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亲引发的惨案-十九、爱乱伦的皇弟

逆袭过头的青年-高洋

附二、(十九)侯景之乱之爱乱伦的皇弟

接上篇

首先说他的六弟,临川靖惠王萧宏,长得特帅(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打仗特怂,在梁武帝的几个兄弟中属于异类(其他兄弟几个名声都蛮好)。

萧宏曾经带领梁朝最精锐的几十万部队北伐,北魏开始很紧张,因为这支梁军是近百年来最豪华的阵容。(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

跟梁武帝一起打天下的大名将,近乎完人的韦睿只能给萧宏跑龙套。(毛泽东: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然后这个萧宏遇到强敌时,不敢进(怂,不敢打),又不敢退(还是怂,众将不服),在那里摇摆不定。

北魏将领看他这么怂,很是着急,发起众筹准备给他捐个胆子,没有成功。只得赠送了一些女人的头巾给他,并尊称他为“萧娘”。

(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萧娘与吕始,但畏合肥有韦武)

这里韦武指的是韦睿,作为龙套演员,他的助攻部队以少胜多,打败北魏宿将杨灵胤,攻下了军事重镇合肥。

再后来,“突然之间一场大雨惊醒沉睡的我,突然之间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闪烁”在暴风雨中,萧宏连夜逃跑(其夜暴风雨,军惊,宏与数骑逃亡)。北魏乘机追击,失去主帅的梁军大乱,器械粮草,损失殆尽,近五万人被斩杀。

(将士求宏不得,皆散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及羸老,死者近五万人。)

随后北魏追击部队高歌猛进,接连攻占四十多个城池,并与狠人杨大眼兵合一处,准备将战果进一步扩大。

正准备进军洛阳的韦睿只得回撤,联合南梁另外一位大名将曹景宗,打出了超经典的钟离之战:北魏精锐被淹死、杀死各十几万(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五万人被俘。这一战对北魏影响巨大,国力由此走了下坡路。

关于钟离之战的经典程度,我们引用两位大神的评价:

毛泽东:(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吕思勉:南北交战以来所未有之大捷

咱们这里简略带一下韦睿,前面聊过的战神陈庆之骑马不行,韦睿身子弱,干脆就骑不了马,每次行军打仗的时候都坐在敞篷车上;拿着竹如意,叼着黄南京,看起来像富二代载妹子兜风的那种。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咱们再详细聊一下他,特牛逼!

回到萧宏,虽然他被暴雨吓破了胆,但他这次主导的北伐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攻下了一些城池;还招降了一名前叛将,并给历史贡献了三个成语。

大概是这样的,当他们大军前锋开拔到寿阳梁城(今天安徽寿县附近)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守城将领是老朋友,梁朝叛将陈伯之。

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无赖,整天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有次上船抢东西,被人砍掉了一只耳朵(不是黑猫警长干的),因此有了“一只耳”的江湖绰号。后来被老乡,车骑将军王广之看中,带着东征西战;非常勇猛,曾经单身斩杀叛军主帅,是个狠人。

萧宏手下的参军,大才子丘迟,就给陈伯之写了一封招降信《与陈伯之书》,文辞优美、字字珠玉、脍炙人口、感人肺腑。

据说陈伯之捧着信仰天长叹、泪流满面:“老子又不识字,你写这么长破信干嘛?(伯之不识书)”

这封信里面有这么几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不是特别美?这就是“草长莺飞”的出处。

这篇招降信里还有一句千古名句: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一下子就贡献出两个成语:“鱼游沸鼎”、“燕巢飞幕”。所以,坦率的讲,萧宏无意中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萧宏平庸无能,但是敛财是把好手,贮藏钱财的库房将近百间。他的府邸富丽堂皇,规格可跟皇宫相比,侍妾多达一千多人,而且都是大美女。最受萧宏宠幸的是侍妾江无畏,她的服饰、珠宝,可以和南齐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潘玉儿相媲美。

(修第拟于帝宫,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所幸江无畏,服玩侔于齐东昏潘妃,宝屟直千万)

对于这些,梁武帝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直到有人向梁武帝密告,说萧宏家库房中暗藏有兵器铠甲。梁武帝这才有点紧张,于是亲自去查看,结果打开库房一瞧,三十余间库房中堆满了铜钱,还整理的井井有条:一百万一堆,用黄色作为标志,一千万放一房间中,用紫色标志。

梁武帝算了算,大概有三亿余万(够赎三次皇帝了,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其余库房中堆满了布、绢、丝等物,不计其数。

梁武帝一看没有兵器,放下心来;不仅没有问萧宏钱从哪里来的,反而盛赞萧宏小日子过得好(阿六,汝生活大可)。

有一次,梁武帝想要去光宅寺,有人潜伏在腰骑航准备行刺。梁武帝要出发时,心里突然感到不踏实,就临时改道从朱雀航走。

抓住刺客以后,招供是受到萧宏的指使。在这种情况下,梁武帝也只是罢了萧宏的官。

萧宏还有个怪癖,和亲侄女,梁武帝的女儿永兴公主乱伦。还和公主计划刺杀梁武帝,答应事成之后封公主为皇后(许事捷以为皇后)。

这姑娘脑子也不太好,还真的让两个家僮化装成婢女,带上利刃准备刺杀梁武帝。都说女生谈恋爱智商会变低,她这个是低到了新低度。

然后这两个人在跨门槛的时候,掉了一只鞋,巨大无比,根本不像女人的脚,于是被盯上(僮逾阈失屦,阁帅疑之)。

再然后阴谋破产,刺客供认是受萧宏指使。

梁武帝秘而不宣,把两个家僮处死,用漆车把永兴公主送出宫去。但是对幕后主谋萧宏却没有任何追究。

咱们再加一段永兴公主。

首先说一下:在古代,驸马是不能跟公主随便同房的,需要得到批准,或者是固定的日期。

永兴公主的老公,是梁武帝早年好友殷叡的儿子殷均。这哥们是个才子,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但是不帅,公主很不喜欢他。

虽然不喜欢,毕竟是驸马,自己老公,还是有固定日期可以例行公事的,永兴公主不乐意,总想办法逃避。

于是公主把卧室墙壁上写满了公公的名字:殷叡。然后这姑娘字写得还不好,歪歪扭扭、横七竖八。

书法家驸马一进房间,满屋子都是变了形的父亲。思想压力特别大,不要说例行公事了,连衣服都不好意思脱,所以每次都是大哭而出。(先满壁为殷睿字,钧辄流涕以出)

公主觉得解气,但是还不过瘾,于是让人把驸马捆回来继续精神折磨(主命婢束而反之)。感觉这公主脑子的确有点不太好。

回到梁武帝,他本人痴迷佛法,治国也是慈悲为怀,有人犯错,他一向是能免就免,法律成了摆设;所以到了后期,王公大臣们带头犯罪,因为反正犯罪也没有什么成本。

不仅对自己的家属不予以看管,在任用官员上也是任人唯亲,基本上只看出身。

首都建康的县令王复,没吃过马肉,也没有看过马跑过。有天看到马鼻子喷气和跳跃,差点吓死:“这哪里是马吗,明明是老虎(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

就这样一个人,只因为是琅琊王氏这样顶级豪门的子弟,居然当上了首都的县令。

此时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内的豪门贵族,早已不是几百年前“永嘉南渡”之初,王导、谢安等大牛逼货横空出世,英才辈出的全盛景象,其腐朽程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们身穿大袍子,头戴高帽子,全身抓虱子。脚穿恨天高木屐,整天喷着香水、涂着粉。出门坐轿子,走路甚至都要人搀扶,而且对人情世故和国家政务一窍不通,既不能理政,也不能治家,每日就是甩着大鸟吹牛逼。

梁武帝对沾亲带故的旧部官吏也放之任之。

举个例子:一个叫鱼弘的太守,自称为四尽太守:水中鱼鳖尽,山中麞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这就是典故“鱼弘四尽”的出处。

这个鱼弘有上百名的侍妾,金玉翡翠和华服宝马应有尽有,穷绝一时。就这样的贪官污吏,居然一路晋升,最后死在任上。

可以说任人唯亲、只看出身,摧毁了整个南梁的官吏系统,除了前朝留下的名臣外,梁朝自身就几乎没有培养出名将能臣。

当然了,大家可能要说陈庆之、兰钦、韦睿、曹景宗随便出一个都是王炸。是的,如果这几个王炸能够活得久一点,侯景也不敢兴风作浪。

侯景当时造反时,为什么铁了心要抱梁朝大腿?主要原因是他内心深处觉得南梁太猛了,跟天外飞仙一样。

侯景曾奉高欢命令征讨南梁,遇到陈庆之。随后就被按在地上一顿摩擦,火花四射,侯景内裤都被摩烂了,裸奔回了东魏。梁朝的士兵在后面一起鼓掌:“侯景穿着破裤衩跑路,风吹起来,布片一闪一闪,还蛮性感的!”

可惜这几位柱石都已经不在了。此时的梁朝的帝国大厦,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实际上已经腐朽不堪,只要轻轻的一脚,就立刻灰飞烟灭。

侯景挠了挠头,抬起了他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