情的奔跑,走进了婚姻殿堂,这本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两个人却被一件小事做了一副悲伤的面孔,这才是为什么呢?本来,两人打算怀孕见见"小天使",但谁知道双方的父母都知道,两人家里还有猫,这是不可能的,早在邻居听说猫有"虫子"的时候,生宝宝就会有"畸形",说什么也不同意继续留着, 然而,两只猫咪好几年了,怎么能说自己可以放弃,所以两个人都能伤心一脸。那么这个"神秘虫子"的真面目是什么呢?事实上,这是我们近年来经常听到的寄生虫家族之一:弓形虫病

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全名是Gangte弓形虫病,由法国学者Nicolle和Manceaux于1908年在北非突尼斯发现,这是一种刚刚梳理脚趾的啮齿动物,因为它看起来像弯曲的弓,它被称为非洲弓形虫病,一种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寄生虫,经常引起人畜共患疾病, 弓形体病。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感染弓形虫病,而且这一数字逐年增加。中国最早的弓形虫病病例是由学者谢天华于1964年报道的,他首先报道了感染者是江西省的一名1岁半儿童,并且弓形虫病病原体是在从他眼睛底部渗出的水中发现的。

传播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弓形虫病有几种方法可以潜入人体:

(1)口腔感染:食用被弓形虫病等污染的肉,或与小型宠物密切接触,特别是与猫粪接触后未及时进行彻底清理等,会增加弓形虫病感染的机会;

(2)垂直感染:母亲在怀孕期间被弓形虫病感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3)伤口与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

(4)接受受污染的血液制品,接受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等。其中,垂直感染是由先天性获得引起的,其余几例都是获得性的,已有学者对186例流产孕妇及其配偶的血液检查表明:经检测的孕妇、宠物主人阳性率为60.11%,非宠物阳性率为38.9%,即流产孕妇、宠物主人弓形虫病的感染率确实明显高于无人认领的宠物。

发病机制特征

一般来说,获得性弓形虫病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而先天性获得性,有从母亲传播给胎儿的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大多数婴儿在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一些发生在出生后数月或数年视网膜血管炎,眯眼,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脑积水,小头畸形,无脑畸形,颅内钙化等。

检查方式

1、首先,我们可以取样(如外周血、脑脊液、视网膜下渗漏、室内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到医院专门进行病原体检测,常采用镜面检查、接种方法等。

2、其次,也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验血":这种方法不仅限于血液检查,我们体内的一些其他液体,也可以用来检查,这种方法是利用弓形虫病有特异性抗原的,它进入我们的身体,人体"卫士"会产生相应的抗体(IgA, IgM、IgG和IgE),通过检测这些抗体还可以确定感染情况,此外,实验室还可以通过间接荧光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收试验(ELISA)等手段进行检测。

3、当然,近年来也有新兴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度扩增(LAMP)等方式。

预防 措施

对于一般人群,特别是孕妇或准备怀孕的人群,有以下措施:

(1)饮食卫生:要完全煮熟的肉,生食和熟食处理需要与使用砧板等器皿分开使用。

(2)孕前检查:准妈妈一定要记得给自己和萌芽的宠物做一次弓形虫病的体检,准妈妈可以去医院做TORC检查,萌芽的宠物需要带去宠物医院完成检查。

(3)宠物隔离:准妈妈们应该尽量与萌芽的宠儿保持相爱的距离,睡在同一张床上或舔父母等。另外,猫和猫应该留在家里,喂食熟食或猫粮,不要让它们在室外捕食,而宠物的粪便等,可以留给其他家庭成员负责,尽量减少与宠物排泄物的接触。

(4)有关部门还应加强有关部门对牲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检测隔离,建立必要的肉类加工厂检疫制度;

小夫妻了解后,随后来到南大附楼二楼,进行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南索芬斯附表系列科学:婚礼上这件幸福的事情,却小夫妻为一只"神秘虫子"做了一个难事,哪里是神圣的?

不查不知道,一个检查惊呆了!小张的检查提示可能已经收到了弓形虫病的"入侵"!小张随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一步完善检查,并进行正规治疗,在治疗期间医生也强调需要严格避孕,直到怀孕前恢复。事情到这里,儿子松了一口气,气氛也渐渐缓和下来,小张和小李仔细考虑,选择暂时把宠物放在朋友家,比如宝宝出生后再捡起来!

诚然,宠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隐患,但如果我们能像一小撮科学防控,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现代社会倍增的压力下,宠物可以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喜悦,给我们最大的宽容和善意, 教我们如何理解和照顾小生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责任心和同理心,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养宠物,请至少找个地方养它,不要抛弃!

吴家珍 张百轩(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