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作者:昆羽继圣

快过年了,咱们也来说说与除夕、春节有关的一些话题。

参宿,包含猎户座腰带上的三颗星,从右到左依次称福、禄、寿三星,也称将军星,而参宿一是寿星。在地球上,当夜晚来临,此三星高挂南天之时,正是中国古代的春节期间。

2月1日至6日,湖北省出现了今冬最强的大范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月2至4日鄂西北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既是风雪送春归,那就先来说说“保暖”的事儿。

一、棉花

许多人认为元明时代才有“弹棉花”,其实是个误解。

唐宋时期棉花便已传入中原,江南川蜀一带早已经出现种植棉花的产业,宋时的棉花叫做“吉贝”或“木绵”,苏轼《益昌除夕感怀》一诗中曾写道“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

宋时的“棉被”不叫“棉被”,而称之为“重衾”或者“棉衾”。衾,大被,是指有厚的填充物的被子。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彼时,棉花都是用弦弓弹的,十分松软。

不过,一般的贫苦百姓是用不起“棉衾”的,因为那时它还没有普及到寻常百姓家,还属于贵重之物。南宋时,有一个书生名曰华岳,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床棉被之后异常兴奋,当场提笔作了一首诗:“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那时,穷苦百姓晚上睡觉只能用得起“布衾”。

何谓“布衾”?

也就是用麻布和葛布做成被面,用芦花、杨柳絮、茅草、敝绵做被胎的被子。譬如,“深秋采芦花,装入被袋中”,便是以芦花当被胎。但麻和葛做成的被子,防寒效果奇差无比,冻死人没商量。

除此之外,被子的填充物,古人也会用鹅毛、鸡毛、鸭绒、羊绒、兔绒等物来做填充,这与什么芦花、柳絮等的保暖性相比简直有着云泥之别。所以,今人喜欢的“鸭绒被”、“羊绒被”,在千年前就有了,并不稀罕。

随着造纸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有人想到了用纸来做被子,即“纸被”,还出现了“纸裘”。“纸被”以福建产质量最好。至于纸裘,要让纸达到防风的效果必须经过特殊处理,纸裘的原料是又厚又韧的楮(chǔ)皮纸,特点是耐穿、透气,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便宜实惠,故此一经面世便成了贫民士子的冬日首选。

那么后蜀主孟昶(chǎng)的“鸳鸯被”如何呢?

“鸳鸯被”是古人结婚时方才使用的被子。孟昶(chǎng)的鸳鸯被之所以如此出名,全是因为这床双人被的形制十分特别,古今仅见,被头作二穴,若云版样,盖以叩于项下,如盘领状,两侧余锦则拥覆于肩。这是把“被头”挖成了衣领样,盖在身上刚好露出两个脑袋啊。

二、角子

黑山老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长长喘了一口气,大手一挥,说道:“嗨,你不懂,‘便食’就是角子(饺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呐!传说这角子还是张仲景发明的呢,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若是连汤一块吃,就叫‘馄饨’。怎么样,老三?二哥不赖吧?你二哥走南闯北,还是见过些世面的!哈哈哈!”

黑山老五径直走了过来,于老二身旁落座,说道:“二哥说得没错,我们那边传说是张仲景卸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时发明的角子。

时值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他老人家看到很多人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耳朵也冻烂了,心里十分难过,便日思夜想琢磨出了一个‘祛寒娇耳汤’,将羊肉与一些祛寒药物放在锅里一起煮,待煮熟后再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好,形如耳朵,便以‘娇耳’称之,再下锅煮熟,分给每人一碗汤,两个‘娇耳’。这便是后来的角子(饺子)。

流离失所的百姓喝了羊肉汤,吃了娇耳,浑身暖和,也没那么多人冻伤了。自此,这种做法便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斟酒的老四问道:“那后来角子(饺子)又怎么叫成扁食了呢?”

老五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还不是因为打仗嘛!生逢乱世之时,兵连祸结,经常饭还没做到一半,仗就打过来了,许多人只得拖儿带女仓皇逃遁。于是,有人灵机一动,一有空闲便用面皮将菜包将起来,方便逃命时随身携带,饥饿之时可方便煮食,因此角子(饺子)又被称为‘便食’,再后来,叫来叫去‘便食’就又被叫成了‘扁食’。”

此时,沉默了半晌的黑山老大开口说话了:“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京人元旦皆忌针线之工,我家里那婆娘每逢除夕不做针线活都开心得要死,角子后来叫做‘饺子’,是因为‘饺子’和‘交子’谐音,每岁更替之际吃饺子寓意‘吃交子’、吃小钱钱,财源广进。饺子还取意‘更岁交子’,‘子’为‘子时’,‘交’和‘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

三、春联

忠尧从容说道:“这个我知道,《孟蜀桃符诗》有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嘛,这是历史上第一幅春联,相传乾德二年,后蜀皇帝孟昶(chǎng)作于除夕。”

“这的确是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曹通判点了点头,“不过呢,传闻还不够确切。这幅对联是否出自孟昶(chǎng)之手还有些争议,窃以为最可能出自成都人辛夤(yín)逊之手。据孔平仲《谈苑》所载,彼时,辛夤(yín)逊事后蜀,为孟昶(chǎng)学士。国朝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chǎng)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夤(yín)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忠尧沉吟了一下,又道:“看来,孔平仲的《谈苑》与《宋史·蜀世家》的记载确实有些许差异。《宋史·蜀世家》言,后蜀末年,学士辛寅逊(即辛夤(yín)逊,又作幸寅逊)撰词,昶(chǎng)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不过,不管这诗是他俩谁题的,成都既有此桃符韵事,兴起桃符之市也就不足为奇了。岁暮年近之际,家家户户到桃符市上买副春联,回家贴在门框上,就可以准备守岁过除夕,迎新春佳节了。故此,‘贴春联’一俗渐渐兴了起来,传遍大江南北。”

——以上内容皆节选自《昆羽继圣》四部曲。

最后,提前恭祝大家景星见云,祉猷并茂,新春嘉平,抬头见喜。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星火相继,敢于梦想

  • 希望通过《昆羽继圣》四部曲梳理的华夏历史文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以抵御外来糟粕的侵扰(上古至宋代)【微信读书、当当、掌阅(华为手机阅读)、起点、知乎、QQ阅读】;
  • 希望通过《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西史辨伪系列破除迷云,唤醒更多的人,认清这个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历史(明代至清末),喜马拉雅已上线。
  • 希望通过科幻小说《灵能4996》六部曲在现实的科技基础上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向科幻高地进发,展望未来,塑造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崭新形象,打造中国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与科技引领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人类之路(当下至未来)。微信读书已上线“风起西境”。
饺子原来叫角子,你知道华夏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