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萧红的《手》,不过时的对比与批判

作者:玉荀

我仍然看着地板上的花纹,我想她的眼泪比我的同情高贵得多。

继续品读萧红的著作,一本《小城三月》记录了她写的很多短篇,看到《手》这一篇时,忍不住想写个感想。

本文写了一个从乡下来的染布坊的女孩上学的故事。由于假期要帮助父亲染布,她的手总是蓝色的,黑色的甚至是紫色的。因为这一双手,校长和同学都歧视她。

校长不让她参加校操,因为做操时,大家伸出胳膊和手来都是白皙的,她显得格外特殊。她知道这一点,所以和父亲要了双手套带着,但校长觉得这还是特殊的,毕竟在校长眼里,整齐划一,白皙的手臂才是给学校长面子的事情。

同学歧视她,歧视她的手,歧视她的穷,歧视她的土,歧视她的身份。他们觉得她脏,从手、从衣服、从她的行李看出来的。没人愿意让她住在宿舍里面,她只能带着她的行李卷每夜住在过道中。

她的手虽然可怕,但是她的心特别纯净。

她知道自己来学校,是为了学习,是为了给父亲分担负担。她很是勤奋,从早到晚,很少停歇。但到了最后,学校都没给她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只冷冷地评判一句:“不用考了,不能及格的。”

凭什么,为什么?

父亲听到之后,虽然可惜,但还是关怀着她,让她穿暖,带好手套,穿好毛靴,说了。

“再来,把书回家好好读读再来。”

天真的人,纯净的心,虽然长着可怕的手。

萧红用第一人称同情地看待主角,但她能做的有限,无法改变世俗对主角的看法,这是现实。

众人躲着她,嫌弃她,厌恶她,不给她机会,这也是现实。

那个时代的贫富差距和歧视,让很多穷人和富人面目全非,但我们的主角,仍能在冷眼之中,保持自己的本真,她不偷不抢不与人为恶,甚至傻傻的,不愿意相信别人对她的恶意。

相反那些衣食无忧的富人,那些不学无术的富人,她们的手那么干净白嫩,但他们的心冷漠无情。

反观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歧视真的完全消除了吗?

在学校,在社会,仍有耳闻。

萧红这篇《手》,批判的现实,到了现在仍然不会过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