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农历正月十五,是大陆民间传统岁时节日中最为热闹的节日——元宵节。元为“开始”“第一”,宵指“夜”,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民间又俗称为“上元”,与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合称“三元”。

元宵节源于西汉,上元张灯始于唐而盛于宋,传至今日已一千余年,在传统意义上,过完元宵,才算是“完整地过完年”。如果将春节比作一台大戏,那么除夕就是这台戏的高潮,而元宵节则是这台戏的压轴。

大相径庭的元宵风俗

“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天”,说的就是元宵节绚丽、热闹的景象。元宵节这天,全国老百姓都有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的习俗,可是在台州,老百姓吃的不是汤圆,他们吃的是糟羹。

台州老百姓吃的糟羹分为咸羹和甜羹两种。咸羹主料为米粉,配料有肉丝、冬笋丝、香菇丝、木耳、豆腐干丝、油泡、川豆板、香芋、菠菜或芥菜等。先把配料在锅里炒好,再掺入新磨的米粉调制成带咸味的糊状。甜羹则用山上葛藤粉,也可用蕃莳粉(又称山粉)调制成糊状,加上切成小方块的年糕、冬笋丝、香菇丝、桂圆肉、荸荠丝、莲子、红枣、芝麻、枸杞、桂花、红糖等配料,当地俗称“山粉糊”。在过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配料放多少因家庭情况而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糟羹配料中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加入了海鲜类、猪耳朵等等,但还是离不开传统的烧制方法。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摄|唧唧秋虫

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这是关于台州人过元宵节的一句老古话。那么,台州人吃元宵为何与全国各地大相径庭呢?这一风俗,民间流传着许多个传说版本。

隋炀帝与吃糟羹

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是个明君,他总结出南北朝动乱的教训,推行贤明政治,不到十年,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隋炀帝继位后,好大喜功,想做出比父亲更伟大的事业,在位期间,开运河、打高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恶,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而残暴的隋炀帝哪里体恤得了民情。这年正月十五,运河竣工,隋炀帝下旨全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吃甜食以示庆贺国泰民安,生活甜美。

皇帝的圣旨,老百姓哪敢不听?于是乡野百姓每家用葛藤粉和些红糖,搅拌成粉糊,吃了完事。隋炀帝自认为开了大运河,既可运兵运粮,又可下江南尽兴游玩,哪知这反而成了一根导火索,引发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隋朝崩溃覆亡。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大业十四年(618),江都兵变之后,唐高祖李渊建立起新的王朝,隋亡唐兴,为了表示天下大团圆,唐皇下旨天下百姓在正月半改吃汤圆。

台州虽然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相比京杭一带,显得荒僻闭塞,许多老百姓受够了隋炀帝的折磨,对于改朝换代还心有余悸,但皇帝的话不可抗拒,胆小怕事的老百姓就提前一天在葛藤粉里放了糯米团子,过元宵佳节,既没有背叛隋炀帝,也没有违背当今皇帝的旨意。

后世人众兴旺,山上葛藤粉较缺,就改用番薯粉(又称山粉)代替,后来有人不喜欢吃甜的,就加上肉丝、冬笋丝等其他配料,做成了咸羹,台州人吃糟羹逐渐演变成了甜羹和咸羹两种,也有的改用糯米粉为包皮,里面嵌上红糖做成糖圆吃。就这样,这个风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除了隋炀帝的传说外,台州元宵吃糟羹还有孝子改节说、戚继光抗倭说、筑城开工说等不同版本。关于台州元宵的传说,有20余种之多,孰真孰伪,莫衷一是。但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八月十六是中秋”的习俗却在台州流传至今。

一碗糟羹好过节

在台州三门,过去元宵节晚上有走街串户吃糟羹的习俗,而且各家各户要比比谁家烧的滋味好,当天晚上不管谁都可以去别人家吃上一碗糟羹,而且主人都以来自家吃糟羹的人多而自豪。

相传元宵节晚上,上一年结婚的新娘子还得烧几锅甜糟羹,民间称之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过得甜甜美美。“新娘糟羹”必须由新媳妇亲手做,然后放鞭炮请全村的人来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兴了,那么这位新媳妇就基本确立了在这个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后就会议论。

现如今,台州各地依然保存着元宵吃糟羹的习俗,一般是正月十四吃咸糟羹,正月十五吃甜糟羹,寓意先咸后甜,生活越过越甜美;糟羹可以说寄托着人们的期盼和思念,搅羹,搅羹,在台州家里没搅过那锅羹,那就不叫过“十四夜”。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过,不吃汤圆吃糟羹

湿冷的天气,一碗热气腾腾的甜羹,黏稠甘甜,诱惑难挡;一碗香气扑鼻的咸羹,给人一种独特的风味。元宵节吃过糟羹,大家碰见时就说发财羹吃了没有,还相互到各家去吃发财羹。然后,人们走上街头,观花灯、玩焰火、看舞狮、猜灯谜……

民俗没有统一的说法,约定而俗成,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民俗是几百年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就让这些传统文化在岁月中积淀,就像一碗糟羹,芬芳而馥郁。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巫家宏

部分图片素材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