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作者:幕灯而读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人生除了琐碎的日常,还需要那一抹美好与情趣的点缀。

而诗词,正是如此美妙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宋词,被誉为堕落凡尘的文学瑰宝,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

它如同绚烂的烟火,点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枕上诗词•宋词里的烟火人间》一书中,作家一水间精心收录了23首宋词。

以花间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将词分为上中下三卷。

在这些诗词里,有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有宁折不屈的坚贞气节,还有对花落无奈的感慨。

透过这本书,我们得以深入诗词的殿堂,感受那其中蕴含的哲理人生。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顾城曾在他的诗中说:

“人间无故土,小雨是家乡。”

恋家之人,即使行走在雨中,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

诗人韦庄,亦是如此。

公元894年,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迫不及待来到榜单前,不顾拥挤的人群,仔细地搜寻每一个名字。

当他在榜单上看到“韦庄”二字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泪水不禁滑落。

经过四十载的科考磨砺,他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一年韦庄五十八岁,曾经的少年,早已满头华发。

而在此之前,他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多年的战乱,与亲人失散,最终辗转来到了江南。

江南的宁静与美丽,让他心有慰藉。

春天细雨绵绵、江水雾气袅袅、青山碧水如画,让他陶醉其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尽管友人劝说韦庄留在江南,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但他深知:

“江南虽好,不如家乡。”

当听闻北方战乱平息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乡之路。

最终在科考中得偿所愿,踏上了仕途之路。

不管在哪,回归故乡,是漂泊游子的独有情怀。

就像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所说:

“半生的乡愁,一旦回归这片土地,感触不能自已。”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家乡,承载着我们的寄托与深情,是我们行走于纷扰的人世间,最坚实的庇护与铠甲。

它如同我们的根,深深地扎入这片土地。

让人在疲惫时放下辛劳,让灵魂得到宁静与休憩。

即使他乡明月高悬,其散发出来的光辉,也难与家乡的灯火相提并论。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宁做笔直折断剑,不做弯腰曲存钩

辛弃疾,生于大宋山河破碎之际,那时北方早已沦于金人之手。

尽管他的祖父在金国为官,却时刻渴望着家国团圆。

这种家国情怀,深深影响了辛弃疾,使他自年少时起,便以恢复祖国河山为己任。

辛弃疾文武双全。

在战场上,是身披盔甲浴血奋战的大将军;

在诗词界,是盼望祖国统一的词坛飞将。

他以武职征战沙场,抗金杀敌;

却以文业名垂青史,成为流芳千古的词人。

然而,南宋的腐朽,让他在归顺南宋的二十多年间,被频繁调任四十次之多。

一次,他刚接到浙西提刑的任命,还未上任便遭到弹劾。

有人控告他道:

“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

这些挫折和指责,让他将一腔热血,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都写进了诗词。

他宁愿放弃官职,也绝不主张议和。

他曾言: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他一方面说:

“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另一方面却又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他内心不屈不挠、忠诚于国家的写照。

这就是辛弃疾,一个宁愿站着死,也不愿弯腰的他。

六十六岁那年,他满怀希望准备参加北伐,却发现不过是宰相韩侂的私心,是为了巩固权势而为之的举措。

他的建议被搁置,还被调离一线。

面对这样的现实,辛弃疾提笔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中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流露出他壮志难酬的悲愤。

曹禺在《胆剑篇》中说:

“宁作那笔直折断的剑,不作那弯腰屈存的钩。”

人这一生,面临自己的坚守与多重选择。

气节,作为人格的中心,是君子的精神风骨。

面临气节考验时,有人或许忘却初衷,但亦有人坚守原则,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人坚守自己的底线,毕生践行着自己信仰和准则。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你是否曾在某个瞬间,感受到时光如梭,匆匆流逝?

是你头上的青丝逐渐染白,还是目睹稚童长成翩翩少年?

诗人简媜在《微晕的树林》中说:

“时间成全故事,也把人变老。”

我们曾天真地以为一切尚早,然而生命的无奈在于,最终所有故事都将随时间掩埋,成为过往。

时光催人老,每个人在这流转的光阴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作为北宋词坛的大家,晏殊同样对时光易逝有着较深的感慨。

他自幼被誉为神童,五岁便能作诗写文,十四岁便以卓越才华,被破格赐予同进士的身份。

在随后的诗赋策论考核中,他恰好遇到了自己擅长的题目。

宋词就读这23首巅峰之作:唱尽大宋朝319载,写尽人生百态五千年

然而,与其他学子不同的是:

晏殊却坦诚地向真宗上奏,表示这些题目他都已熟知。

这种率真与坦诚,赢得了宋真宗的进一步赏识,从而破例任命他为秘书省正事一职。

然而,随着真宗的逝世,年幼的仁宗继位,大权落入宰相丁谓和曹利手中。

晏殊提出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了太后的赏识,但最后却因与太后意见不合而遭贬。

在一次游湖中,他听闻鼓声,心中激荡起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于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渔家傲》: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在画鼓声中,黄昏与清晨交替,时光如梭,只知道催人老。

想起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所说的一句话:

“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时间不仅能让我们成长,也为我们治愈心灵创伤。

它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痛苦,同时也悄然改变了我们原本的模样。

不管是红了樱桃,还是绿了芭蕉,时光从不曾停下脚步。

与其感慨岁月的匆匆流逝,不如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枕上诗词》一书扉页上说:

“八百年前的宋朝,词人习惯以词寄情遣怀。

婉约者有之,豪迈者有之,离别愁绪,家国情怀被词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书中有人间烟火,也有点点诗意。

诗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世间的不懈探寻,为诗句注入了独特的色彩,以及情感的深度。

这些堕入凡尘的宋词,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让我们明白,故乡是我们的根,气节是我们的内在精神,而时光流转无法改变,活在当下才是生活的主题。

在新的一年里,愿你能沉醉于宋词的韵味,活出那份独特的诗意人生。

作者 | 幕灯·芳草屋,热爱写作的猎头CEO,职业经理人,爱读书,爱生活。

图片 | 幕灯·摄影爱好者投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