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而今我谓泡馍(修改稿)

作者:毛竹878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就请他咥一碗牛羊肉泡馍吧!

起源于宋代据说是叫花子赵匡胤早年发明创造的牛羊肉泡馍,千百年来一直是陕西人的光荣、自豪与骄傲。

民国时期,谁投我一票,一碗牛肉泡。从这种拉票的说法和口气不难看出,牛羊肉泡馍肯定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孜孜以求并不可多得的一碗美味。

冬季是泡馍的旺季,但爱吃泡馍的人是不管春夏秋冬的,只是要给他把空调准备好。

据说陕西作家群就叫牛羊肉泡馍派。而且据我所知,文坛扛鼎的角色陈忠实,就特别爱吃牛羊肉泡馍。在陈成名之前,骑的是加重二八,并带着自己的儿或女,吃泡馍时,将少得可怜的两三片肉,全部夹给儿或女,自己却吃馍喝汤。大概天下做父母的都是如此这般。

有道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咥一碗牛羊肉泡馍喜气洋洋,但没有辣子却嘟嘟囔囔。

可以这么说,西凤酒,线线辣子,旱烟,牛羊肉泡馍以及秦腔,是陕西农民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五大元素。

前四者是物质食粮,最后一个是精神食粮。而这五者之中竟然有两个属于关中八大怪,一个是线线辣子一个是牛羊肉泡馍,怎么个怪法呢?油泼辣子一道菜,牛羊肉泡馍大碗卖!

有一首流行歌曲,小伙子唱的,里面有这么一句,西安人到了哪里也不能不吃泡馍。

西安事变时,杨虎城招待贵宾的就是牛羊肉泡馍。而杨虎城者,关中蒲城人也。

据我所知,西安风味纯正的牛羊肉泡馍的卖家是比较多的。要说这泡馍无非这么两种:羊泡和牛泡。但牛羊混泡的泡馍,想起来可能也有。始终相信,世上有个买啥的就有个卖啥的,而有个卖啥的就有个买啥的。

牛羊肉泡馍耍的就是那两三片肉,人们为啥爱吃泡馍,不就是为了吃那两三片肉吗?而牛羊肉这玩意儿,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本就没人吃,没人要,因为当时,猪肉才是正宗的,而且猪肉要肥有肥要瘦有瘦,并肥瘦分明,而羊肉膻,牛肉嚼不烂,猪肉可以说是没有啥缺点。至于狗肉嘛,就更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羊肉及其下水,便宜的二、三毛钱一斤,就这还没人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五毛钱就可以咥上一碗红肉煮馍,红肉是猪肉,红是用红烧的方法上了颜色的。而牛羊肉泡馍当时也是五毛一碗。如果你泡三个烧饼的馍,那么除了一个粗瓷大老碗外,还附加一个小碗。

可是到了今天,泡馍只有一个碗,这个碗还没有过去的粗瓷大老碗大。况且这样的一碗泡馍,竟然要价到20块钱左右。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牛羊肉泡馍货真价实、经济实惠、多快好省、物美价廉,是人民群众喜欢的一道大众饭菜。但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泡馍的利润非常看好,加之黑心商人为富不仁地偷工减料从中牟利,所以泡馍便被炒作起来。以至于到今天,泡馍终于成了人民群众吃不起的望而生畏的欲吃还休的一道难以承受的饭菜。

虽然名字叫牛羊肉泡馍,但往往有牛无羊,甚至以牛代羊。而泡馍的汤既非肉汤也非骨汤,即便有骨头,也把骨头熬得与木头没有什么两样,说白了简直就是白开水。馍也小了、薄了、不筋道(柔韧)了,总而言之,吃不出一丝一毫的香味了。虽有满盆的牛油羊油但根本就舍不得给你往碗里勾放。少得可怜的那两、三片肉,又小又薄,而且灰嘛老鼠的,咬不动,嚼不烂,咽不下,吐不出,简直辱没了这一行正宗的好卖家!

况且黑心的老板、老板娘、厨师以及吃青春饭的端饭的女娃,都势利小人看客下面。你衣着时髦华贵有派头有气势,他们就喜笑颜开地非常骚情,这样一来,你的饭菜的质与量就都好。相反的,你不修边幅,举止粗鲁,谈吐粗俗,那么,你就会发现你碗里的泡馍少,肉片既小又薄又黑,嚼不烂,咽不下。俗话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掏20块钱竟然还吃不饱,这恐怕也太冤枉了。

吃泡馍已经几十年了,但几十年吃泡馍的次数却少得可怜。由于吃的卖家不同,所以味道也就大同小异。而好的泡馍,总是能舍得肉与油。肉是牛羊肉,油是牛羊油。

西安人吃泡馍,是冲着那股香味来的,而咱农村人则是冲着那个粗瓷大老碗来的。城里人看中味道,乡下人追求吃饱。所以西安的泡馍质量高但数量少,乡下人一碗根本吃不饱,要饱得咥三碗。城市人多半从事脑力劳动而饭量小,乡下人多半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饭量大。能吃就能干,能干就能吃。薛仁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不要嫌人吃得多。乡下卖的泡馍量大但味道没有人家西安的好。总而言之,对于泡馍,城市人追求味道,而农村人则追求个饱。如果一位农民花了将近20块钱吃泡馍还没有吃饱,那么这样的泡馍馆的经营者的心就太黑了。

而今我谓泡馍(修改稿)

故好的泡馍应该用一只大老碗弄得满满的而且稀稠刚好……

故好的泡馍,应该用一只大老碗,弄得满满的而且稀稠刚好。端碗的女娃端到你面前时,碗上应该堆成一座小山,并且热气腾腾、香味冲鼻。此时此刻,置入微量的辣子酱和香菜,把二者纳入碗的深处,并轻轻地小幅度地搅拌几下使其均匀。这时,馍是白的,筋道的,肉是红的,又烂又痛的,汤是黄的,油汪汪的,粉丝是银的软硬适中并且条分缕析,蒜苗是绿的,又脆又提味。这时,你扒拉着泡馍到嘴里,并时不时地就着糖蒜、腌制的小米椒或笋条。

记得那次,我带着儿子去吃泡馍,没想到儿子却说他不饿。恰好,四个小菜上来了(辣子酱、香菜、糖蒜、泡菜),我夹了一条儿莴笋条儿(因泡菜完了,店家便以莴笋条儿代替),喂儿子,儿子刚含在嘴里马上脸一刺啦说辣的很!因那莴笋条被小小的青椒所染,再给他喂,他就拒绝吃。泡馍上来了,还有一小碗汤,我要给儿子喂肉,他却拒绝吃。我硬是给他喂了一片,他没嚼烂便吐了出来。我狼吞虎咽,吃得很痛快。儿子便在椅子上爬上爬下,围着桌子不停地玩。我确实吃得很香,吃得热汗淋漓。因为好久没吃这里的牛肉泡馍了。虽然没有泡菜,但莴笋条儿也不赖,脆脆的,酸酸的,特别是那几个小小青椒的点缀,令我食欲大增,如果再有两三个红色的小辣椒,那就更好了。莴笋条儿确实不赖,我又用莴笋条儿喂儿子,他却不嫌辣了,我一连喂了他好几根,他好像也尝出了味,所以吃得很好,一点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而失败的牛羊肉泡馍则是一碗浆糊,而且越搅越黏糊,还寻那粉丝呢?粉丝早已变成了浆糊的一部分。这样的泡馍只能倒给猪狗吃,恐怕连猪狗都不愿意吃。

其实爱吃泡馍的好吃家美食家,就是天气再热,他们也照吃不误,这时候风扇、空调、湿毛巾和餐巾纸要绝对地准备好。

据我所知,不少卖泡馍的家,就连三分不值二厘的餐巾纸都舍不得给食客免费提供。这也太不像话了吧!须知,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赚钱哪。

即将吃完泡馍时,毫无表情的女娃会端上来一小碗汤,这是盐味比较淡的牛羊肉汤,这一小碗汤便给这顿美餐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一个星期能吃一次泡馍,那么这样的人则是幸福的。吃了这样的泡馍,“咯鲁”一声都是香的,就更不用说呵气如兰了。

泡馍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好饭也怕一连吃三顿。

如今,能吃起泡馍的是有钱人,而广大的芸芸众生是吃不起的。

由于黑心商人的偷工减料并不断炒作,所以早已经济实惠、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多快好省的大众美食——牛羊肉泡馍,也就早就同人民群众离心离德分道扬镳了。

如今爱吃泡馍的你,到哪里才能咥上一碗货真价实的色香味俱佳的泡馍呢?

唉,你这该死而诱人的泡馍!

2021、8、水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