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作者:星星飞翔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海信 1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海信 2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从右到左,本文作者周海英,叶书寿,曹静华教授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鲁迅家族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 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于叶书寿(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独生子周海英。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海英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鲁迅家有关系。我送了鲁迅的五个亲戚:鲁迅的妻子徐光平、鲁迅的三哥周建仁、鲁迅的侄女周薇,也看到了周佐的最后一张脸,十年前送给鲁迅的儿子周海生了孩子。

我看到鲁迅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离我们远,心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凄凉感。尤其是周海英同志,我和他接触得最多。记得1968年,徐光平先生去世后的第二天,我去徐先生家哀悼,海英同志出来接我,在谈话中我跟我聊了一本小书,记录了很多问题,准备向徐先生求意,没想到现在一切都太晚了。当时,海英同志也安慰我:"人活着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来得及,不会期待事情的突然变化。"十年前的4月11日,当我告别海英同志时,我清楚地想到了那一天,在那一刻,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为时已晚......"

当海英同志去世的消息来得非常突然时,人们感到既震惊又遗憾,我总觉得海英同志还活着,他也精力充沛地编辑出版书籍,也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海英同志是一个疲惫、健忘的人,对于有些事情他很真实,不知道他不会停止。他为父亲的事业尽了最大的努力,从未放弃过。

我想谈谈我认识的海英同志。

为了保存鲁迅的大量文物和书籍,他们的母亲和儿子遭受了苦难。

周海英同志的一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是保存鲁迅的遗物。这是许光平先生的功劳,也是海英同志的功劳。上海沦陷时,他还是个八岁的小伙子,帮助徐先生收集了鲁迅的重要手稿。

当时,他们生活困难,住在下飞坊64号,原来的三层,再两层租给别人,母子俩搬到了三楼。在这里,人们又把书放了。海英同志和我聊过,有一天晚上徐先生出去开会,让海先生宝贝看家里,他正坐在床边,正要打瞌睡,看到床前面的书柜是向前面倾斜的,他本能地跳到床边,瞬间,书柜掉了下来, 正砸在他的位置上,于是徐先生回来看看,铁管床架已经弯曲了,小海宝宝有些困难。为了保存鲁迅的大量文物和书籍,他们的母亲和儿子正在受苦。

新中国成立后,他和徐先生将全部手稿、文物和故居献给国家,并保存在北京、上海、绍兴和广州的四座纪念馆中。这些文物的数量非常多,可以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们能保存这么多文物,可能只有鲁迅一件!这些文物是我们国家世世代代的财富,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是他们母子的功劳,所以1950年6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出台了一封表扬信,上面写着:"徐广平先生和他的儿子周海英军向鲁迅先生的故居全部捐给了人民政府......"该奖项还写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中国人民作家和革命家,徐先生和他的儿子周军将他以前的家和活着的文物交给了人民,以便人们可以永远参与纪念活动。这种爱鲁迅爱人的精神,全资本作风,特意赞美"等字眼,其中明确提到了海英同志。

徐广平先生去世后,海英同志还主动将鲁迅家中剩余的手稿捐赠给博物馆,包括鲁迅的《易林》手稿,404页;这也是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最后一次修订,此前鲜为人知,以至于1935年6月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第十版就是该书的最终版;当时,鲁迅博物馆只给了海英同志一张纸质收据,没有仪式,也没有特别的感谢。海英同志作出了贡献,祖国感谢他,人民感谢他,子孙后代也会感谢他。

在我活着的时候,有些问题并不明确,将来我死后,我会被传递下去

海英同志也为鲁迅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正如他在悼词中所说:周海英同志是新时代鲁迅精神的传播者。他的回忆录《鲁迅和我七十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和鲁迅未来五十五年的历史,是研究鲁迅、徐广平、周海英以及那个时期社会变迁的第一手资料。

海英同志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积极分子,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内外纪念鲁迅活动,影响深远。特别是,当鲁迅的研究生涯被四人帮挫败时,他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亲自发表声明:"我同意周海英同志的意见,请把周鑫发给政治局,讨论一次,做决定,立即执行。毛泽东11月1日。为此,鲁迅的研究工作得以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鲁迅博物馆在北京成立了鲁迅研究室,出版了史无前例的《鲁迅手稿集》,并将鲁迅博物馆作为中央国家单位。海英同志本人曾任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顾问,后被聘为鲁迅博物馆名誉馆长。

在鲁迅的研究工作中,海英同志非常尊重历史事实,既严谨又现实。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想出来,我就得在我死的时候把它传下去(我觉得他离得太远了)。

海英同志从不放过对历史事实的考察。比如,1988年他在海外版《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署名的周燕儿写了一篇"鲁迅也擅长雕刻"的文章,文章将"蜕毛印刷"作为鲁迅的文章来论证,并谈论鲁迅的雕刻。他写信给我说:"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感到非常惊讶,有人如此自由地编造了鲁迅。而且跟"周燕"这个笔名,似乎和周家有关。"为此,他还专程去找王云茹的姑姑确认,还让我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澄清。

还有关于鲁迅的棺材到底是谁买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海英同志都是一个接一个地检验,以获得历史的准确性。为了弄清鲁迅手稿在文革中发生的事情的真相,他去监狱找齐本轩,探望了北京市卫威区前司令员傅崇碧同志,等等。他也非常小心翼翼地反复纠正我手稿中的历史不准确之处,比如1995年我写了一篇《难忘的恩泽永远小姐》来纪念徐广平先生,海英同志在台湾看到了这篇文章中的错误,专门写给更正,信中写道:"因为我们不在北京,所以你不能查到一些日期, 在第96页,第11、17、18、1967行应该是1968年,'同仁'医院应该是'北京'医院"(见海信1)等等,他从不放过这些不准确的参考。

另一方面,他看到你的成就也受到热烈的鼓舞,比如他看到我和杨艳丽写了《从鲁迅的遗物中认识鲁迅》的书,写给我们的信中写道:"你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几个孩子每人一本书,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再给我两本,先谢谢。(见海信2)

为了验证其中的一些问题,海英有时会问我:"我妈妈说了什么?"听到这样的询问,我非常感动,这反映了海英同志对事业和工作的严谨认真对待作风。

海英同志的另一个贡献是摄影,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摄影。1943年,海宝宝十四岁时,开始用从母亲那里借来的一个盒子镜盒学习摄影,并有近七十年的摄影经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如1948年从香港归来的一大批民主人士,如李继申、沈艳若、郭莫罗、黄炎培、侯外元、沈志远等人在路上的照片,都非常珍贵。有许多照片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事实证明,有记录的历史最好的见证之一是照片。他编辑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Mirror Box Man","Sunset Pick-up"等。2009年为庆祝他80岁生日而举办的摄影展,是他摄影成就的最好展示。

"鲁迅之子"给他带来了许多束缚,甚至冤屈,以至于他被无端指责。

海英同志配得上鲁迅的儿子,他是一个聪明开明的人,实事求是,不屈不挠。为了弘扬鲁迅的事业,在重病中依然关心着鲁迅大藏品的出版。海英同志作为鲁迅的儿子,履行了人生的重担。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海英做鲁迅的儿子并不容易。这并不像媒体说的,他在"鲁迅的光环"中闪耀着光芒,仿佛是当下"富二代"享受着父亲的荣耀。相反,"鲁迅的儿子"或"头衔"使他受到如此多的限制,甚至是不满,以至于他受到不集中的指控。

我只举了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事件:1948年他和母亲徐光平从香港搬到解放区后,当时的东北书店向他们支付了出版鲁迅书和鲁迅作品的附加费,并写了一张支票,付给他们294万元(旧硬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上海,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沈阳解放区,他们觉得和国统区不一样,因此一再说自己不能接受,但出版社一再劝说,他们的母子提出捐款,但答案是公众不好处理, 最后马苏隆先生说,请允许大姐姐一定要接受这个要求,他们就会收到这笔钱。当谈到给予时,他们希望接下来自己照顾它。

于是第二天从通讯点到汽车到银行取钱,这些现金足以装满半麻袋,因为钞票贬值,然后用一种常用的方法把现金变成金条(共五根)。但第二天,当海英和徐先生去餐厅吃饭时,突然发现人们的表情不一样,谁不理他们,他们的桌子上长时间无人坐下,直到最后来了几个老人坐满了。这一幕让他们的母子大为尴尬,他们说他们处在被误解和羞辱的气氛中,多年后仍然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在他们反复询问后,该组织同意他们将52枚黄金捐赠给鲁迅艺术与科学学院。

还有大约2万元的鲁迅征稿报酬,几十年来也引起了轰动,有人说:当徐先生和海英同志说不给这部稿件收费,为什么现在又出海宝贝了?

事情是这样的:1958年解放后《鲁迅全集》第一版出版后,冯雪峰同志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名义,多次劝说许先生接受稿费,徐先生一再表示坚决不接受。冯雪峰同志很辛苦,给周恩来总理请路,还是总理劝说徐大姐接受。后来,当它不起作用时,总理提议"以鲁迅的报酬的名义,这笔钱将从出版社筹集,全额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以防将来的母亲和孩子需要使用。

但自1968年徐先生去世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徐先生去世后不久,国家政府要求周海英一家搬出景山街7号(这是可以理解的制度),于是海英夫妇带着四个孩子搬到了三里河区一栋五层楼的二楼。我去过那里看他们,房子很破旧,里面没有家具。马新云先生曾经告诉我,他们过几天就搬走了,因为下水道堵住了,粪便冒了出来,整个房子都堆满了粪便和污水。后来才知道,倪飞和凌有肝炎,海英同志身体不好。

当时,海英同志和马先生的工资加起来只有124元,要养活六个人来治疗病,实在是太难了。我从广播电视部工作的韩文同志那里得知,广播电视部给了他们一定月的生活津贴,但他们的生活还是很难以维持的。后来我从江德明同志那里得知,王野秋同志对此事非常着急,当周总理等外宾在机场时,叶秋同志向总理讲述了此事,总理立即指示:从那3万元的征费中给他们紧急救治,海英同志的医疗队调往北京医院。这似乎是解决他们困难的暂时办法。

后来孩子长大了,因为健康状况不好耽误了学业,没有上过大学,等着工作。无奈地还找了博物馆,请帮忙安排工作,那么可能是主要事情的弓的同志,认为不好做,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后来,中央集团部给了他一个想法,用爷爷的钱养活孙子孙女,想用剩下的27万让他的孩子以"公付"的方式去日本留学。这经过了不少曲折,最后胡耀邦、陈云等领导同志都讲过话,之前27万人给他们,让几个孩子来日本留学。

当时,社区里有很多舆论,宝宝正在抵抗这些压力,被留在原地。

海英同志也多次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报酬上法庭,我一直不明白这件事情。但仔细想想,海宝宝的勇气也是令人钦佩的,他是勇于为自己权益而战的,无论结果如何,这种精神都是值得尊敬的。

然后是台湾的张春华女士的婚姻。这并非没有先例,对普通人来说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海英是鲁迅的儿子,所以费是鲁迅的孙子,所以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当事人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那是1982年,不是四人帮。对此,海英领导向海英发出了三项纪律:一是近期不能会见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二是近期不能与记者见面,特别是外国记者;二是近期不能与记者见面;第二,不能与记者见面;第二,最近一段时间不能与记者见面,特别是外国记者;马女士停止了教学,直到四年后的1986年。

这些身心压力在他们身上,确实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也是难以忍受的。事实上,张女士并不是当时传闻中的"台湾边训练有素的女特工",她的父亲也不是政治家。相反,张女士确实是一个现代而传统、淳朴能干的女人,她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商人。真相大白后,海英夫妇还是能够带着钦佩的心情接受。

海英同志的一生确实是不平凡的一生,他经历了不少沟壑,也经受了各种考验和洗礼,但他依然坚强面对,不气馁,不胆怯,不断努力。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命令,更配得上鲁迅的儿子,值得我们永恒的学习和纪念!

照片/叶淑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