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民国文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很多,奇葩的事情很多,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在文坛泰斗鲁迅去世后一直怒怼他,持续了几十年,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吗,需要这样?

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在“五四时期”写出了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让人民觉醒的时代。鲁迅先生也是多才多艺的一个人,原来是一名医生,业余爱好,篆刻,金石,木刻。他也提携了很多文学后辈,这样一位文学巨匠却被一位女作家骂了半辈子,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苏雪林

女作家本尊

苏雪林是民国十大才女之一,与庐隐齐名,安徽人,封建家庭出生,到了7岁才有机会和家里兄弟一起念书,后去法国留学,回国以后开始发表大量作品,并在数所大学任教,东吴大学,沪江大学,武汉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活到102岁,被称为文坛常青树。

1928年她首次有机会结识鲁迅,在一个公开社交场合,两个人相识于一场诗友会,鲁迅那时已经是文坛泰斗,苏雪林只是一个新人,之间没有什么交集,在诗友会上面小粉丝的她遇到鲁迅先生便上去交谈。但是鲁迅与她并不认识,只是淡淡的应酬,所以并没有在意这个一脸期待的陌生女子。

在我们看来这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司空见惯,可是苏雪林却将此事记恨在心,鲁迅先生和她不熟悉所以没有多说几句话,她在心里就不舒服,认为鲁迅先生看不起她,对她的轻视,伤了她的自尊心,那天的酒会是一位出版商举办的,她和鲁迅都是这个出版商旗下的作家。

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晚年苏雪林

其他的一些原因

鲁迅本人爱恨分明,性格很强硬,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很直接地去骂,毫不留情,他对和他政治观点不一致的人也怼。

鲁迅和胡适两个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在五四事情曾经亲密无间,但后来两人的观点发生了冲突,鲁迅经常写文章骂胡适,胡适文人比较温和,不会专门去针对鲁迅文章去怼。苏雪林曾是是胡适的学生,她看不惯鲁迅这么霸道,骂她尊重的老师,所以她受到冷遇后,就产生了这种骂鲁的心思。

还有一点就是杨荫瑜,这个民国争议很大的女师大校长,鲁迅一直在文章里骂她,但是此人是苏雪林的老师和校长,苏雪林心里对鲁迅的积怨越来越多。

苏雪林自己的性格也比较偏激,喜欢走死胡同,人生经历不畅,看问题,做事情都很认死理。她被称为“骂鲁第一人”。

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鲁迅

骂鲁第一人

1936年鲁迅去世,苏雪林就劝胡适和马相伯不要参加鲁迅的治丧委员会,但是被他们拒绝了。

1937年苏雪林开始写文章骂鲁迅,其实那时候鲁迅先生已经去世了。在鲁迅生前,苏雪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

她在报纸上发表了骂鲁迅的文章,从之前的赞扬态度一下子转变,让文坛其他的友人不理解,她的老师胡适看到这个情况写信去问苏雪林,为什么态度会如此大的转变,对她这个行为很反感,在信里把她骂了一顿,似乎效果并不好。

让胡适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批评和规劝,不仅没让苏雪林冷静下来,反而,她还将她写给胡适和蔡元境的两封信都发表在了刊物上。果然一经刊登,她便引来骂声一片。她在《我论鲁迅》中提到这件事时,曾说:“文化界视我如异端,如化外,见了我都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我吞噬下去。”

可以看出苏雪林心胸狭窄,为人不够磊落,实属小人之举,因为在诗友会上自己作为一个新人没有存在感,就将气发到那个诗友会上最闪亮的那个人身上,就是因为鲁迅没有热情对待她,她才有这么大的失落。有人说苏雪林因爱生恨,所以才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蹭热度,可以和鲁迅名字摆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上民国热搜,将自己推向一个新高度,作为作家也是需要热度的。看来这种上热搜的方法在民国用得就很熟练了。

她的这种单行攻击,恶意攻击,大家对她的人品存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天堂的鲁迅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女作家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惦记他。可能他也想不明白吧。“女人和小人难养也”,鲁迅先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鲁迅先生活了55岁,苏雪林女士活过了百岁,在鲁迅死后她便开始自导自演,胡乱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不敬,而与他们同时代的人死的死,老的老,也没有人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苏雪林利用自己的文笔和当时的名声试图制造舆论,试图抹黑鲁迅先生。

还有一种观点是说,苏雪林是巴结国民党,打击鲁迅,讨好蒋介石。

结论

这两位都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苏雪林对鲁迅先生的恩怨也早就烟消云散了,我们暂且把这种恩怨看过事一个女人狭窄的心胸和蹭热度的心。当作一个娱乐旧闻听听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