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過,不吃湯圓吃糟羹

農曆正月十五,是大陸民間傳統歲時節日中最為熱鬧的節日——元宵節。元為“開始”“第一”,宵指“夜”,元宵意為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民間又俗稱為“上元”,與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合稱“三元”。

元宵節源于西漢,上元張燈始于唐而盛于宋,傳至今日已一千餘年,在傳統意義上,過完元宵,才算是“完整地過完年”。如果将春節比作一台大戲,那麼除夕就是這台戲的高潮,而元宵節則是這台戲的壓軸。

大相徑庭的元宵風俗

“蜃樓海市落星雨,火樹銀花不夜天”,說的就是元宵節絢麗、熱鬧的景象。元宵節這天,全國老百姓都有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的習俗,可是在台州,老百姓吃的不是湯圓,他們吃的是糟羹。

台州老百姓吃的糟羹分為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主料為米粉,配料有肉絲、冬筍絲、香菇絲、木耳、豆腐幹絲、油泡、川豆闆、香芋、菠菜或芥菜等。先把配料在鍋裡炒好,再摻入新磨的米粉調制成帶鹹味的糊狀。甜羹則用山上葛藤粉,也可用蕃莳粉(又稱山粉)調制成糊狀,加上切成小方塊的年糕、冬筍絲、香菇絲、桂圓肉、荸荠絲、蓮子、紅棗、芝麻、枸杞、桂花、紅糖等配料,當地俗稱“山粉糊”。在過去由于生活條件限制,配料放多少因家庭情況而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糟羹配料中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而加入了海鮮類、豬耳朵等等,但還是離不開傳統的燒制方法。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過,不吃湯圓吃糟羹

攝|唧唧秋蟲

十五元宵十四過,不吃湯圓吃糟羹,這是關于台州人過元宵節的一句老古話。那麼,台州人吃元宵為何與全國各地大相徑庭呢?這一風俗,民間流傳着許多個傳說版本。

隋炀帝與吃糟羹

隋炀帝的父親隋文帝是個明君,他總結出南北朝動亂的教訓,推行賢明政治,不到十年,就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隋炀帝繼位後,好大喜功,想做出比父親更偉大的事業,在位期間,開運河、打高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惡,弄得老百姓怨聲載道。

而殘暴的隋炀帝哪裡體恤得了民情。這年正月十五,運河竣工,隋炀帝下旨全國上下都要張燈結彩,吃甜食以示慶賀國泰民安,生活甜美。

皇帝的聖旨,老百姓哪敢不聽?于是鄉野百姓每家用葛藤粉和些紅糖,攪拌成粉糊,吃了完事。隋炀帝自認為開了大運河,既可運兵運糧,又可下江南盡興遊玩,哪知這反而成了一根導火索,引發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天下大亂,隋朝崩潰覆亡。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過,不吃湯圓吃糟羹

大業十四年(618),江都兵變之後,唐高祖李淵建立起新的王朝,隋亡唐興,為了表示天下大團圓,唐皇下旨天下百姓在正月半改吃湯圓。

台州雖然地處浙江東部沿海,相比京杭一帶,顯得荒僻閉塞,許多老百姓受夠了隋炀帝的折磨,對于改朝換代還心有餘悸,但皇帝的話不可抗拒,膽小怕事的老百姓就提前一天在葛藤粉裡放了糯米團子,過元宵佳節,既沒有背叛隋炀帝,也沒有違背當今皇帝的旨意。

後世人衆興旺,山上葛藤粉較缺,就改用番薯粉(又稱山粉)代替,後來有人不喜歡吃甜的,就加上肉絲、冬筍絲等其他配料,做成了鹹羹,台州人吃糟羹逐漸演變成了甜羹和鹹羹兩種,也有的改用糯米粉為包皮,裡面嵌上紅糖做成糖圓吃。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到今天。

除了隋炀帝的傳說外,台州元宵吃糟羹還有孝子改節說、戚繼光抗倭說、築城開工說等不同版本。關于台州元宵的傳說,有20餘種之多,孰真孰僞,莫衷一是。但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八月十六是中秋”的習俗卻在台州流傳至今。

一碗糟羹好過節

在台州三門,過去元宵節晚上有走街串戶吃糟羹的習俗,而且各家各戶要比比誰家燒的滋味好,當天晚上不管誰都可以去别人家吃上一碗糟羹,而且主人都以來自家吃糟羹的人多而自豪。

相傳元宵節晚上,上一年結婚的新娘子還得燒幾鍋甜糟羹,民間稱之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過得甜甜美美。“新娘糟羹”必須由新媳婦親手做,然後放鞭炮請全村的人來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興了,那麼這位新媳婦就基本确立了在這個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後就會議論。

現如今,台州各地依然儲存着元宵吃糟羹的習俗,一般是正月十四吃鹹糟羹,正月十五吃甜糟羹,寓意先鹹後甜,生活越過越甜美;糟羹可以說寄托着人們的期盼和思念,攪羹,攪羹,在台州家裡沒攪過那鍋羹,那就不叫過“十四夜”。

台州:十五元宵十四過,不吃湯圓吃糟羹

濕冷的天氣,一碗熱氣騰騰的甜羹,黏稠甘甜,誘惑難擋;一碗香氣撲鼻的鹹羹,給人一種獨特的風味。元宵節吃過糟羹,大家碰見時就說發财羹吃了沒有,還互相到各家去吃發财羹。然後,人們走上街頭,觀花燈、玩焰火、看舞獅、猜燈謎……

民俗沒有統一的說法,約定而俗成,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民俗是幾百年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就讓這些傳統文化在歲月中積澱,就像一碗糟羹,芬芳而馥郁。

監制 | 先宏明

編輯 | 巫家宏

部分圖檔素材整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