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物理大师

“唐宋八大家”是上学必背的八个人名,八位大佬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莫名记不住的曾巩,最让学生党喜欢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了,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三个人名好背啊!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三人里,苏轼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以至于我们对他弟弟苏辙反而不甚了解,甚至觉得苏辙是沾了苏轼的光,其实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全然不是——反倒是苏轼拖累了苏辙一辈子。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没头脑”的苏轼

苏轼这个人,年少时聪明单纯,身为一个官员。毫无“政治头脑。”

“不会站队”这个名声跟了他一辈子,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得势时,大力鼓吹变法。苏轼跳出来:做啥子?!不晓得变法这么激烈,会伤害底层人民的利益?

结果被诬陷入狱,好不容易活下来后被贬黄州。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等到王安石的变法派失势,保守派上位后一想,苏轼当年可是我们这边的人啊,他还差点因为反对变法死掉了呢,快把苏轼拉回来当大官!

按说苏轼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该老实点了,但是他又跳出来——变法的的确确是对人民有好处的,不能因为单纯的党政纠纷全部废除。

保守派傻了:这人怕不是脑子不太好使吧,对这样的硬脑壳,等待他的是再一次被贬。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当时鸟不拉屎的海南岛,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那个被宋仁宗称作“宰相之才”的少年,那个让欧阳修感慨自己该让路的天才,满腔抱负和大好时光,就这样蹉跎了。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苏轼被那个时代的官场排挤,可每被贬到一地,就受到当地人民比现代人追星还疯狂无数倍的欢迎。他一生没有位极人臣,却逐渐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是中秋,是西湖,是江上清风,亦是山间明月。

与君世世为兄弟

北宋嘉祐二年,19岁的苏辙和22岁的苏轼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双双中举,名动京城,被皇帝视为未来宰相的不二人选。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几年后,苏轼去外地做官,兄弟分别,年轻的苏轼写下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样的神仙诗句,

那时的苏轼不会知道,这句诗一语成谶,两个一同长大的少年,自此聚少离多,能再一次长时间在一起,已经是几十年风风雨雨后,兄弟俩合葬于汝州郏城。

分别后,苏轼有事没事就要给苏辙写诗,事无巨细,甚至连种地不下雨都要写诗给弟弟。苏辙虽然是弟弟,却老成持重,收到诗很开心,但是还要劝哥哥嘴别那么碎,少得罪点人。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可是呢,不得罪人的苏轼就不是苏轼了,主张变法不能操之过急的苏轼很快被诬陷“乌台诗案”,投入大牢,九死一生。那时候的苏轼是真以为自己命不久矣了,于是给弟弟写下了这样几句诗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与君,世世,为兄弟。苏辙看到这句话后泪流满面,为营救兄长,冒死向神宗上奏《为兄轼下狱上书》:,,

要知道古代文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治国平天下,但苏辙却说出宁可不做官,也要求皇帝留苏轼一命的话。

最后,在苏辙和当朝无数官员的努力下,苏轼活了下来。苏辙却因为苏轼的连累,官场蹉跎,可他从未有半点抱怨。甚至还在之后苏轼贫穷没路费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给哥哥凑钱。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也难怪就算是喝高了的苏轼,看到中秋节的月亮。最思念的人,还是自己那个属兔的弟弟。于是我们有了那首《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首词有多伟大,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也许不在一起,但我们永远看着同一个月亮。

二陆初来俱少年

苏轼真的缺乏政治头脑吗。在杭州时,疏通西湖没钱花,苏轼上书给太后说,太后啊,西湖好多鱼虾被水草缠身,救了它们功德无量啊太后,太后一听,好事儿,批钱!看看,苏轼为人民做好事儿的时候聪明的要死。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也是他两鬓斑白,身体被摧残的不成样子时,总结自己的功绩时自嘲却又自豪的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明明是三个被贬的地方,说出口的时候害挺骄傲。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黄州到惠州,苏轼被贬的最后目的地是海南。那时,被贬海南是最严厉的惩罚——那时的海南近乎蛮荒之地。短暂的迷茫后,苏轼爱上了海南的各种海鲜,甚至把海南当成第二个家,并在此地大兴教育。

当地很多学子慕名前来求学,有个年轻后生姜唐佐,苏轼很欣赏他,劝他进京应试,并赠诗两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和破天荒”,苏轼还说,今天只写这两句,等你日后登科了,会续全送给你。

关于“苏轼、苏辙”兄弟俩不得不说的故事

公元1103年,姜唐佐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后来,姜唐佐拿着这两句诗找苏轼,可那时的苏轼已经去世两年。苏辙替哥哥补足了这首诗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苏澈在写下那句“锦衣他日千人看”,准会想起几十年前,自己和哥哥一日看尽长安花,站在聚光灯下,好像握住整个世界的那一天。也一定会想起哥哥那时候写下的那首词: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