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与火的世界中,高耸入云屹立在极北之地,将野人与异鬼阻挡于凛冬之外的,便是绝境长城。这座巨大的防御工事,却并不是作者的天马行空,根据采访得知,它的原型正是著名的“哈德良长城”,那么同为长城,比我们的何如?

01哈德良长城
在原著《冰与火之歌》的设定中,绝境长城的长度有300英里,而高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0英尺。至于它的建造过程也颇为传奇,堪称是当时所有种族合力的杰作。
它的建造,便是在狼家的先祖、被后世称为“筑城者”的布兰登·史塔克(Bran the Builder)(临冬城也是他建造的)的带领下,与野人、森林之子合作,让巨人用石头与冰块,让森林之子用魔法,与人类的士兵与工匠共同修筑了绝境长城。
按照剧中的这种设定,700英尺210米的高度,显然让所有现实中的城墙都望尘莫及。可是,当作者承认他的灵感是来源于仅仅10尺3米多高的哈德良长城时,还是多少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尽管体量差距如此之大,但其作用却是一致的,这条横亘于不列颠与日耳曼交界处的长城,同样见证了人类碰撞的历史。只不过,罗马人要防御的,却是来自北方苏格兰人的不断入侵。
和中国的长城一样,哈德良长城同样拥有完备的防御设施体系。首先,是在北面挖有V型的壕沟,宽度在8-12米不等,深度在3米左右,这样一来,城墙与壕沟,一高一低,互相补充,构成了哈德良长城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长城更需要大量守卫,所以有包括城堡、里堡、角楼在内的一系列驻军要塞。每隔一罗马里设一里堡,两个里堡之间设两角楼,而大型城堡则沿线分布有16个,三者相互配合,构成了哈德良长城的机动防线。
至于哈德良长城建好之后,究竟有没有用?我们不妨拿它和中国秦汉之际的长城放在一起来讨论。
02秦汉之长城
关于长城的作用,在《资治通鉴》中有过经典的论述,书中总结为五种功能。
先说哈德良长城,最初的目的恐怕正如人所说“为了把罗马人与野蛮人分隔开来”,罗马人将低地民族是为野蛮人,认为他们不开化,难以接触。
而与之类似的,我们秦汉之际的长城,直接目的也是为了阻隔匈奴。认为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从目的上看,两者极为相似。
有意思的是,《哈德良长城》的作者,布瑞兹·大卫则指出哈德良长城的修筑是为了控制人口流动而非全然阻隔。即不管是商人、牧羊人还是到长城以北的当地人,都必须获准才能通过城门进入北方,尽管这需要交出一定的关税以及遵守相关秩序。
中国的秦汉长城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长城最主要目的还是经济封锁,如今沿长城一线不少称为“口”的城镇,都是基于边境贸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原地大物博,但北方民族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再想向南侵掠物资人口,便被长城锁住了咽喉。
在西方,西罗马帝国完成了对欧洲的征服,使得地中海成为自己的内海;在东方,秦汉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统帝国。而他们共同的北方,则是相对落后的游牧与半游牧民族。生存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不仅划出了两种类型的生产方式与文化形态,也带来了社会发展时序上的不平衡。
一方控弦纵马飘忽不定,以游牧劫掠为生存手段,在布帛菽粟取给上对农业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方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苦恋着土地与固定的农园,祈盼着丰收与安宁。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摩擦与碰撞。
或许也正像《权力的游戏》中呈现的那样:只有当大家同属于活人阵营时,北境与昔日需要防范的野人才能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共同抵御异鬼的侵袭。
”兄弟阋墙,御侮于外“,所有人的努力挣扎,都只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份简单的生存资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