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作者:陈总006688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在最危急的时刻,一位名叫傅崇碧的将军临危受命,指挥部队打响了著名的铁原阻击战。这场战役挽救了志愿军的危局,为后续作战赢得了宝贵时间。然而,在战斗中傅崇碧身负重伤,此后再也没能回到家乡。这位勇敢的将军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为何再也不敢回乡?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一、傅崇碧的革命生涯

傅崇碧,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傅崇碧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很早就萌发了革命理想。1931年,他考入长沙商业学校,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1934年,傅崇碧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傅崇碧投身抗战。他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等著名战役,屡立战功。1947年,傅崇碧率部参加了解放战争,在华北、西北战场浴血奋战。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傅崇碧指挥所部攻克了敌人的重要据点,为全面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傅崇碧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7师师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带领部队刻苦训练,提高战斗力,为保卫新中国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战局十分危急。中国政府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援助朝鲜人民。傅崇碧所在的第42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

在朝鲜战场上,傅崇碧率部参加了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志愿军初战告捷,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战局。但随着战事的发展,志愿军逐渐陷入被动。敌人调集大量兵力,发动"绞杀战",企图一举歼灭志愿军主力。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志愿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为了阻击敌人,争取主动,志愿军决定在铁原地区设伏,打一场阻击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傅崇碧肩上。

二、朝鲜战争爆发,傅崇碧奔赴前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两个政权针锋相对,矛盾激化,终于引发了战争。朝鲜人民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在短时间内统一朝鲜半岛。而韩国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负隅顽抗,战况异常惨烈。

朝鲜战争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内形势还很不稳定。而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接壤,朝鲜战争的战火随时可能殃及中国领土。更重要的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战争,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

经过慎重考虑,中国政府决定派兵入朝,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将军的率领下,秘密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由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共计12个军、3个炮兵师,兵力达26万人。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傅崇碧所在的第42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力之一。该军由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编而来,战斗力强,军容严整。傅崇碧是该军127师的师长,指挥4个团近2万人。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后,傅崇碧立即组织部队进行战前动员和训练,提高官兵的思想认识和战斗技能。

10月19日,第42军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由于要保持行动的隐蔽性,部队只能在夜间行军,白天隐蔽休整。官兵们冒着寒冷,翻山越岭,跋涉数百里,终于抵达预定地域。一路上,朝鲜人民夹道欢迎,志愿军战士们深受鼓舞。

进入朝鲜后,傅崇碧率部参加了第一次战役。当时,敌人已经逼近鸭绿江边,威胁到了中朝边境的安全。志愿军决定首先歼灭敌人的一个团,以迟滞其攻势。10月25日,傅崇碧指挥127师伏击南下的敌人,一举歼敌1个多营,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首次胜利。

随后,傅崇碧又率部参加了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的目的是阻击敌人向长津湖方向的进攻,保卫朝鲜北部的重要城市。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志愿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歼敌2.5万余人,迫使敌人转入防御。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

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形势开始逆转。敌人调集大量增援部队,发动新的进攻。同时,由于补给线过长,志愿军后勤保障出现困难,部队战斗力下降。敌人抓住时机,对志愿军实施"绞杀战",企图一举歼灭志愿军主力。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志愿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为了阻击敌人,争取主动,志愿军决定在铁原地区设伏,打一场阻击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傅崇碧的肩上。

三、铁原阻击战,傅崇碧临危受命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局急转直下。号称"联合国军"的"八国联军"在仁川登陆后,大举北上,势如破竹。长津湖一战后,志愿军被迫退至中朝边境,防线岌岌可危。敌人趁胜追击,妄图将志愿军赶出朝鲜,甚至直捣中国东北。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志愿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在朝鲜北部的铁原、清川一带设伏,打一场有准备的阻击战。这个任务交给了第42军军长傅崇碧。

接到命令后,傅崇碧立即组织部队进行战前准备。他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根据他的部署,第42军主力隐蔽在铁原以北的山区,伏击从清川方向南下的敌人;一部分兵力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11月27日,傅崇碧的部队与敌人在铁原地区展开遭遇战。志愿军伪装成溃退的模样,一路向北撤退。敌人以为志愿军已经丧失斗志,大举追击,结果一头扎进了志愿军的伏击圈。

傅崇碧一声令下,隐蔽在两翼山上的志愿军炮兵突然开火,将敌人的纵队打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伏兵发起冲锋,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经过一天的激战,敌人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追击,转入防御。

铁原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但傅崇碧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暂时的成功,敌人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为了巩固战果,他一面指挥部队修筑工事,加强阵地;一面派出侦察兵,刺探敌情,以便及时应对敌人的动向。

果然,仅仅过了两天,敌人就重新组织力量,向铁原发起进攻。这一次,敌人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化武器,攻势极其凶猛。傅崇碧指挥部队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志愿军伤亡很大,弹药也消耗殆尽,但还是坚守阵地,没有后退一步。

最后关头,傅崇碧亲自带领一个连的战士,端着刺刀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这次冲锋,彻底打垮了敌人的进攻。敌人被迫撤出铁原,退回清川。至此,铁原阻击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是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失利后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挽救了志愿军的危局,稳定了战线,为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铁原阻击战也充分展示了傅崇碧的指挥才能和部队的英勇善战。这次战役,傅崇碧带领部队歼敌1万余人,毙伤敌军师长1名,俘敌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傅崇碧也因此被授予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奖章。

然而,在这次战役中,傅崇碧身负重伤。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腹部,他在战地医院做了紧急手术,但伤势太重,难以恢复。伤愈后,傅崇碧仍然坚持战斗在前线,直到停战协定签订。

四、傅崇碧负伤,再也没能回乡

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是以傅崇碧和志愿军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傅崇碧身负重伤。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腹部,造成了大出血。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将他抬到了战地医院。

在医院里,傅崇碧经过紧急手术,总算保住了性命。但伤势太重,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生告诉他,需要尽快转院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傅崇碧坚决要求留在前线。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军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战斗在前线,绝不能离开战场!"

伤愈后,傅崇碧又回到了部队。尽管身体还很虚弱,他仍然坚持指挥作战。在随后的战役中,傅崇碧带领部队屡建奇功,歼灭了大量敌人。但他的伤势也在不断恶化,经常吐血,体重骤减。战友们劝他回国治疗,他却说:"我是来朝鲜打仗的,不是来养病的。何况,前线战事吃紧,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

就这样,傅崇碧带着伤病,坚持战斗在朝鲜前线,直到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在朝鲜战场上,傅崇碧先后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歼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先后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朝鲜自由独立勋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奖章。

傅崇碧临危受命,铁原阻击战挽救志愿军危急之中,却再也不敢回乡

然而,长期的战斗和伤病,严重损害了傅崇碧的身体。停战后,他被送到北京301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他的肝脏和肾脏都受到了严重损伤,需要长期休养。但傅崇碧心系国家建设,休养了没几天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回国后,傅崇碧先后担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副省长等职务。他为湖南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但繁重的工作,加重了他的病情。1961年,傅崇碧因病情恶化,不得不辞去工作,专心养病。

然而,这一次,傅崇碧再也没能战胜病魔。1961年9月8日,年仅47岁的傅崇碧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和事业。

傅崇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民族解放事业,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

令人惋惜的是,傅崇碧烈士牺牲时,尚无儿无女。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傅崇碧生前,曾多次提起要回湖南老家看看。他出生在湖南宁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参加革命后,他一直在外奔波,很少有机会回家。临终前,他嘱咐家人,等他病好了,一定要回宁乡走走,看望乡亲们。

然而,这个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傅崇碧再也没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再也没能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

结尾

傅崇碧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把鲜血洒在了祖国的疆场。他的家乡人民,永远以他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