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作者:凡浩说史

介绍:

1964年9月,就在国庆十五日前几天,一次重要的高层会议正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汇集了全党和全军重要人物。

但就在会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张爱平将军突然起身告别了另一个会场,就在他离开房间之前,周总理突然拦住了张爱平的去路。

周总理问张某是否有会议文件,并搜查了出境袋。要知道张爱平将军是开国元帅,对于新中国建国,周总理为什么要对他做出如此不信任的举动呢?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照片:张爱平将军)

一份改变中国未来的报告!

其实,这不是周恩来总理不信任张爱平将军或者双方关系不好,周恩来总理和张爱平将军其实在革命战争年代培养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革命战友。

正是因为这次会议太重要了,不仅张爱平将军,在场的各位甚至周恩来总理本人也要搜寻,防止夹击!这次会议是关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试爆的。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周恩来总理)

自1945年美国引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以来,原子弹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象征。一个没有原子弹的国家永远不会缺少致命武器,也永远不会真正站得住脚,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别人说你不算数"。

没有原子弹,国际舞台上就没有权威,对话也不会有底色。所以在美国,包括苏联、英国、法国都尽了最大努力研究自己的原子弹之后,新中国不能落后。

但制造原子弹就要有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这对当时贫穷白白的中国来说太难了。更糟糕的是,苏联在1959年背叛了自己,暂停向我国提供核武器样品和技术信息,理由是这不会影响禁止核研究的协议。

1960年,苏联直接撕毁了与我国的工业援助协议,导致当时我国原子弹研究不物质化,一切研究不得不从零开始。新生的共和国是否有能力生产自己的核武器?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将军、毛泽东主席视察军队)

同时,那些年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国内经济就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经济发展了,为了不挨饿,中央人民几乎消耗了全部的电力。

因此,是吃饱还是先制造原子弹已经成为国家的优先事项,每次会议都会发生争吵。有的人想先吃饱,有的人则认为直腰杆是最重要的,没有国防安全什么经济建设是空谈。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爱平的一份报告摆在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中国实施原子弹的能力是张爱平给中央政府的一颗令人心碎的药丸。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二、只知道山药蛋一般!

张爱平对原子能技术一无所知,他出生在四川省大县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儿子。1925年,张爱平考入大县高中,当时他的班主任张磊亭带他走上了革命之路。

从此,张爱平开始跟随老师参加革命,开始了自己的一生,一生的奋斗。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照片:独立战争期间张爱平将军)

张爱平于1929年12月加入中国红军,此后他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战争,从土地革命开始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终身将领。但现在祖国对他来说有了新的任务。在这场新的战争中,没有枪,没有生死,但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命运,是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1961年,张爱平被任命调查原子能,但从沟里出来的人对原子能一无所知,正如他曾经嘲笑自己:"只知道山药蛋,不懂原子弹。"

但正是这个只知道山药蛋的人,努力深入了解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和制造原子弹的工艺,了解中国是否有能力制造原子弹,并给出最专业、最合理的研究报告。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张爱平)

一开始不懂路线的张爱平也找到了一位外行伙伴,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刘希轩,他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得原子能的党内干部之一。同时,还有一位助手张振轩也是内部人士。

三人一路奔向祖国大河南北,各个科研院所、工厂、实验室都再次运行,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都再次前来参观,就是要找出中国能否制造原子弹。必须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但没人想到,给出这个答案的人会是一个只知道"山药蛋"的将军!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照片:张振轩将军)

经过长时间的访问,张爱平给出了答案,指出中国原子弹的关键不在于金钱,而在于组织和协作。

中国可以实施原子弹,虽然我们没有多少经济基础,但我们有无数敬业的科技工作者,正是这句话牢牢地由中央政府执行原子弹的决心。同时,张爱平还确定了研究原子弹试爆的时间,设定在1964年。

1962年12月14日,中央正式决定实施原子弹,并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原子弹的研制。这一次,正如陈毅所说:"中国人是拿裤子,也是要把原子弹拿出来!"我们不接受来自美国和苏联的核威胁,我们不害怕美国和苏联实施的封锁。

就算是贫穷白白,哪怕是困难,中国人也要自己制造原子弹!这是当时中央政府的决心,也是对包括张爱平在内的所有负责人的决心。

张爱平也因为报告是中央政府认为了解原子弹的,所以中共中央专委特别选择了张爱平作为负责人,领导原子能工业。既然中央认可就一定要做,这就是张爱平的风格。他不知道如何抱怨,他只知道原子弹关系到中国的国防安全,那么我们必须去做,才能完成党中央交给他的光荣任务。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将军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爱平的任务很紧,但他很清楚,压力必须再次扛下去,因为只有扛下来,中国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当时,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与苏联关系破裂后,我国面临美苏两国的威胁。在苏军陈冰的北部边境,美国核轰炸的威胁一直盘旋在中国的头上。

蒋介石也在准备在台湾对大陆发动反攻,随着中印关系在麦克马洪线上的加剧,印度偶尔会骚扰我国。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原子弹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中国的腰带能否站稳脚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走向何方。

三、一声巨响震撼世界

1963年,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如火如荼,很快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工作,于是核研究所从北京迁至青海,既方便原子弹的研究和试爆,又是为了保密和安全。

这群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即将前往当时最荒凉的西北沙漠生活和工作,研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动员大会上,张爱平亲自发言,戈壁滩虽然条件艰苦,但总会有为祖国服务的机会,会有取得巨大成就的机会。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将军监控机械设备)

青山有幸埋葬了骨头,荒凉的西北地区有幸迎来了一批最可爱的爱国人民。无数人报名参加,为了中国核事业条件艰难而又能行,中国的仁慈人民从不惧怕所谓艰辛,他们只怕不给机会为祖国服务。

这些人中的许多人为了建设中国的国防,放弃了在国外的富裕生活,回到了祖国。为了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张爱平和无数科技工作者因此埋在沙漠中,埋下了辛勤耕耘的名义。

在这片沙漠中,虽然分工不同,但张爱平和科技工作者都是为国家换国家。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这些可爱的人已经战斗了很长时间,许多人甚至在这里离开了他们的生活。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核试验场的科学家)

后来需要高空轰炸机进行核试验,但新的中国没有条件改装能够在关键时刻勉强飞行到八公里高度的飞机。

没有测试势必危险,有危险就是爱平来了,张爱平亲自到第一线去试。在这个最危险的地方去前线,张爱平总是冲到前线,最后成功完成了实验。在克服了无数风险和挑战之后,中国的核武器终于复活了,这将是一生向世界咆哮!

1964年9月至10月,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爆炸时,张爱平率领专家小组对现场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因为爆炸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发生事故时没有人能承担责任。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与周恩来总理探讨原子弹研究进展)

担心试爆失败,周恩来总理甚至问是否可以推迟,即使时间稍晚一点,但第一次试爆并没有出乎意料,张爱平立了军事令状,一定能成功爆炸!

为了防止美苏的毁灭,所有关于原子弹试爆的信息都是高度保密的,这就是为什么周恩来总理不得不在1964年9月底的那次会议上搜寻他的尸体。一旦美国和苏联得知中国即将发生核爆炸,大西北地区很有可能将面临美苏的疯狂打击。

10月16日14时30分,张爱平进入白云港观察哨所,完成全部检查工作,向周恩来报告一切正常,等待周恩来同志的批准。周恩来随后批准了爆炸。除了张爱平,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都在北京焦急地等待消息。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在原子弹试验现场向周恩来汇报)

15点钟,在戈壁沙漠深处,一声巨响传来,然后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出现在天空中,大家开始欢呼,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了!

这种响亮的噪音不仅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新的大国正在崛起,在代表新中国永远不会被欺负!

一枚洲际导弹横穿世界

很多人都知道张爱平将军组织了新中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接下来的几次原子弹包爆炸其实都是由张爱平主持的。

原子弹爆炸了,中国有最基本的保证,但这还不够。中国还需要装备来投射原子弹,而箭则需要一把弓,也就是导弹。凭借原子弹的经验,中央政府这次直接把任务交给了张爱平,张爱平没有多余的话,再次把任务交给了。

1964年,张爱平担任地对地导弹特别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导弹作战基地的建立和导弹部队的组建。他亲自到全国各地考察,而在全军选拔优秀将领和士兵时,可以说张爱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二炮兵之父。

时至今日,虽然第二炮兵已经成为火箭军,但军中仍有无数人怀念张爱平将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防科技产业已经陷入停滞,关键时刻是张爱平站了起来。当时,中国回程卫星正发展瓶颈期,叶剑英元帅直接任命张爱平为将军。

当时,叶建英对张爱平说:"昨天发射了一颗返程卫星,没有成功。它在起飞后20秒内坠毁。"张爱平又处在了边缘,这次回归卫星能像过去一样成功吗?"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来源:张爱平将军、于荣融元帅)

对于张爱平来说,没有不成功的选择,整整七个月的毅力,张爱平一直处于卫星研发的第一线,他希望看到中国回归卫星发射的成功。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卫星"尖峰一号"成功发射。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一颗卫星有什么重要意义,其实这次回程卫星发射意义重大,这代表着中国的洲际导弹基础产业和技术已经达到,他告诉全世界,中国的国防技术并没有停止,中国的洲际导弹正在问世!

1977年,张爱平同志回国,当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参谋长,这次目标是发射中国第一枚以前从未发射过的洲际导弹!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圖片:一些原子彈現場觀察的小型合成圖像)

洲际导弹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有原子弹和氢弹,但没有洲际导弹就不能真正形成核威慑,核武器根本无法发挥威慑力。只有洲际导弹才具有大射程的核武器投射能力,所以张爱平上任后要重点发展洲际导弹,新中国的洲际导弹必须尽快发射,中国需要它!

1980年5月18日,.m 10点,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不久之后,南海的测量船传来了中国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的消息!八千公里的射程误差只有250米,完全达到了国际顶级水平!

这是又一声巨响,1864年西北沙漠上的巨响代表了中国的原子弹,而这一次是在南太平洋,它代表了中国投射核武器的能力。

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核武器能力已经到了实战阶段,没有人能够也没资格再次用核武器威胁中国!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将军与人群)

导弹发射直接改变了我国的国际形势,当时两国因中苏关系紧张而在边境部署了重兵,没有人知道下一场战争是否会爆发。但张爱平的导弹改变了一切。

8000多公里的额外距离,使任何对地攻击都显得苍白无力,苏联知道自己再也威胁不到中国,于是主动讨好中国,中国的外交形势也完全好转。

新时期面对世界新形势,张爱平将军也积极面对现代化建设,贯彻邓小平新时期的军事建设思想,强调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国防建设,走富强民的道路。也是在那时,他开始领导中国军队走向正规化和现代化。

时代变了,再也不能带来上个世纪的战争,老将军纷纷投入到现代战争、机械化、集团化、信息化学习中来,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绝密会议上,张爱萍突然请假离开,周总理为何紧急拦下搜身

(图片:张爱平将军对基层官兵的慰问)

结语

从一个只知道山药蛋,出生在乡下的沙场悍马,到新中国最优秀的科技将领,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张爱平将军究竟付出了多少我们无从知晓。

但要知道,从山药蛋开始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成长,张爱平将军一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但这难道不是共产党的精神吗?只要国家和党需要,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为国家和党做任何工作。没有合适和不合适的,只要愿意努力工作就能完成任务。

张爱平将军前半生都在战场上作战,面对最凶猛的敌人。在他的余生中,他在国防科技领域奋战,而这一次他面临着同样无数的国防科技问题。但他从不退缩,从不害怕,无论什么样的敌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是无所畏惧的精神穿越过去。

后来,即使他已经退到二线,张爱平将军还是很关心军队的建设,曾经为军队和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很难离开军营,他的生命是为人民的人民军队而战。

今天我们实际上是在张将军的引信下,两枚炸弹和一颗星在张爱平将军的领导下打了一场成功的联大战争,正是这些在面对未知的战斗中发挥了今天的中国国际地位,发挥了中国几十年后和平发展的时机。

正如毛主席所说,这是一个造福人民的人,这是一个低品位的人,张爱平将军,他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