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台海大师兄 综合报道)日本媒体近日报道的一则“大陆将于8月在南海军演”消息,让东沙群岛浮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除了大家熟悉的金马澎,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外岛还有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以及彭佳屿、花瓶屿、棉花屿、兰屿、绿岛、小琉球等。今天,大师兄先为大家介绍彭佳屿、花瓶屿、棉花屿,台湾民众一般称之为“北方三岛”。
<h1 class="pgc-h-arrow-right">彭佳屿</h1>
距钓鱼岛仅约140公里
2016年4月9日,在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即将卸任之后,他率多名官员搭乘军机赴彭佳屿视察,出席东海和平倡议纪念碑揭碑仪式,这是他任上第二次访彭佳屿。

彭佳屿,距基隆港约56公里,又名草莱屿、大峙山屿,据说过去有一户彭姓人家为躲避械斗而举家迁居至此,因而被称彭佳屿。
由于彭佳屿目前属于军事管制区,台湾一般民众无法登岛一睹其真容,大陆人知道“彭佳屿”这个地方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个神秘的小岛面积约114公顷,最高海拔165米,是“北方三岛”中唯一有人生活的岛屿,驻岛人员来自台湾地区气象、海巡等单位。
彭佳屿物资缺乏,饮用水、食物以及其它生活用品都依赖五天一次的补给舰补给。
岛上的景点包括观音洞、土地公庙、彭佳屿灯塔、“海疆屏障”石碑等,台当局曾规划将“北方三岛”以及周边海域建成海洋公园。
彭佳屿距钓鱼岛仅约140公里,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马英九都曾登彭佳屿,“顺道”宣示,“钓鱼岛主权属于台湾”。
驻岛人员
2005年8月10日,陈水扁率领媒体登上彭佳屿,成为第一位踏上该岛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在岛上主持了“海疆屏障”揭碑仪式;马英九则先后在2012年、2016年登岛,也曾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棉花屿和花瓶屿</h1>
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距彭佳屿不远,有个小岛叫“棉花屿”,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地方只有61米。由于两岛地理位置相近,形状也相似,所以不少渔民都误将棉花屿当作彭佳屿。
棉花屿
棉花屿全岛皆被火山熔岩给覆盖,坚硬多孔的岩脉因具有较强的抗侵蚀性质,经年累月下形成了岩骨,和岸边的海蚀洞成为此岛屿的特殊地质景观。
棉花屿上没有人类居住,万应公庙为仅存的人工建筑物,推测为早年渔民所建。
这个小岛是鸟类的天堂,据台湾野鸟保护机构调查,共发现58种鸟类,包括大水鸟,玄燕鸥,唐白鹭等。由于棉花屿地形陡峭,较少有人登岛干扰,因而保存了较完整的自然风貌。
棉花屿上无驻军与军事设施,划设为保护区后,目前由基隆市政府管理。
花瓶屿的状况与棉花屿类似,因为地形陡峭,岛上一直是人迹罕至,已经被经基隆市政府公告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该岛面积约3.08公顷,最高点海拔为51米,属于海岛火山地质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