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浦江:浦江豆腐皮捞制技艺

最早记载的蒲江豆腐皮是在元末和明初。清代,"浦江方言"也有豆腐皮的痕迹:"豆腐肉夹",即用豆腐皮馅的肉馅食品。"浦江县智"进一步明确了这种美食"油炸铃铛"的名称,记载了民国时期的"炸钟"成为浦江名菜的一大特色,一时闻名遐迩。这些都表明,豆腐皮是浦江的传统特产,有着数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浦江豆腐皮以其在吴大路村的生产而闻名,中央电视台"致富"栏目对村里蒲江豆腐皮的生产和销售做了专题报道。目前,该县拥有李园、沙仁头、钟村、卫村等十几个浦江豆腐皮加工基地,均采用甜山泉、传统民俗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加工。生产的蒲江豆腐皮光滑,薄如翅,香味醇厚,久熟不糊。浙江菜以干炒黄、玉龙水、凤飞南山等名菜,都是豆腐皮为原料,尤其被油腻、素食的客人称为,被誉为豆制品皇后,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近年来,豆腐皮等多种新品种不断开发,如黑芝麻,向更高营养、更高经济价值的方向发展。

据现代科学分析,豆腐皮富含营养成分,含有蛋白质35-40%,脂肪5-20%,碳水化合物25-30%,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如铁、钙、钯、硫胺素、核糖碱等。它是新年、放假、探亲的礼物,尤其是浦江地区的妈妈做月亮是豆腐皮加鸡蛋的主要食物。因为它有强壮的骨骼,有恢复的效果。同时,它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非常好的营养食品。2009年,蒲江豆腐皮具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浦江:浦江豆腐皮捞制技艺
文化浦江:浦江豆腐皮捞制技艺

来源:浦江县人民政府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