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作者:昆羽繼聖

快過年了,咱們也來說說與除夕、春節有關的一些話題。

參宿,包含獵戶座腰帶上的三顆星,從右到左依次稱福、祿、壽三星,也稱将軍星,而參宿一是壽星。在地球上,當夜晚來臨,此三星高挂南天之時,正是中國古代的春節期間。

2月1日至6日,湖北省出現了今冬最強的大範圍寒潮、低溫雨雪冰凍天氣,2月2至4日鄂西北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既是風雪送春歸,那就先來說說“保暖”的事兒。

一、棉花

許多人認為元明時代才有“彈棉花”,其實是個誤解。

唐宋時期棉花便已傳入中原,江南川蜀一帶早已經出現種植棉花的産業,宋時的棉花叫做“吉貝”或“木綿”,蘇轼《益昌除夕感懷》一詩中曾寫道“永漏侵春已數籌,地爐猶擁木綿裘。”

宋時的“棉被”不叫“棉被”,而稱之為“重衾”或者“棉衾”。衾,大被,是指有厚的填充物的被子。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彼時,棉花都是用弦弓彈的,十分松軟。

不過,一般的貧苦百姓是用不起“棉衾”的,因為那時它還沒有普及到尋常百姓家,還屬于貴重之物。南宋時,有一個書生名曰華嶽,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床棉被之後異常興奮,當場提筆作了一首詩:“不怕夜寒侵鬥帳,卻愁春夢到陽台。”

那時,窮苦百姓晚上睡覺隻能用得起“布衾”。

何謂“布衾”?

也就是用麻布和葛布做成被面,用蘆花、楊柳絮、茅草、敝綿做被胎的被子。譬如,“深秋采蘆花,裝入被袋中”,便是以蘆花當被胎。但麻和葛做成的被子,防寒效果奇差無比,凍死人沒商量。

除此之外,被子的填充物,古人也會用鵝毛、雞毛、鴨絨、羊絨、兔絨等物來做填充,這與什麼蘆花、柳絮等的保暖性相比簡直有着雲泥之别。是以,今人喜歡的“鴨絨被”、“羊絨被”,在千年前就有了,并不稀罕。

随着造紙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有人想到了用紙來做被子,即“紙被”,還出現了“紙裘”。“紙被”以福建産品質最好。至于紙裘,要讓紙達到防風的效果必須經過特殊處理,紙裘的原料是又厚又韌的楮(chǔ)皮紙,特點是耐穿、透氣,最最關鍵的一點是便宜實惠,故此一經面世便成了貧民士子的冬日首選。

那麼後蜀主孟昶(chǎng)的“鴛鴦被”如何呢?

“鴛鴦被”是古人結婚時方才使用的被子。孟昶(chǎng)的鴛鴦被之是以如此出名,全是因為這床雙人被的形制十分特别,古今僅見,被頭作二穴,若雲版樣,蓋以叩于項下,如盤領狀,兩側餘錦則擁覆于肩。這是把“被頭”挖成了衣領樣,蓋在身上剛好露出兩個腦袋啊。

二、角子

黑山老二端起酒碗一飲而盡,長長喘了一口氣,大手一揮,說道:“嗨,你不懂,‘便食’就是角子(餃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樣呐!傳說這角子還是張仲景發明的呢,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若是連湯一塊吃,就叫‘馄饨’。怎麼樣,老三?二哥不賴吧?你二哥走南闖北,還是見過些世面的!哈哈哈!”

黑山老五徑直走了過來,于老二身旁落座,說道:“二哥說得沒錯,我們那邊傳說是張仲景卸任長沙太守、告老還鄉時發明的角子。

時值寒冬時節,北風刺骨,大雪紛飛,他老人家看到很多人無家可歸,衣不蔽體,餓得面黃肌瘦,耳朵也凍爛了,心裡十分難過,便日思夜想琢磨出了一個‘祛寒嬌耳湯’,将羊肉與一些祛寒藥物放在鍋裡一起煮,待煮熟後再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好,形如耳朵,便以‘嬌耳’稱之,再下鍋煮熟,分給每人一碗湯,兩個‘嬌耳’。這便是後來的角子(餃子)。

流離失所的百姓喝了羊肉湯,吃了嬌耳,渾身暖和,也沒那麼多人凍傷了。自此,這種做法便逐漸傳遍了大江南北。”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斟酒的老四問道:“那後來角子(餃子)又怎麼叫成扁食了呢?”

老五忽然歎了一口氣,說道:“還不是因為打仗嘛!生逢亂世之時,兵連禍結,經常飯還沒做到一半,仗就打過來了,許多人隻得拖兒帶女倉皇逃遁。于是,有人靈機一動,一有空閑便用面皮将菜包将起來,友善逃命時随身攜帶,饑餓之時可友善煮食,是以角子(餃子)又被稱為‘便食’,再後來,叫來叫去‘便食’就又被叫成了‘扁食’。”

此時,沉默了半晌的黑山老大開口說話了:“懶婦思正月,饞婦思寒食。京人元旦皆忌針線之工,我家裡那婆娘每逢除夕不做針線活都開心得要死,角子後來叫做‘餃子’,是因為‘餃子’和‘交子’諧音,每歲更替之際吃餃子寓意‘吃交子’、吃小錢錢,财源廣進。餃子還取意‘更歲交子’,‘子’為‘子時’,‘交’和‘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之意。”

三、春聯

忠堯從容說道:“這個我知道,《孟蜀桃符詩》有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嘛,這是曆史上第一幅春聯,相傳乾德二年,後蜀皇帝孟昶(chǎng)作于除夕。”

“這的确是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曹通判點了點頭,“不過呢,傳聞還不夠确切。這幅對聯是否出自孟昶(chǎng)之手還有些争議,竊以為最可能出自成都人辛夤(yín)遜之手。據孔平仲《談苑》所載,彼時,辛夤(yín)遜事後蜀,為孟昶(chǎng)學士。國朝王師将緻讨之前,歲除,昶(chǎng)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夤(yín)遜題曰:‘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

忠堯沉吟了一下,又道:“看來,孔平仲的《談苑》與《宋史·蜀世家》的記載确實有些許差異。《宋史·蜀世家》言,後蜀末年,學士辛寅遜(即辛夤(yín)遜,又作幸寅遜)撰詞,昶(chǎng)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不過,不管這詩是他倆誰題的,成都既有此桃符韻事,興起桃符之市也就不足為奇了。歲暮年近之際,家家戶戶到桃符市上買副春聯,回家貼在門框上,就可以準備守歲過除夕,迎新春佳節了。故此,‘貼春聯’一俗漸漸興了起來,傳遍大江南北。”

——以上内容皆節選自《昆羽繼聖》四部曲。

最後,提前恭祝大家景星見雲,祉猷并茂,新春嘉平,擡頭見喜。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星火相繼,敢于夢想

  • 希望通過《昆羽繼聖》四部曲梳理的華夏曆史文化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認識,以抵禦外來糟粕的侵擾(上古至宋代)【微信讀書、當當、掌閱(華為手機閱讀)、起點、知乎、QQ閱讀】;
  • 希望通過《明朝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以及西史辨僞系列破除迷雲,喚醒更多的人,認清這個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曆史(明代至清末),喜馬拉雅已上線。
  • 希望通過科幻小說《靈能4996》六部曲在現實的科技基礎上銘記近代屈辱曆史,向科幻高地進發,展望未來,塑造中國屹立于世界的嶄新形象,打造中國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讓更多的人看到文化與科技引領的方向,走出一條屬于中國的人類之路(當下至未來)。微信讀書已上線“風起西境”。
餃子原來叫角子,你知道華夏曆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