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世昌的薪俸

作者:老哥漫记

写这个题目时,想起和一位当年老同志的聊天,他是中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的军官(老军校本科生),快退休了那身体素质杠杠的,他说当兵多年吃出了一副好下水,睡觉沾枕头就着。当年他们的待遇无疑是全军中最高的,海军同门自不在话下,他们对比目标是战斗机飞行员,而且绝对高,基地的生活条件非常好。所以,无论过去现在海军的待遇是很好的。

邓世昌的薪俸

北洋水师成立的时候,李鸿章还比较担心兵源,怕没有人愿意当海军。为什么呢?李鸿章说:“虑左帅在甘,诸将不愿西行之情见于北洋。”担心出现当年像左宗棠率军到西北时,官兵怕苦而不愿意西行的情况在北洋水师发生。可是,没有想到不仅李鸿章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许多绿营兵,甚至八旗子弟,纷纷要求到水师当兵。为了能当上北洋的兵,他们甚至不惜请客送礼,当时叫“内有门马”。答案就在-北洋水师的兵饷高!

水师与陆军不一样,技术含量高。北洋水师的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指挥官和技术官)。战官指各舰的舰长(管带)和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指的是各舰的轮机长。《北洋水师章程》规定,无论是战官和艺官,都必须从正规的军校毕业,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才能担任。这在中国军事史上还是第一次。

北洋水师的士兵也是这样。根据《北洋水师章程》,要求士兵必须懂得舰艇知识。因为,舰艇上专业技术兵多达几十种,如:旗兵、舱兵、油兵、鱼雷兵、鱼雷匠、升火兵、电灯兵、锅炉兵、洋枪兵、油漆兵、帆兵、木匠、铁匠等等。所以为了召集各种技术人才到北洋水师当兵,因此决定在北洋水师中采用“高薪制”。《北洋水师章程》解释:“海军为护国威远之大计,不宜过从省吝也。中国海军创设,饷力未充,未能援引英国等海军行情待遇。但兵船将士终年涉历风涛,异常劳苦,与绿营水陆情形迥不相同。不能不格外体恤,通盘筹计。”

下面我们就同时期陆军绿营和水师的俸饷做一个对比:

一、绿营是清军入关后,以汉人为基础组建的军队,因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向以称为“绿营”。

(一)绿营军官的俸薪细目多,分为俸银、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与纸张银四种。

1.绿营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年收入为2605两6钱9分银。其中俸银为81.693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80两,心红纸张银200两,此外还有养廉银2000两。

2.绿营的总兵(军长)年收入为2011两白银;

3.副将(相当于副军长)为1177两4钱白银;

4.参将(相当于师长)为743两3钱白银。

(二)绿营士兵的薪水叫作饷,因以月计,又叫月饷。按绿营饷章规定,绿营的兵饷分3等支付

1.骑兵、文书为第一等,月支银2两,米3斗;

2.步兵为第二等,月支银 1.5两,米3斗;

3.后方勤务兵为第三等,月支银1两,米3斗。

4.绿营水师支饷,也分马、步、后方勤务兵三等,同陆上部队相同。

实际上,绿营士兵的实际领的薪水,要比这个数目低。因为还有名目繁多的扣除。

邓世昌的薪俸

二、北洋水师遵照李鸿章的指示,重新修订了海军的薪水制度,将军官的年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俸”,即基本工资,占军官总收入的40%;一部分是岗位津贴,当时叫“船俸”,占军官收入的60%。

(一)北洋水师的军官薪俸标准:

1.海军提督,官俸为3360两,船俸为5040两,合计8400两,是绿营提督的3.2倍;

2.海军总兵年收入为3960两,为绿营总兵的1.97倍;

3.海军副将年收入为3240两,是绿营副将的2.75倍;

4.海军参将年收入为2640两,是绿营参将的3.55倍。

5.此外,北洋水师还有其他收入。例如,水师有一笔叫“行船公费”的支出,这个费用一般用于:水线以上船舱内外的维修材料与工时费,如购买油漆、油斤、纸张、棉纱、砂布、煤炭装卸、雇人引港、更换国旗、军装、采购零星物品、管带自雇幕僚文书的费用。这笔费用根据舰艇吨位的大小而定。吨位大的舰艇,行船公费就多。如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定远”、“镇远”的行船公费每月各有850两;“致远”、“济远 ”、“靖远”、“经远”、“来远”等吨位略小一点的5艘舰行船公费各为550两。而吨位更小的“超勇”、“扬威”舰各为320两。而对这笔费用的使用,各舰管带也就是舰长有很大的支配空间,据有关材料记载,北洋舰队的高级军官林泰增、刘步蟾、邓世昌、方伯谦、叶祖圭、林永升、邱宝仁每月都用过这笔费用,为章程规定以外的费用开支。

(二)北洋水师士兵的饷银:

1.一等水手月薪10两白银;

2.一等炮目是20两白银;

3.岸上勤杂人员月薪为3两白银。

技术兵种薪水更高:

4.鱼雷匠月薪24两白银;

5.电灯兵月薪30两白银;

当时,一家中农的年收入为33-50两之间;东北金矿的护卫队队员年收入是36两白银;

宁波纺纱厂一个工人的年收入为13-23.5两白银;一个山东工人的年收入为18.3-60两白银。这就充分说明北洋水师官兵薪俸制已超过了当时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水平。

三、邓世昌的俸饷

邓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管带(舰长)。按北洋水师相关资料记载,邓世昌的武官阶级是总兵。在清代,武官的副都统和总兵为正二品大员(相当于中将军长)。他的薪俸是官俸1584两,船俸2376两,合计3960两。按光绪年间推算,当时大米每斤价格15 文,折银0.015两;食盐每斤35文,折银0.035两;猪肉每斤40文,折银0.04两。以此估算:光绪年间一两银子在今天的购买力为1两=31.25克,1克=6元人民币,1两=187元人民币。故邓的年薪折合人民币70万元左右。 

邓世昌的薪俸

邓世昌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全舰300余名官兵仅余7人。大东沟海战失利,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1500克=54万人民币)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折合目前人民币1875万元)以示抚恤。

现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描述一些过去行贿的故事简直不着边际,如:左宗棠进京面圣,崇文门把门的官兵按官阶要大帅一万两进城费,李莲英也索贿后来恭亲王给垫上了简直胡说八道。要知道左侯爷的战功、官位、仪仗有多大,他的侍从下到参将上到总兵官都是百战之功普遍着黄马褂,看门的敢向大帅索贿,李莲英敢收王爷的钱,我靠他们都是傻叉吗?李中堂经营一辈子的淮军移交时淮军账面也仅有200万两,戏说真是害人不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