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在近现代中国作家当中,陕西籍作家贾平凹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他也位列“陕西三杰”行列其中,《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还有就是一手创作了《废都》的他。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可能因为贾平凹文学作品风格独具特色,他也曾一度被绝大多数人称之为是中国文坛上的“流氓作家”,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称号和他独具一格的文学特色,在一次复旦大学的演讲会上,当贾平凹激昂热情地向同学们讲述有关文学知识的时候,一位女大学生迎面而来的提问,顿时让全场鸦雀无声。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那位女大学生突然站起来,言辞犀利的询问着贾平凹:

“都知道您是著名的文学作家,您的作品我也看了,要不然我也没有资格站起来向您提问,在我看来,您的所有作品的主题几乎都脱离不开男欢女爱,难道您只会写这些事吗?”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本来当所有人都认为,贾平凹会被这位女大学生的提问问得哑口无言,毕竟当时全场都保持缄默,大家都在等着贾平凹如何回复这个女生。大家的等待是值得的,但愿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贾平凹的回复很直接,也就是女生发出提问完的下一秒。

贾平凹随和地回答说:

“你太年轻不懂,我并不是刻意这样写的,我写的都是当时的现状,上一辈条件艰苦,男人压力很大,生活不如意,所以就往女人身上靠,放空自己。”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正所谓,每一部经典作品自然有其独有的社会背景,而贾平凹那一代中国作家,他们所立足的社会背景和从小经历的社会人情世故,绝对是我们这代人很难想象到的。就拿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而言,大家觉得和贾平凹的《废都》、同这位发问的复旦女大学生口中的“男欢女爱味道”又相差几分几毫呢?

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贾平凹先生,毕竟一些经典作品所流露出来的味道和感情,很大程度上只是折射出了作品立足的社会背景现实,而贾平凹先生之所以会这样来写,无非就是以自己的文笔和口吻,来向这代人和之后的无数代人讲述作品扎根下的社会现实。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我从小学就开始看贾平凹(的作品),几遍书看下来,真的是深受文章质朴且接地气的风格影响,喜欢这种看似普通俗气但却富有大智慧的文章。当然不少人也会附议那位复旦女大学生,可不同人以不同视觉角度来阅读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自然在读后感受上也有不同。

“男欢女爱的味道”在贾平凹系列文学作品当中,可能真的是别有风味,毕竟贾平凹先生用长篇幅对之进行了叙述。可毕竟“食色,性也”!不管是贾平凹还是其他作家,不管他们写不写,它(这种现实)都客观存在。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只不过文明社会必须有它自己的规则,面对着男欢女爱的文字,大多数人的态度是隐晦羞涩掩饰,你说它是虚伪也好,是封建也好,却是道德藩篱,不容践踏。再说了,把这种现实真正早摆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话,难道你不觉得,它反倒跟索然无味、食之无趣了吗?

看书不是看故事,要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文坛上一些所谓的禁书,被禁不是写的不好,是因为对于中国大众而言,着实有些大尺度了。简而言之,可能平常人很难理解、甚至理解不了书中的深度。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我可以简单列举几个例子:

老舍的《龙须沟》想反映的社会现实,真的是可以从质谱文字表面来探索到的吗?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在此系列书本中,你又认为王小波想借此来表达什么?

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真的就是那种童真视角,如果真的只是用童真视觉来阅读的话,那你可真的就是太过于幼稚了,不能说读不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吧,总之不能完全地读懂这本书。如果读懂都困难的话,那又怎么能够实现阅读的价值?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所以说嘛,书和电影一样,有些书生来不是给大众看的,它只是用于记录时代的工具和载体。

大众对于贾平凹先生的争议向来不断,绝大多数因素都会直接归结到贾平凹的人品。

贾平凹先生的感情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是最受大众争议的,也就是大众最不理睬的一点,所谓的一波三折,都只是贾平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作祟。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因为去了一遭医院,贾平凹在医院康复期间遇到了一名护士,这名护士是他的忠实书粉。这位女护士将贾平凹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之女护士长相秀美,故一度让贾平凹深陷其“美色之中”。

日久天长的陪伴和交流,贾平凹终于从梦幻触摸到了现实,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的原配妻子不得已接受了一纸离婚协议,取而代之的便是这位小他17岁的女护士。

如果说贾平凹此举是追求自由恋爱的社会风气导向,那随后接踵而至的“茶馆十二美人”又该如何评论?当时的贾平凹居住在西安,居住的楼下便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茶馆。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可能因为茶馆的人文氛围比较和谐,贾平凹时常便会独自一人端坐在这家茶馆之中,这家茶馆的老板是位女性,绝对算得上是一位知性淑美之人。贾平凹当时留在西安的时间长达十年,而他在这茶馆之中,一座也便是十年。

因何而坐?不少人说是因为那间茶馆有十二位美女,而且在这十年之间,贾平凹先生和一众美女相处十分得当,但是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结果产生。随后,一本名为《暂坐》的文学作品横空出世,书中所讲述的故事便来自于这家茶馆。

贾平凹在复旦演讲时被问道:您是大作家,难道只会写男女这点事吗

不过,贾平凹先生也因此再次陷入了大众口中的“感情漩涡”,说他的现实生活很不纯粹,而且这种不纯粹直接便体现在了他的一众文学作品当中。所以啊,直到现在都有不少人觉得: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可能真的受到了他的人品的影响。

可是论理性客观来看的话,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当真要以作者人品来论好坏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