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邓世昌是清朝晚期最为著名的几个爱国将领之一,他出生在1849年,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邓世昌年幼便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被外寇侵占欺侮,胸中便燃起了爱国充军的想法,他后来担任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舰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随着邓世昌轰轰烈烈的将致远号撞向日本军舰吉野号,这位爱国将领也壮烈牺牲,消息一出,举国上下悲痛,光绪帝更是亲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邓世昌在当时北洋海军的摇篮,船政学堂攻读五年,奋发学习,各门功课均是非常优异的成绩,1875年,日本侵略军对台湾虎视眈眈,邓世昌任“海云东”的炮舰管带,专门巡守海口。

由于邓世昌出色的能力,“海云东”这艘船吨位小,火力弱,1878年二月份,邓世昌又被调往装有五尊前膛炮的“振威”炮舰上担任舰长。在此之间,邓世昌一直在福建水师任职。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随着1880年李鸿章为了筹办北洋海军,在各地召集人才,邓世昌的名声很快就传到了李鸿章的耳里,他派马建忠前去考察,邓世昌舰船管理的井然有序,士兵纪律严明,马建忠如实向邓世昌汇报。很快邓世昌受到了李鸿章用的重用,被调往了北洋海军。

1880年底,北洋水师在英国订购“超勇”、“扬威”两艘军舰完工,邓世昌从而得到了跟随丁汝昌两百多人出国接收考察的机会。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在英国期间,邓世昌认真调查西方海军情况,认真学习技术,这为他而后长官致远战舰打下了基础。返回国内后,1888年邓世昌回到家中,父亲早在几年前去世,但是因为军务在身,中国和周边国家军事情况又越来越紧张,邓世昌一直都没有回家。

这次回家,邓世昌马上哭到在父亲的陵墓之前,众人皆是心酸。1892年邓世昌再次回家,随后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这也是邓世昌最后一次回家探亲。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船,因此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指挥下的致远号异常英勇,重创了日本人的军舰,但是很快它被日本军舰所包围,致远号严重受伤,炮弹打光,船体也开始倾斜,邓世昌于是率领部下,开着致远号向敌船冲了过去。

邓世昌视死如归的气魄不由得震慑住了所有日本人,他们急忙避开,随后一发炮弹不行点燃了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邓世昌和随从两百人都牺牲在了碧波中。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为何要撞日舰,百年后发现残片,才知他的意图

大家可能对邓世昌的行为有些费解,因为毕竟致远舰是新式西方战舰,并没有装古代舰船的冲角,即使撞上了吉野号,也不可能撞沉,后来科学团队打捞上致远号部分残片大家才明白。

打捞队发现致远舰船上面捆绑着大量的鱼类,相当于一个炸弹,也就是说邓世昌的意图是打算等接近吉野号就引爆,可惜功亏一篑,他的英雄事迹依然会被后人传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