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作者:陈总006688

公孙瓒麾下曾有三员猛将,个个都是勇冠三军、忠心耿耿之辈。后来公孙瓒不敌袁绍,自焚身亡,部下只得四散奔逃,各寻出路。其中两员猛将分别投奔了曹操和刘备,成就一番事业,名垂青史。然而,最后那名猛将却无人能降,宁死不屈,其人是谁?他为何如此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公孙瓒的崛起与败亡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在这群雄逐鹿的时代,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公孙瓒。公孙瓒出身名门望族,是东汉名将公孙恭之孙。公孙瓒自幼聪颖好学,尤其醉心兵法,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建立一番伟业。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公孙瓒应募入伍,跟随朝廷军队征讨黄巾军。他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很快就得到了太守卢植的赏识。卢植见公孙瓒才华出众,便将女儿嫁给了他,让他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从此,公孙瓒平步青云,官至偏将军,并被任命为渔阳太守。

公孙瓒到任后,他审时度势,积极备战。他知道北方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侵扰,因此他大力训练军队,严阵以待。公孙瓒还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轻骑兵部队,这支部队骑术精湛,善于突袭和快速进攻,成为了公孙瓒的王牌军。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公元190年,董卓专权,废黜少帝,迁都长安,引起了各地诸侯的不满。公孙瓒也加入了讨伐董卓的联军,他率领轻骑兵在汜水关一带截断了董卓的后路,切断了其粮道,迫使董卓仓皇撤退。公孙瓒又乘胜追击,大破董卓军,斩杀敌军万余人,一时声威大震。

此后,公孙瓒又多次击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保卫了幽州的安全。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北方的一方诸侯。公孙瓒雄心勃勃,他想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在北方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

然而,天不遂人愿。公元193年,袁绍趁公孙瓒北征乌桓之机,突袭了公孙瓒的大本营易京,生擒了公孙瓒的家眷。公孙瓒闻讯赶回,却败于袁绍之手,被围困在易京城中。

困城之中,粮草日渐匮乏,士气日益低落。公孙瓒知道大势已去,他召集幕僚商议退路。幕僚献计说,不如假意投降,伺机东山再起。公孙瓒摇头说道:"我宁可战死,也不愿苟活!"

公孙瓒整顿军队,准备背水一战。然而,易京城的城墙被袁绍军攻破,公孙瓒腹背受敌,寡不敌众。眼看大势已去,公孙瓒长叹一声,拔剑自刎而亡。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就这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北方诸侯,在乱世中陨落了。他虽然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但他勇猛善战、宁死不屈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公孙瓒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段佳话。

赵云:忠心耿耿的常胜将军

公元191年,赵云应常山郡的推举,率领义从吏兵投奔了公孙瓒。当时的公孙瓒正与袁绍争雄,形势紧张,赵云的到来无疑让公孙瓒大为惊喜。公孙瓒问赵云为何不投奔势力更强大的袁绍,赵云坦言自己追随的是仁德之人,并非是特意来投奔公孙瓒的。公孙瓒对赵云的正直和勇气十分赏识,任命他为骑都尉,成为自己麾下的一员猛将。

在公孙瓒帐下,赵云结识了当时同在此处谋事的刘备。刘备为人仁厚,待人宽和,赵云对其十分敬佩。两人一见如故,情同手足,常常同床而卧,畅谈人生理想。然而,好景不长,赵云的兄长不幸去世,赵云不得不告别公孙瓒和刘备,返回家中奔丧。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公元200年,赵云再次出山,直奔刘备而去。此时的刘备已经离开了公孙瓒,正在徐州一带招兵买马,准备建立自己的势力。赵云的到来让刘备十分高兴,两人再次相见,倍感亲切。刘备对赵云说:"昔日与子龙同床而卧,恨相见之晚,今日得子龙,如鱼得水,吾何幸焉!"赵云拜倒在地,表示愿为刘备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从此,赵云就成为了刘备的贴身护卫和心腹大将。赵云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刘备的麾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08年,刘备率军进攻刘璋,赵云身先士卒,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在定军山之战中,赵云更是一人独挑敌军大将严颜,以一敌百,斩杀严颜于马下,震撼四方。

然而,赵云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在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压境,刘备不敌,只得带着家小仓皇逃命。在逃难的过程中,刘备的妻儿阿斗不慎落入曹军之手。情急之下,赵云只身犯险,冒死冲入曹营,救出阿斗,并安然护送到刘备身边。事后,有人对赵云说:"将军身披重甲,手持大刀,纵马冲入千军万马之中,我军将士无不为之惊骇,以为神兵天降!"赵云谦逊地说:"这只是我应尽的本分,何足挂齿。"

此后,赵云随同刘备转战天下,攻城略地,建立了蜀汉政权。他先后平定益州,征讨汉中,为刘备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对他十分信任,将他列为五虎上将之一,并称赞他"一身都是胆,万人不当之勇"。

赵云一生戎马倥偬,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忠心耿耿,是蜀汉的中流砥柱。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世歌颂忠义的典范,他的精神,也永远激励着后人忠君报国,矢志不渝。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田豫:曹魏的北方铁壁

田豫,字国让,沛国谯县人。他年少时就追随公孙瓒,是公孙瓒帐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刘备也在公孙瓒处谋事,田豫见刘备为人仁厚,对其十分敬佩,便主动投靠刘备,希望能跟随刘备建功立业。然而,天不遂人愿,田豫的母亲突然病重,他不得不告别刘备,返回家中奔丧。

田豫回到家中后,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他便重新回到公孙瓒帐下,并被任命为县令。不久,公孙瓒的部将王匡叛变投靠袁绍,并率兵攻打公孙瓒。守城将士人心惶惶,唯有田豫临危不惧,率军奋勇抵抗。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杀敌将无数。王匡见状,不禁心生退意,最终撤兵而去。田豫的勇敢和忠诚,为公孙瓒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公孙瓒最终还是不敌袁绍,被围困在易京,最后自刎而亡。田豫也被袁绍所俘,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他知道,曹操才是真正的奇才,是能够一统天下的人。于是,他极力劝说袁绍放他离去,并表示愿意为曹操效力。袁绍见田豫言辞恳切,便释放了他。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田豫来到曹操帐下后,很快就得到了曹操的赏识。曹操见他才华出众,便任命他为颍阴、梁陵二县县令。田豫到任后,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深得百姓拥戴。他还大力兴修水利,开凿渠道,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提高。曹操闻讯大喜,又提拔他为弋阳太守。

公元218年,田豫随同曹操的儿子曹彰出征,平定了北方的乌桓叛乱。田豫出谋划策,先是派人散布谣言,挑拨乌桓内部的矛盾,使其内讧不止。接着,他又率军奇袭乌桓军营,乌桓军队措手不及,被打得溃不成军。此战一举平定了代郡地区,为曹魏扫清了北方的障碍。

田豫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赏,曹操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可为国家栋梁"。此后,田豫更是戎马倥偬,为曹魏北伐南征,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220年,曹丕继承曹操的遗志,正式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此时,北方的鲜卑、夫余等部落又蠢蠢欲动,意图南下侵扰。田豫挺身而出,再次出征北方。他先是派人散布谣言,称曹魏已经知晓了他们的阴谋,正准备发兵讨伐。鲜卑、夫余等部落闻讯大惊,纷纷求和,并献上大量财宝以示臣服。

田豫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谋略过人。他深知"远交近攻"的道理,便极力促成鲜卑、夫余等部落的联盟,以牵制北方的强敌乌桓。同时,他又巧施离间之计,挑拨乌桓与鲜卑的矛盾,使其相互攻伐,从而削弱了乌桓的实力。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在田豫的运筹帷幄之下,曹魏的北方边境得以安定,犹如一道铜墙铁壁,让北方的游牧部落不敢轻举妄动。田豫为曹魏的北疆稳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的谋略和才能,也成为了后世军事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严纲:宁死不屈的冀州刺史

严纲,字正礼,沛国谯县人。他早年就追随公孙瓒,是公孙瓒帐下的一员猛将。公孙瓒见他勇猛善战,忠心耿耿,便任命他为冀州刺史,掌管冀州军政大权。

严纲到任后,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深得百姓拥戴。他知道北方的形势危急,随时可能有外敌入侵,因此他大力训练军队,严阵以待。他还亲自训练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骁勇善战,是公孙瓒的嫡系部队,也是公孙瓒对抗袁绍的重要倚仗。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公元191年,公孙瓒与袁绍爆发了大规模冲突。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则派严纲率骑兵部队迎战。双方在界桥展开激战,严纲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杀敌将无数。然而,公孙瓒却轻敌冒进,中了袁绍的埋伏,被袁绍的大军包围。情急之下,公孙瓒只得弃城而逃,严纲却被袁绍的大军所俘。

袁绍见严纲骁勇善战,便想招降他,让他归顺自己。然而,严纲岂是那种见风使舵之辈?他宁死不屈,坚决不肯投降。袁绍又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严纲却说:"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做袁绍的走狗!"

袁绍见严纲如此刚烈,知道不可能说服他,便将他关入大牢,严加看管。狱中的日子十分艰难,严纲却始终不肯屈服。他昂首挺胸,面对着牢狱之灾,依然坚贞不屈。

一天,袁绍的侍卫来到狱中,对严纲说:"主公让我来问你,你可愿意归顺?若是愿意,主公愿意重用你,让你掌管军队,封你为上将军。"

严纲冷笑一声,说:"我严纲岂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做袁绍的走狗!你回去告诉袁绍,就说我严纲永远不会向他屈服!"

公孙瓒帐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最后那个人却无人能降

侍卫见状,只得无奈离去。不久,袁绍下令将严纲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行刑那天,严纲昂首挺胸,面带微笑,走向刑场。他高呼:"我严纲虽死,然而大汉的气节,永远不死!"

就这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冀州刺史,壮烈牺牲在了刑场之上。他虽然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但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气节,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结尾

严纲的事迹,在当时可谓是传为美谈。他的故事,也激励了无数后来人,让他们明白,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气节,不屈不挠。严纲的精神,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座丰碑,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