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日一宝丨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作者:文物小故事

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文物描述】

乾隆珐琅彩胭脂红宫碗。该宫碗,口径15.5厘米;,通高7.6厘米,口外撇,腹部深宽,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碗身绘以牡丹装饰,碗口绘有”回“字纹,碗足则装饰以祥云纹。现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每日一宝丨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历史价值】

在中国绵延八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上,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它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每日一宝丨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文物小故事】

清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即珐琅彩瓷,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也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的鼎盛时期就是雍正到乾隆时期。其中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水平最高,且工艺最美,至乾隆时期之后便慢慢转向粉彩,出现珐琅彩和粉彩共存的瓷器。因而也可以认为,珐琅彩瓷终止于乾隆后期。从严格意义上讲,民国之前的珐琅彩瓷器均是为清宫皇室烧造的御用器。民国以后,开始出现仿烧品,并流入社会。

因而,景德镇素有“十件粉彩不如一件斗彩,十件斗彩不如一件珐琅彩”之说,从这个说法来看,足见珐琅彩之珍贵与特殊。珐琅彩有多特殊呢?从它的烧制地点就可知一二,清朝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御窑厂负责烧制皇宫御用的瓷器,其中就包含青花、斗彩、粉彩、五彩等彩瓷,但是却很少烧制珐琅彩,之所以不在景德镇烧制珐琅彩,是因为皇帝对珐琅彩特别重视,他需要近距离指挥烧制珐琅彩瓷。所以宫廷会先从景德镇御窑厂运送糯米胎到北京,然后从景德镇调遣最优秀的御用画师进行创作,最后由内务府造办处工匠烧制,皇帝会亲自参与整个过程,发表修改意见直到烧成他满意的珐琅彩为止。这样的制作等级、制作规格,不仅在清代其它瓷器无法与之相比,于清以前,亦未见过类似案例。

每日一宝丨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更多高清大图

在这里 ↓↓↓↓↓↓↓↓↓↓↓↓↓↓↓↓↓↓↓↓↓↓↓↓↓↓

每日一宝丨乾隆珐琅彩胭脂红锦地折枝牡丹纹宫碗

继续阅读