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轼的“医者”身份

作者:廖昊
苏轼的“医者”身份

艺家艺事

苏轼的“医者”身份

图为三苏祠里的苏轼雕像。(IC photo供图)

○师正伟

提起苏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其实,苏轼一生建树颇多,他不但精于文学、书法、绘画,而且在脉学、本草学、药膳、公共卫生管理等医药学领域造诣颇深。

宋代儒生习医,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诞生了一个词“儒医”。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但受当时“无儒不通医”的影响,他热衷医学的情怀始终不变。特殊的仕宦经历,也为他收集医药良方提供了便利。每到一处,他都千方百计搜集验方,广施药物,解救百姓之疾苦。凡是亲朋好友、民间、宫廷、医书、医家及僧道身边流传的验方秘方,他都及时收集整理记载。并先后撰成了《苏学士方》和《圣散子方》。后来人们把苏轼的《苏学士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刊发;原书十五卷,现通行本有十卷本和八卷本,是一部比较科学实用的重要古籍医书。

苏轼关爱百姓,所到之处,总是尽可能了解民情,力求减轻人民疾苦,重视疫病预防。他收集秘方,广蓄药物,并非自疗和自养,而是用来布施他人,救世济民。苏轼曾先后两次到杭州做官,一次是1071至1074年任杭州通判,另一次是1089至1091年任知州。第二次到杭州就任时,正暴发严重的瘟疫;他亲自到防疫一线,将收集的秘方“圣散子”献出来,发动众人配药,不问老少良贱,以一副一文钱的低价出售。为使百姓免于疫病之苦,苏轼将从朝廷拨付的修缮费节约出来的2000缗钱拿出来,自己又慷慨解囊捐出50两黄金,建起了一处病坊,名为“安乐坊”。据记载,安乐坊在三年时间里医好了上千患者。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后来,安乐坊由政府接管,更名“安济坊”。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苦人治病。

苏轼一生对医学颇有研究,留下了不少论述医理的篇章。在《仇池笔记》中,他指出“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痊,验医能否”的“困医”恶习。他认为“至虚有盛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便有死生之异。“有疾求疗,必尽告以所患,使医了然知患之所以然,然后诊之。虚实冷暖,先定于中,脉之疑似,不能惑也。”论述中医养生学的《东坡志林·修养》,涉及清志、德行、饮食、房中、丹药等诸多方面。《论物理》中解析菱、芡同出水泽,但菱性寒、芡性暖的药理。《论雨井水》中则推荐用不同季节的雨水煎茶煮药,今天看比起当时用河水会与人有益。他还在《论茶》中倡导以茶漱口的口腔清洁方法等,当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由于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有些人见他开处方,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盼得墨迹。苏轼明知他们无病求医,却从不拒绝,利用开处方宣传医药卫生和疾病防控常识。

苏轼十分推崇食疗养生,一生写过《问养生》《书养生后论》《养生说》《续养生说》等数十篇养生方面的文章。清代学者王如锡,将苏轼的诗文杂著及同时代人的相关记述编纂成册,命名为《东坡养生集》,成为我国养生学中珍贵的资料。他提炼总结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等养生要义,“安与和”的养生观,至今为人推崇。

被百姓每逢荒年代粮充饥之物芡实,却被苏轼视为食疗佳品。他在《东坡杂记》中载:“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芡实有滋润脏腑的作用,他认为食熟芡实当一枚一枚细嚼慢咽,每日服用,持之以恒可补益脑髓,促进消化。

苏轼还会把平时精研药理之心得体会和搜集到的民间验方融会贯通,派官吏制作稀粥药剂,带医师走街串巷,免费发放给贫苦百姓服用,既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又省却贫苦百姓无钱就医的烦恼。这种保健药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苏轼提倡种植药草,写了《种德亭》诗,赞美候潮门外精通医术的处士王复,后人在此地建成药店就借用诗名,至今仍在。

苏轼一生热爱医学,关心百姓疾苦,虽然他不是专业的医药学家,但他的医学活动却对当时医学常识的普及,公共卫生管理的加强,医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来源:西安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