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作者:历史优等生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履行的义务。在国家重要机关工作的人,更需要做到严格保密,绝不对外泄露半点儿机密信息。尤其是当国际局势不太平的时候,国家要实施一些重大计划时,尤其需要严格保密,不给他国任何捣乱的机会。

六十年代时,在国际上,美苏冷战进入了白热化。而同时,中苏关系也不断恶化。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国家也在进行着一个非常伟大的计划:制造原子弹。相关的工作必须严格保密。因此,1964年的一场高层会议中,张爱萍提出了要提前离场,周总理让人搜了他的口袋。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一、原子弹制造计划</h1>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发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标志着新中国的国防和科研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让美国、苏联等国家再也不敢小瞧了中国。这个伟大的成就,不仅是奋战在一线的无数科学研究者们的功劳,也是许多中央领导人的功劳。

新中国建立之后,美国、日本都资本主义国家就对中国虎视眈眈。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保护中国的人民,毛主席提出:我们必须要有能够与美国对抗的武器,我们必须要有核武器。毛主席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因此,五十年代末,中央就开始为制造核武器做准备。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还非常地好。得知中国这个盟友要制造原子弹,苏联还派来了许多的专家,协助我国“核计划”的实施。

但是不久之后,中苏两国的关系恶化。1959年,苏联开始撤走了一部分援助中国建设的专家。1960年8月,苏联方将协助我国进行原子弹研究的专家也撤走了。中国的“原子弹制造计划”,一下子就陷入了僵局之中。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没了苏联专家的帮助,我们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原子弹,是做不出来了。在国际上,中国要面对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敌视和恶意。在国内,我们也要度过非常严峻的“三年自然灾害”。

面对着如此艰难的形势,中央的领导们,也不得不慎重地重新考虑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朱德元帅、陈毅元帅等人,都认为:我们即使拼尽全力,也要将原子弹制造出来。与朱德有一样想法的人,也有很多。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5">二、中央专委</h1>

1962年10月30日,罗瑞卿将军将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写成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并上交给主席批示,申请继续进行原子弹的制造工作。主席看了报告之后,马上就做出指示:“我们要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动员起来,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原子弹制造的委员会:中央专委。这个委员会的人数非常少,只有十五个人。但是,它却聚集着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一批领导人。其中,就包括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陈毅元帅、张爱萍将军等人。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中央专委的职责,是要负责与原子弹制造相关相关的所有工作。研究者的安全保卫与保密、物资的调配、研究进程的调度等等工作,都是由周恩来总理带着中央专委的委员们,一起来负责的。

经过科学家们和中央专委等领导们的共同努力,1964年,我国终于将原子弹制造出来了。这让许多人感到激动兴奋,又忐忑不安。因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原子弹成功地制造出来而激动、兴奋。但也因为担心原子弹是否能够成功爆炸而忐忑不已。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制造原子弹的过程中,大家都成功地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度过了很多的难关。但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才是最艰巨的,是决定整个“原子弹制造计划”成败的关键。

这个问题就是:在原子弹成功制造出来之后,到成功爆炸的这段时间里,必须做到严格地保密。不对外透露半点儿的风声。不给敌人任何一个搞破坏的机会。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6">三、严格保密工作</h1>

1964年9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的紫光阁里,与中央专委的成员们,一起商讨原子弹爆炸的时间,以及相关的保密工作如何进行。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将爆炸时间定在了10月16日。

会议上,周总理反复强调:“同志们,坚持住啊!我们就要胜利了。在最后的时间里,大家一定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不能将与原子弹相关的材料和信息,跟无关的人说。即使是妻子、家人,也不行。谁要犯了错,可是要军法处置的。”大家都纷纷点头同意。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当时,张爱萍不仅参与了原子弹制造的工作,还担任着国防科委的副主任,工作非常忙碌。他是从自己非常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参加23日的这个会议的。

因此,当会议的主要内容商讨完成之后,张爱萍就对周总理说:“总理,我待会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我想先回去准备一下。”听到张爱萍的话,周总理就说:“行,你先去吧。”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随后,张爱萍向周总理和在场的其他人打了招呼之后,就起身往会议室的大门走去。正当守在大门旁边的警卫员要给张爱萍开门时,周总理突然站了起来,将张爱萍叫住:“爱萍同志,你等一下。你身上没有没有将会议的文件带在身上吧?”

张爱萍摇了摇头,说:“总理,我没有把文件放在身上。”听到张爱萍的保证,周总理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对着警卫员说:“你上去,搜一下张主任的口袋,看一看有没有文件。”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警卫员搜张爱萍口袋的时候,周总理就对张爱萍说:“这也是迫不得已啊,我们必须做到严格保密。爱萍同志,你要体谅一下。”张爱萍知道周总理的良苦用心,因此,也非常配合警卫员的搜查。最终也证实了,张爱萍的身上,真的没有携带任何的文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四、总结</h1>

周恩来、张爱萍等人,经过经过万般努力,严格保守秘密,没有向外界泄露一点儿消息。最终,1964年10月23日,中国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原子弹成功爆炸。这是奋斗在研究一线的科研工作者的功劳,也是不断提供支持的中央专委委员们的功劳,更是全国人民的功劳。

张爱萍在一次会议中提前离开,周总理将其拦下搜口袋,保密无小事一、原子弹制造计划二、中央专委三、严格保密工作四、总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