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作者:泪殇之陌

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蕴含着两朝雄踞中原的博弈角逐。一个是满怀着"礼崩乐坏"之感的宋朝,另一个则是充满民族自信的辽朝。南北对峙,各怀心思,谁先拔得头筹、立于不败之地,就能主导"华夷"定论。可悲的是,双方似乎都忘了当初的"大一统"理想,反倒沉浸在自我标高的虚妄之中。究竟是宋朝的士大夫们过于自视甚高,还是辽朝的"中国"意识有些越矩?亦或二者之间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缘由?让我们一探究竟。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辽朝"中国"意识的缘起

北宋君臣与辽朝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文化较量,其根源可追溯至辽朝兴盛时期。当时,契丹族人逐渐接受儒学理念,掀起了一股"尊孔崇儒"的热潮。契丹族兴建了大量的州县学校和书院,不遗余力地推广汉文化教育。此外,科举取士制度在辽朝得以延续,为汉人赢得仕宦升迁的良机。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随着汉文化在辽朝日益风靡,越来越多的汉文典籍被辽人引入,并逐一加以研读。汉族优秀学者如黎靖徳、欧阳修等人也被辽廷延揽而入。在这种形势下,汉文化逐渐与本土文化融合,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契汉文化"。

契丹人原本视中原王朝为一种外来政权,但融会汉文化后,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开始接受儒家的"大一统""夷夏等级"理念,觉醒了"中国意识"。这不仅有利于统一各族,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契丹人对辽朝政权的认同感。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于是,辽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在农业方面,大力开垦土地,吸纳大批汉人移民;在文化上,提出"汉契一家"的口号,号召民族融合。更为关键的是,辽廷在与北宋的对外关系上采取了一种"南北并立"的做法,试图获取与中原政权平起平坐的地位。

总之,辽朝统治阶层借助儒学和汉文化,成功唤醒了"中国意识",并逐步树立起"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他们不再将契丹王朝视为一种"蕃邦",而是将之上升为"中国正统"的高度。这种观念转变,不但为王朝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让辽人意识到与北宋的角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宋朝面临的窘境

对于北宋而言,失去燕云十六州后,朝野上下备受打击。太宗在位期间,曾向往"统一天下"的宏图大略,如今只能将之深深埋藏于心。武力征伐辽朝的想法,也在连年战事的失利中渐行渐远。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高丽河之役和岐沟关大捷,直接动摇了北宋对外征伐的信心。宋军在两场战役中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太宗朝廷只得暂时放弃武力收复燕云的企图,转而寻求与辽和平相处之道。

此后,朝野渐有"望梅止渴"之感。士大夫阶层对曾经的"天下梦"再难回首,只能暗自凭吊。宋真宗时的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诗作中对当时的时局表达了无限惆怅:"中夜凄凉起宫词,陇云暗合笙簧奇。天风吹散柳边雪,红楼深压梨花枝。"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自顾无力的宋廷,别无他法,只得向辽朝低头。太宗时期,两朝通过"澶渊之盟"达成协议,北宋每年需向辽朝进贡岁币。到了真宗年间,岁币之称更是一再被降格为"纳贡"。无疑,宋朝名存实亡的"中国正统"地位,在辽人眼中已是虚有其名。

既失去了燕云重镇,又屡屡在辽人手中吃尽了闭门羹,宋室声威在中原大为扫地。即便如此,北宋也未曾就此认贼作父,接受辽朝的"外夷"身份。相反,他们仍旧对"夷夏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自诩为华夏正统后裔。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当时的文人墨客更是如此。无能为力的他们,只好在诗词笔墨中对辽人进行种种贬斥,以此发泄积郁已久的无奈与失落。欧阳修在赞美宋将李纲时,就声称辽人"陋习狼戾",根本不足与中原文明相提并论。

可以说,在对外失利、对内颓势渐露的双重打击下,北宋确立了一种强烈的自卫心理。为了维护旧有的尊严地位,他们不惜以"重中国、轻夷狄"的思维方式自我麻痹。不过在强大辽朝的夹击之下,如此一种"装傻"的做法,终归是无法彻底排解宋人心头的焦虑与威胁感的。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契丹王朝的新举措

面对南北僵持的局面,辽朝决不甘于只做一个"边疆小国"。他们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谋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破,以期与宋朝分庭抗礼。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农业经济是辽朝统治的重心所在。辽廷大力兴修水利,鼓励民间垦殖。荒芜之地,辽人尽力开垦;原有的农田,则着力养殖。为了维护农业生产,辽廷还专门设立了"农桑都监"这一管理机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辽朝终于拥有了一支农业劳动大军,为粮食自给自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辽朝在民族融合方面亦不遗余力。统治阶层提出"汉契一家"的口号,号召契丹族与汉族相亲相爱,以期在政权内部形成高度的凝聚力。辽朝的民族融合进程虽然还未臻于完善,但至少已经为今后的大一统奠定了民族基础。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在对外政策上,辽朝处处与宋相持平。与宋真宗年间的"三个年号"并行使用相比,更加体现出辽人的"不卑不亢"姿态。有学者指出,辽廷给辽神宗所定的年号为"大契丹国皇帝御制大统历",其与宋历"庆历"并列可见一斑。

此外,辽人还力图在文化领域中树立自身的威望。他们不仅造梯继往,率先在东北地区振兴儒学,同时还慷慨大度地收留了一批逃离宋朝的名士。辽朝的这一做法,不仅培养了自己的人才储备,更为今后与宋朝争夺文化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总的来说,辽朝在面对北宋的过程中处处谋求与宋抗衡,努力实现南北对等的地位。他们在农业、民族融合、年号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均不遗余力,期望最终与宋朝分庭抗礼,在正统地位的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形势。

宋臣对辽朝的种种评价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面对辽朝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北宋朝野决不愿轻易认输。他们竭力维护所谓的"中国正统",并对辽人横加诽谤,妄图彰显自身的文化优越性。

北宋君臣们往往将辽人贬低为"虏""狄""夷"等称谓,藉此极尽贬抑之能事。如使节韩德让在其游记中,便屡屡将辽境称作"虏境",将辽君圣宗称作"虏主"。类似的用语,在欧阳修、苏轼等文人的笔下也是随处可见。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宋人甚至对辽的一切风俗习惯都予以否定和歧视。如《虏中风俗》一书中,就将辽人遗体埋葬的方式斥之为"豕鼠之葬"。南宋文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更是将辽称为"狼羊杂处"。可见当时士人对于辽人的民族习俗根本不予理解,且存在极大的偏见。

更有甚者,宋人对辽的民族融合政策视而不见。他们刻意无视了辽朝努力推行"汉契一家"理念的事实,执意将辽视为一个"异族王朝"。对此,欧阳修在批评辽圣宗时便声称:"圣人之教,其道不传于东夷。"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北宋的一些文人意识到自身的武力无法与辽朝相抗衡后,便将矛头对准了文化领域。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奉为至高无上,对辽文化则加以鄙夷与贬低。

如果说在辽文化的确存在一些粗鄙之风的话,那么宋人对此的攻击也未免有些过于狭隘和武断了。事实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辽朝已经吸纳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并尝试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创新。然而宋人却对这一点了若指掌,或是故意视而不见。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换而言之,宋朝文人的所作所为更多地是出于一种狭隘的文化偏见。他们无法平等对待同为中华文明后裔的契丹族,因而对辽文化的否定和歧视也就变成了一种必然。

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

宋朝的“大国”与辽朝的“中国”,两者有何区别?

在北宋与辽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化较量中,双方实际上都是受制于"中国意识"这一思维定式的囚徒。他们分别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妄加推衍和主观臆断,最终陷入了一场"虚妄之争"的泥淖。

宋朝自诩为华夏文明的传人,因而将"中国"定义为一种天生的文化优越性。他们不仅对辽人横加质疑,更在文化认同感上视辽为"东夷"。正如欧阳修在《乌台诗铭》中所言,"契丹虽号大国,非中国也。"此种狭隘的民族观念已根深蒂固,根本无法平等对待辽朝的文化成就。

相较之下,辽人的"中国意识"则多了一分包容性。他们注重文化融合,并通过引进儒学、科举等制度来增强自身的正统地位。然而与此同时,辽人也难免陷入了片面"中国中心"论的误区,自以为借助这一做法就可以与宋抗衡,争夺合法性。

事实上,诸如年号制度、租庸调制、开明化等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辽朝的形式上的正统性,但终归只是权宜之计。一味模仿汉人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辽人的族属,自然也无法彻底获得"正统"的至高地位。

正由于双方都执迷于此,因而在探讨"中国"内涵时便陷入了泥淖。宋人固步自封,认定"中国"就是文化上的正统继承;辽人则视"中国"为一种政权合法性,企图通过法理手段获得正统地位。

双方的观点分歧由来已久,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争论和论战。但不难看出,不论是宋朝还是辽朝,他们争论的都只是表象,而未有深入挖掘"中国"内涵的意识。这便导致了双方的文化冲突,归根结底只是一场争夺"中国意识"的主导权的虚妄之争。

结尾

总的来说,宋辽之争的实质其实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一方面是宋朝根深蒂固的天朝意识和"礼崩乐坏"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则是辽人由引进儒学而生的追求正统地位的意识。正是由于双方对"中国意识"本身的错位认知,才会产生这种旷日持久、难解难分的文化论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