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作者:陳總006688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北韓戰場。在最危急的時刻,一位名叫傅崇碧的将軍臨危受命,指揮部隊打響了著名的鐵原阻擊戰。這場戰役挽救了志願軍的危局,為後續作戰赢得了寶貴時間。然而,在戰鬥中傅崇碧身負重傷,此後再也沒能回到家鄉。這位勇敢的将軍到底經曆了什麼?他為何再也不敢回鄉?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一、傅崇碧的革命生涯

傅崇碧,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甯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代,傅崇碧目睹了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很早就萌發了革命理想。1931年,他考入長沙商業學校,接受進步思想的熏陶。1934年,傅崇碧加入中國共産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日戰争爆發後,傅崇碧投身抗戰。他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反"掃蕩"等著名戰役,屢立戰功。1947年,傅崇碧率部參加了解放戰争,在華北、西北戰場浴血奮戰。在解放大西北的戰役中,傅崇碧指揮所部攻克了敵人的重要據點,為全面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傅崇碧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軍127師師長。在這個崗位上,他帶領部隊刻苦訓練,提高戰鬥力,為保衛新中國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1950年6月,北韓戰争爆發。美國出兵幹涉,北韓人民軍節節敗退,戰局十分危急。中國政府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援助北韓人民。傅崇碧所在的第42軍奉命開赴北韓戰場。

在北韓戰場上,傅崇碧率部參加了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在這兩次戰役中,志願軍初戰告捷,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穩定了戰局。但随着戰事的發展,志願軍逐漸陷入被動。敵人調集大量兵力,發動"絞殺戰",企圖一舉殲滅志願軍主力。

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志願軍被迫轉入戰略防禦。為了阻擊敵人,争取主動,志願軍決定在鐵原地區設伏,打一場阻擊戰。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傅崇碧肩上。

二、北韓戰争爆發,傅崇碧奔赴前線

1950年6月25日,北韓内戰爆發。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兩個政權針鋒相對,沖突激化,終于引發了戰争。北韓人民軍在蘇聯的支援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在短時間内統一北韓半島。而南韓軍隊在美國的支援下,負隅頑抗,戰況異常慘烈。

北韓戰争的爆發,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國内形勢還很不穩定。而北韓半島與中國東北接壤,北韓戰争的戰火随時可能殃及中國領土。更重要的是,美國出兵幹涉北韓戰争,直接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

經過慎重考慮,中國政府決定派兵入朝,支援北韓人民的抗美鬥争。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将軍的率領下,秘密越過鴨綠江,進入北韓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由東北邊防軍改編而成,共計12個軍、3個炮兵師,兵力達26萬人。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傅崇碧所在的第42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主力之一。該軍由原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改編而來,戰鬥力強,軍容嚴整。傅崇碧是該軍127師的師長,指揮4個團近2萬人。接到入朝作戰的指令後,傅崇碧立即組織部隊進行戰前動員和訓練,提高官兵的思想認識和戰鬥技能。

10月19日,第42軍越過鴨綠江,進入北韓境内。由于要保持行動的隐蔽性,部隊隻能在夜間行軍,白天隐蔽休整。官兵們冒着寒冷,翻山越嶺,跋涉數百裡,終于抵達預定地域。一路上,北韓人民夾道歡迎,志願軍戰士們深受鼓舞。

進入北韓後,傅崇碧率部參加了第一次戰役。當時,敵人已經逼近鴨綠江邊,威脅到了中朝邊境的安全。志願軍決定首先殲滅敵人的一個團,以遲滞其攻勢。10月25日,傅崇碧指揮127師伏擊南下的敵人,一舉殲敵1個多營,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這是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的首次勝利。

随後,傅崇碧又率部參加了第二次戰役。這次戰役的目的是阻擊敵人向長津湖方向的進攻,保衛北韓北部的重要城市。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志願軍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殲敵2.5萬餘人,迫使敵人轉入防禦。第二次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志願軍的士氣。

然而,随着戰事的發展,形勢開始逆轉。敵人調集大量增援部隊,發動新的進攻。同時,由于補給線過長,志願軍後勤保障出現困難,部隊戰鬥力下降。敵人抓住時機,對志願軍實施"絞殺戰",企圖一舉殲滅志願軍主力。

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志願軍被迫轉入戰略防禦。為了阻擊敵人,争取主動,志願軍決定在鐵原地區設伏,打一場阻擊戰。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在了傅崇碧的肩上。

三、鐵原阻擊戰,傅崇碧臨危受命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1950年11月下旬,北韓戰局急轉直下。号稱"聯合國軍"的"八國聯軍"在仁川登陸後,大舉北上,勢如破竹。長津湖一戰後,志願軍被迫退至中朝邊境,防線岌岌可危。敵人趁勝追擊,妄圖将志願軍趕出北韓,甚至直搗中國東北。

面對敵人的步步緊逼,志願軍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戰略,在北韓北部的鐵原、清川一帶設伏,打一場有準備的阻擊戰。這個任務交給了第42軍軍長傅崇碧。

接到指令後,傅崇碧立即組織部隊進行戰前準備。他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特點,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根據他的部署,第42軍主力隐蔽在鐵原以北的山區,伏擊從清川方向南下的敵人;一部分兵力佯裝敗退,誘敵深入。

11月27日,傅崇碧的部隊與敵人在鐵原地區展開遭遇戰。志願軍僞裝成潰退的模樣,一路向北撤退。敵人以為志願軍已經喪失鬥志,大舉追擊,結果一頭紮進了志願軍的伏擊圈。

傅崇碧一聲令下,隐蔽在兩翼山上的志願軍炮兵突然開火,将敵人的縱隊打得七零八落。與此同時,伏兵發起沖鋒,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經過一天的激戰,敵人傷亡慘重,被迫停止追擊,轉入防禦。

鐵原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志願軍的士氣。但傅崇碧清楚地認識到,這隻是暫時的成功,敵人很快就會卷土重來。為了鞏固戰果,他一面指揮部隊修築工事,加強陣地;一面派出偵察兵,刺探敵情,以便及時應對敵人的動向。

果然,僅僅過了兩天,敵人就重新組織力量,向鐵原發起進攻。這一次,敵人動用了飛機、大炮、坦克等現代化武器,攻勢極其兇猛。傅崇碧指揮部隊頑強抵抗,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激戰持續了三天三夜,志願軍傷亡很大,彈藥也消耗殆盡,但還是堅守陣地,沒有後退一步。

最後關頭,傅崇碧親自帶領一個連的戰士,端着刺刀沖向敵陣,與敵人展開肉搏戰。這次沖鋒,徹底打垮了敵人的進攻。敵人被迫撤出鐵原,退回清川。至此,鐵原阻擊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鐵原阻擊戰的勝利,是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失利後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挽救了志願軍的危局,穩定了戰線,為第三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時,鐵原阻擊戰也充分展示了傅崇碧的指揮才能和部隊的英勇善戰。這次戰役,傅崇碧帶領部隊殲敵1萬餘人,斃傷敵軍師長1名,俘敵5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傅崇碧也是以被授予北韓一級國旗勳章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獎章。

然而,在這次戰役中,傅崇碧身負重傷。一顆流彈擊中了他的腹部,他在戰地醫院做了緊急手術,但傷勢太重,難以恢複。傷愈後,傅崇碧仍然堅持戰鬥在前線,直到停戰協定簽訂。

四、傅崇碧負傷,再也沒能回鄉

鐵原阻擊戰的勝利,是以傅崇碧和志願軍将士們的鮮血換來的。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傅崇碧身負重傷。一顆流彈擊中了他的腹部,造成了大出血。戰友們冒着槍林彈雨,将他擡到了戰地醫院。

在醫院裡,傅崇碧經過緊急手術,總算保住了性命。但傷勢太重,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醫生告訴他,需要盡快轉院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但傅崇碧堅決要求留在前線。他說:"我是一個共産黨員,也是一名軍人。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戰鬥在前線,絕不能離開戰場!"

傷愈後,傅崇碧又回到了部隊。盡管身體還很虛弱,他仍然堅持指揮作戰。在随後的戰役中,傅崇碧帶領部隊屢建奇功,殲滅了大量敵人。但他的傷勢也在不斷惡化,經常吐血,體重驟減。戰友們勸他回國治療,他卻說:"我是來北韓打仗的,不是來養病的。何況,前線戰事吃緊,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呢?"

就這樣,傅崇碧帶着傷病,堅持戰鬥在北韓前線,直到1953年停戰協定簽訂。在北韓戰場上,傅崇碧先後參加了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殲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先後榮獲北韓一級國旗勳章、北韓自由獨立勳章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獎章。

傅崇碧臨危受命,鐵原阻擊戰挽救志願軍危急之中,卻再也不敢回鄉

然而,長期的戰鬥和傷病,嚴重損害了傅崇碧的身體。停戰後,他被送到北京301醫院治療。醫生診斷,他的肝髒和腎髒都受到了嚴重損傷,需要長期休養。但傅崇碧心系國家建設,休養了沒幾天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回國後,傅崇碧先後擔任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副省長等職務。他為湖南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但繁重的工作,加重了他的病情。1961年,傅崇碧因病情惡化,不得不辭去工作,專心養病。

然而,這一次,傅崇碧再也沒能戰勝病魔。1961年9月8日,年僅47歲的傅崇碧溘然長逝,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人民和事業。

傅崇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民族解放事業,為保家衛國,抛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英雄事迹,永遠值得後人銘記和學習。

令人惋惜的是,傅崇碧烈士犧牲時,尚無兒無女。他唯一的遺憾,就是再也沒能回到家鄉。

傅崇碧生前,曾多次提起要回湖南老家看看。他出生在湖南甯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就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參加革命後,他一直在外奔波,很少有機會回家。臨終前,他囑咐家人,等他病好了,一定要回甯鄉走走,看望鄉親們。

然而,這個願望永遠無法實作了。傅崇碧再也沒能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再也沒能見到日夜思念的親人。

結尾

傅崇碧用生命诠釋了一個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和人民,把鮮血灑在了祖國的疆場。他的家鄉人民,永遠以他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