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友眼中的“军地秀才”
苏飞 邓高如
一
战友来帖忆当年
邓高如
苏飞是我旧时战友,曾经部下,当今著名的文化艺术实践、研究、传播者,成果斐然。
小苏画一笔好画,写一手好字,人见人爱之。并对写作、撮影、戏剧艺术,造诣颇深。
多年未见,今突然收到一条微信,不禁情难以抑。文称我与魏明伦先生为“军地两秀才”,实在高抬我了。我的才华、贡献自不可与明伦老师并提相伦。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坡下,不可同日而语。
但文帖谈到了几件重要事实:那就是36年前,我独自或带家人、文友,从成都或外地出发,多次专程去自贡明伦老师家中登门求教,长宵彻谈,以及后来先生为我的首部新闻散文集写序的往事。明伦老师以他独有的洞察力与语言风格,记叙了这段交往。苏飞小弟又以见证人的身份,描写了这段佳话,续记了魏邓往后几十年的交往脉络。
虽后续细节未写,然未能知之,奈何写之?
我只想说:
文人相亲,艺人相重。
师徒情长,战友情厚。
文脉永传,雅风永厚。
高山远隐,绿水远流。
美哉“两秀才”
苏 飞
巴山蜀水,山高流长。
军地秀才,情义悠扬。
鱼水之交,耀照今古,
两位恩师,福禄安康。
——题记
近日,喜读邓高如将军《默写戏文》及相关信息,先是对首长的惊人记忆力和深厚文学修养而感佩,后是对首长治学的严谨与谦逊而敬仰,继而对“两秀才”延续数十年的知相、相惜、相敬之情而感动。故命笔行文,写上此帖,聊表我对两位前辈的敬颂之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祖国改革开放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强劲东风,中共四川省委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一大批改编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应运而生。其中新编优秀剧目《巴山秀才》《艺胆大》等艺术精品名震艺坛,编剧魏明伦老师由此得了个“巴山秀才”的雅号。
当年领军西南战区新闻工作的邓高如处长,既是新闻、散文、杂文高手,还有着非常深厚的京、川剧情结。因而一再造访“巴山秀才”,且托鸿雁,“谈文说戏”,成就了“军地两秀才”的生动故事。
1991年3月,邓高如首长的首部新闻散文作品集《回眸》出版发行,魏明伦老师抱病作序,可见其唱和情深。
序文以《秀才遇见兵》为题,通过对“两秀才”从初见到相知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巴山秀才”对“军中秀才”的神圣职业、写作成果和灼灼才华的认同,以及由此引出的真情赞美,让人至今记忆尤深。
一段当代“高山流水”,“曲水流觞,水到曲成!
文首写道:
“谁敲门?开扉满目戎装!
一群军人风尘仆仆专程来访,帽徵肩章红星闪闪,照得“土秀才”的寒舍四壁生辉。”
······
文中写到:
“客从西藏来,轻车小组返回成都军区,中途绕道百里至龙乡。自述来意:不为凭吊死去的古城恐龙,只为专访活着的“巴山秀才”。
秀才遇见兵,促膝好谈心!
秀才遇见兵,举杯谢知音!
一次访兴未酣,二度跋涉又来,尔后再三写信;勤军人感动了懒秀才,来鸿去雁往返于秋月春风······
从纸上看,军人胸中墨水并不少于一般“秀才”。从谈吐听,来者肚里文章常是缓缓吐出,绵绵不绝······
我沿着他的墨迹,追寻光的足迹,饱览了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驾长车越天险的雪山骄子······
抗高寒守边疆的冰雕健儿······
舍妻儿救父老的扑火壮士······
生廉洁死清白的兵工厂长······
这一系列对部队生活了如指掌的新闻特写,乡土秀才编不出来,非军派秀才莫属。
咱们老百姓真该向成千上万的军旅秀才致敬。如果没有他们千篇万篇报道部队消息,人民何以知军?民不知军何以拥军?
文末写道:
我非醉翁,意不在酒,更不在山水,而在军民鱼水情也!
以此代序,是“秀才遇见兵”之成语新解也!
换句话说,是乡土秀才与军旅秀才之友谊纪实也。
乡土秀才谓谁?开篇已署名也。军旅秀才谓谁?《回眸》作者邓高如也!
1991年初春病榻作
此文一出,对应“巴山秀才”魏明伦雅号的“军中秀才”邓高如雅号,随之传播军营内外、大江南北……
而“军中秀才”邓高如处长,在 “回眸一思百忧生”的该书后记中坦言:“自结识著名戏剧家、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魏明伦老师以来,先生不以弟子浅漏,曾赠书多卷,诲人不倦,惮语连天,长谈达旦,而今又抱病作序,多为勉励。现虽以成书,对比先生,反观拙作,真是“蚕子挨打——惭愧(蚕跪)惭愧(蚕跪)”。
这一“忧”(其“后记”中,列有“两忧”,以代百忧。此为第二忧),便忧出了“军中秀才”的虚怀若谷之美德,或许也正是这一“忧”,更忧出了多年后军中极少有以军区报社社长,升任军级单位政治部主任并授予少将军衔的美谈。
以上引文及相关情节,我在30年前便已熟知。但我未曾想到,“两秀才”持续了30多年的友情,婉如一坛陈年美酒,醇香四溢,沁人心田。而邓将军对川剧艺术如此之陶醉,醉了明友一大圈、醉了网友数百万。这不仅是“两秀才”佳话的优美延续,也当是百年川剧的一件幸事!
(附言:遥想当年,曾任川剧琴师的我入伍后,虽工作繁忙,但仍对魏明伦老师的佳作有过拜读而深受启迪。我在乐山原149师政治部任报道员和新闻摄影干事数年之久,无数次陪同邓高如处长到部队釆访,从中偷师学艺,更是受益非浅。在此深谢再三,敬祝两位恩师情如青山,天长地久,永葆文学艺术的青春!)
附二人简历:
苏飞,重庆市梁平人。文学博士、艺术博士、国家一级作家、一级文艺导师。现任中国国际画院副院长。曾荣获华夏文化大使、首届国学杯中国文化艺术大奖赛综合成就奖金奖、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等荣誉
邓高如,重庆警备区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冰心散文奖,解放军长征文学奖,蝉联三屇四川省散文奖,全国报纸副刋一、二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