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作者:卓越

在明朝末年,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大明王朝已然摇摇欲坠。中原王朝一代代传承下来,每一次朝代更迭,多数都是从里面往外面坏。

大明王朝的衰落,就属于这样的一个情况。崇祯帝还整治了魏忠贤,幻想着能够中兴大明之际,遇到了瘟疫加旱灾,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就在这群吃不上饭的人群里,就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家伙,当年还是大明朝驿站的基层办事员,后来丢失公文导致被裁减。

后来李自成又背上了人命官司,迫于时局便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并在里面表现良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自成在闯王高迎祥去世后,成为了新闯王。

让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造反之旅异常顺利,竟然在崇祯17年顺利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

西安这座古都再次迎来了新皇帝,就冲着“大顺”的名号,也得一顺百顺。在建立政权之后,大顺军仅仅用三天就攻克了山西重镇太原。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全都在日夜盼着开门迎闯王,期盼着闯王来了不纳粮。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山西到京城的沿途关隘,早就洗白白等着李自成来接收他们了。

就在李自成认为大明都城将要门户大开,一路上遛弯到京城当皇帝时,宁武关守将周遇吉挡住了义军的去路。

但无奈的是,宁武关是个小关卡,守军不足4000人,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可是周遇吉却想着能够抗一抗大顺军。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周遇吉也可以和其他守军一样,弯下脊梁当顺民就完事了。可是周遇吉自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一来是周遇吉所在的勇卫营的前身是御林军,后来又被崇祯帝重点照顾,亲自将其改造为“黑虎头军”。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在被一众猛将训练过之后,多多少少也算得上是一支“王牌嫡系”。周遇吉就率领着这样的一支部队,同李自成的几十万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斩杀义军数万人。

说句不好听的,普通老百姓组成的义军,在正规军队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可是数量总能弥补他们遇到的困难。

但是,即便是周遇吉率领的这支部队再英勇,可是缺乏支援以及补给也耗不住,最后宁武关还是被攻克了。

周遇吉率领部队同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这也让周遇吉自己亲手关掉了“投降”的门,他如果失败了,死的会相当难看。

按照《明史》的记载,宁武关阻挡大顺军队数日,城墙多次被轰开又多次被修复,守不住城池之后就勇敢地打巷战。

周遇吉最终被大顺的弓箭手射成了刺猬一般。李自成相当生气,为了泄愤,李自成将周遇吉悬挂在高杆之上,令士兵拿他的尸体当靶子,顺便还将周遇吉煮了。

李自成在攻占城池之后,将心中的愤怒撒到了百姓的身上,就连婴幼儿都不放过。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民间却流传着关于周遇吉的另外一个版本,称他并不是被李自成射杀的,而是周遇吉主动顺着绳子出了门,跑到李自成的营房里骂他,后来被李自成直接斩杀的。

考古发掘经常能够佐证一些迷失的历史,在对周遇吉陵墓迁徙之时,就已经将周遇吉的特点进行了一个充足的调查。

墓主人是个40-50岁的男性,按照考古学家的考古分析,认定这个男子就是周遇吉。在周遇吉的脑后,发现了一段13厘米的刀切口,经过比对,该死者的后脑枕骨处正好被砍坏,斩首而死的无疑。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民间传言,周遇吉确实是为了保护全城百姓,自己缒城而出,跑到了李自成的中军帐前谩骂,李自成一气之下将其斩杀,尸体被明军接回自己安葬。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周遇吉之所以干出这么反常的行为,主要还是因为涉及到一个老百姓生命的问题。为了瓦解明军的斗志,大顺政权喊出了口号:只要是献出周遇吉,一城的老百姓就算是稳了。

周遇吉这才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转而做出一个让自己万劫不复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一城百姓的安全。

于是,他才缒下城墙,前往大顺的中军大营去找死,最终杀头而死。

既然如此,为何又有周遇吉力战大顺义军,最终被射杀,然后李自成杀害一城百姓的记载呢?

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为了在烘托周遇吉的英勇无畏,顺道再衬托李自成犯下的种种恶果。如此一来,满清入主,顶替大顺政权成为中原正主,更显得合理一些。遇到的抵抗也会更少一点。

明朝古墓出土将军骸骨,枕骨砍断坐实民间传闻,揭开其死亡之谜

历史虽然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但是却因为各自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进而将周遇吉的死因搞成了两个版本。

周遇吉墓穴出土之后,印证了他的死因,也揭开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周遇吉的死亡之谜也就不再是谜,而是一段令人闻者伤心的往事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