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隋炀帝游江都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七篇 隋唐五代

第二章 隋炀帝游江都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以节俭闻名于世。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自己开创的基业,会被自己的儿子杨广大肆挥霍,直到最后毁掉整个大隋江山。

隋炀帝游江都

网络配图

《阴谋家杨广》

在中国历史上,隋文帝杨坚是个好皇帝。他通过征战,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的分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很快,隋文帝也老了,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自己的继承人该是谁?原本,隋文帝立的太子是杨勇。但他的二儿子杨广有私心,也想当皇帝。杨广岂是等闲之辈,他拉拢一些大臣,伺机陷害太子杨勇,再加上杨勇生活奢侈,渐渐让父亲对他失去了信心。600年,在皇后和朝廷大臣杨素的帮助下,杨广被正式立为太子。

等隋文帝杨坚病重卧床,他才知道杨广用阴谋手段欺瞒自己干了不少坏事。隋文帝勃然大怒,想废掉太子杨广。可惜一切为时已晚,杨广得到消息,迅速派人包围皇宫,封锁了消息,直到父亲死去。

隋文帝死后,杨广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隋炀帝。

隋炀帝游江都

《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登基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办了两件事:是在洛阳建造东都;二是开凿通南北的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负责营建都,每月有200万被征发的苦力在日夜不停地施工。

与此同时,隋炀帝还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100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几万人,从山阳到都(今江苏扬州),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通。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此后5年,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永济渠”“江南河”。最后,4条运河被连接起来,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4000里的大运河。有了它,南方和北方的粮食和货物就可以源源不断运送到京城,是全国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尽管如此,老百姓为了修建这一工程,死伤无数,弄得民不聊生。

隋炀帝游江都

《三游江都》

隋炀帝生性爱玩,现在有了便利的运河,他更是不能错过,光巡游江都就有3次,还建造龙舟及各种各样的船只数万艘。总之,在他当政时期,待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每次出门游玩,他都很喜欢讲排场,在老百姓面前摆威风。隋炀帝第一次游江都时,乘坐的船上高高耸起4层楼阁,有120个房间,里里外外都装饰得金碧辉煌,像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隋皇宫。同时,为了装饰一个出巡时候用的仪仗,隋炀帝就花了十几万人工。

如此豪华的轮船,又如此沉重,船根本就不能在水里划行,怎么办呢?他派人找来8万多名纤夫,在岸上拉着船慢慢走,两边排开一队队威风凛凛的骑兵护卫队。一路上锣鼓喧天,旌旗如林,简直像是一个盛大的水上狂欢节。

隋炀帝建东都,开运河,筑长城,加上连年的大规模巡游,带来的无休无止的劳役和越来越重的赋税,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611年,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这一年,他从江都乘龙船,沿着大运河直达涿郡,亲自指挥这场战争。他下令全国军队,不论远近,一律向涿郡集中;还派人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督造兵船300艘。造船的民夫在官吏的视下,日日夜夜在海边劳作,他们下半身泡在海水里,时间久,许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活活累死在海水里。接着隋炀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5万辆大车,送到阳,给兵士运输衣甲、帐幕;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和船只把阳(今河南浚县东南)和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

隋炀帝的倒行逆施终于让老百姓不堪重负,爆发了大规的农民起义,就连隋炀帝身边的皇家卫队也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没想到,这样一个讲排场的皇帝最后竟被一根绸子套脖子上,活活给勒死了。自此,隋文帝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只不过短短37年就被断送得干干净净。

《历史档案馆》

爱慕虚荣的皇帝

隋炀帝游江都

隋炀帝杨广喜欢讲排场,不惜浪费。

有一次,隋炀帝请西域各首领来洛阳看戏。各族首领请求允许西域商人到洛阳做生意,隋炀帝一口答应了,还吩咐下去装饰洛阳城。据说,城内外的树木都是用丝帛缠绕的,做生意的人必须穿着华丽的服饰,甚至连卖菜的也得用精美的草席铺地。西域商人路过饭馆,店主都十分热情,还不收分文。这都是隋炀帝为了显示富足,派人这样布置的,不过这并没有蒙蔽这些从异地来的商人的眼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